人類與大地母親-一部敘事體世界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38568
- 條形碼:9787208138568 ; 978-7-208-1385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類與大地母親-一部敘事體世界歷史 本書特色
本書寫于1973年,為湯因比的*后一部著作,是一部從全球視角對世界歷史進行全景式考察、具有很強可讀性的編年體史學著作。作者以抒情詩般的優美筆調,展示了人類與其生存環境的相互關系,描述了人類文明的起源、發展、相互交往和彼此融合的全過程,系統介紹了上自50萬年前下迄20世紀70年代世界各時期、各區域的文明類型。
人類與大地母親-一部敘事體世界歷史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編年體史學著作,從全球角度對世界歷史進行了全景式考察,描述了世界文明的起源,發展以及相互融合的過程,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全書講述了人類誕生,古代文明以及宗教的發展,帝國的更替,為我們提供了廣泛的歷史資料,而且提供了獨特的歷史視角。
人類與大地母親-一部敘事體世界歷史 目錄
總序
序言
**章 自然現象之謎
第二章 生物圈
第三章 人類的降生
第四章 文明中心
第五章 技術革命(約公元前7萬年/4萬年-前3000年)
第六章 底格里斯-幼發拉底兩河流域沖積盆地的開發與蘇美爾文明的創立
第七章 尼羅河流域沖積盆地的開發與法老埃及文明的創立
第八章 蘇美爾和阿卡德(約公元前3000-前2230年)
第九章 法老埃及(約公元前3000-前2181年)
第十章 世界的地平線(約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十一章 舊大陸文明中心(約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十二章 馬的馴化與歐亞草原游牧生活的創造
第十三章 區域文明之間的相互關系(約公元前1730-前1250年)
第十四章 舊大陸的民族大遷徙(約公元前1250-前950年)
第十五章 中美洲“奧爾梅克”文明的出現
第十六章 蘇美爾-阿卡德世界與埃及(約公元前950-前745年)
第十七章 敘利亞文明(約公元前1191-前745年)
第十八章 希臘文明(約公元前1050-前750年)
第十九章 印度文明(約公元前1000-前600年)
第二十章 中國文明(公元前1027-前506年)
第二十一章 中美洲文明和安第斯文明(約公元前800-前40O年)
第二十二章 亞述軍國主義的*后一搏與同時期歐亞大平原上的異軍突起
第二十三章 亞述軍國主義的災難性后果(公元前605-前522年)
第二十四章 希臘文明(約公元前750-前507年)
第二十五章 開啟精神生活的新里程(約公元前600-前480年)
第二十六章 **波斯帝國(約公元前550-前330年)
第二十七章 **波斯帝國與希臘世界的對抗(公元前499-前330年)
第二十八章 希臘文明的文化成就(公元前478-前338年)
第二十九章 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帝國的政治后果(公元前329-前221年)
第三十章 希臘文明的發展與傳播(公元前334-前221年)
第三十一章 中國的戰國時代(公元前506-前221年)
第三十二章 中國的百家爭鳴公元前506-前221年)
第三十三章 印度文明(約公元前600-前200年)
第三十四章 爭奪地中海西部地區霸權的斗爭(約公元前600-前221年)
第三十五章 中國的秦帝國和西漢帝國(公元前221-公元9年)
第三十六章 地中海地區、西南亞和印度(公元前221-公元48年)
第三十七章 中華、貴霜、安息和羅馬諸帝國(公元前31-公元220年)
第三十八章 舊大陸文明中心諸宗教與哲學的相互影響
第三十九章 中美洲文明和安第斯文明(約公元前400-公元300年)
第四十章 舊大陸文明中心的西端(220-395年)
第四十一章 印度文明(約224-490年)
第四十二章 公元4-5世紀來自歐亞大平原的匈奴沖擊波
第四十三章 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395-628年)
第四十四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395-634年)
第四十五章 基督教會的建立與分裂(312-657年)
第四十六章 印度文明(490-647年)
第四十七章 中國的政治分裂和她對佛教的容納(220-589年)
第四十八章 中美洲文明和安第斯文明(約300-900年)
第四十九章 先知和政治家穆罕默德(約570-632年)
第五十章 伊斯蘭教國家的擴張(633-750年)
第五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復興(628-726年)
第五十二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634-756年)
第五十三章 東亞(589-763年)
第五十四章 伊斯蘭教世界(750-945年)
第五十五章 拜占庭文明(726-927/928年)
第五十六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756-911年)
第五十七章 斯堪的納維亞人的崛起(793-1000年)
第五十八章 印度和東南亞(647-1202年)
第五十九章 東亞(763-1126年)
第六十章 中美洲文明和安第斯文明(約900-1428年)
第六十一章 伊斯蘭教世界(945-1110年)
第六十二章 拜占庭世界(927/928-1071年)
第六十三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911-1099年)
第六十四章 伊斯蘭教世界(1110――1291年)
第六十五章 拜占庭世界(1071-1240年)
第六十六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1099-1321年)
第六十七章 東亞(1126-1281年)
第六十八章 蒙古人和他們的后繼者
第六十九章 伊斯蘭教世界(1291年-1555年)
第七十章 東正教世界(1240-1556年)
第七十一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1321-1563年)
第七十二章 東南亞(1190-1511年)
第七十三章 東亞(1281-1644年)
第七十四章 中美洲文明和安第斯文明(1428-1519年)
第七十五章 人類文明世界的聯接(1405-1652年)
第七十六章 西方文明(1563-1763年)
第七十七章 東正教世界(1556-1768年)
第七十八章 伊斯蘭教世界(1555-1768年)
第七十九章 東亞(1644-1839年)
第八十章 生物圈(1763-1871年)
第八十一章 生物圈(1871-1973年)
第八十二章 撫今追昔,以史為鑒(1973年)
譯者后記信息
展開全部
人類與大地母親-一部敘事體世界歷史 相關資料
“不論世人對湯因比的理論反映如何,我們必須承認,他的思想照亮了龐大的歷史。而且以若干理論、事實以及同代偉大詩人的直覺,支撐了整個歷史。” ——《二十世紀代表性人物》
“他像羅素、施威則爾、愛因斯坦一樣,是一位國際性的智者。”——《時代周刊》
“湯因比在對于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時代的了解方面,給了我們以20世紀一個歷史學家所作的最有意義的貢獻。”——《紐約先驅論壇報》
“湯氏的理論可醫治人類心靈上的危機。”——《朝日新聞》
“不論世人對湯因比的理論反映如何,我們必須承認,他的思想照亮了龐大的歷史。而且以若干理論、事實以及同代偉大詩人的直覺,支撐了整個歷史。” ——《二十世紀代表性人物》
“他像羅素、施威則爾、愛因斯坦一樣,是一位國際性的智者。”——《時代周刊》
“湯因比在對于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時代的了解方面,給了我們以20世紀一個歷史學家所作的最有意義的貢獻。”——《紐約先驅論壇報》
“湯氏的理論可醫治人類心靈上的危機。”——《朝日新聞》
“他的作品的規模之宏偉,堪與前人的天才作品媲美。”——英國著名哲學家、歷史學家 伯特蘭•羅素
“史學家湯因比雖然已經駕鶴西歸,但湯因比的時代并沒有結束。”——美籍華裔著名歷史學家 黃仁宇
“宏大的視野、淵博的學識、杰出的哲思、熱情的文字和深沉的關懷——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貢獻了20世紀最睿智的思想果實之一。在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的今天,他的智慧和關切依然會讓我們掩卷深思。”——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劉北成
“湯因比的不少著作其實是在談生活哲理,通過文明的故事娓娓道來,能讓讀者在感受大歷史萬千氣象的同時,領悟某些寫人生的真諦。”——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高毅
信息
人類與大地母親-一部敘事體世界歷史 作者簡介
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也是20世紀最具國際影響的幾位歷史學家。畢業于牛津大學。先后任職于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和英國外交部等機構,1919年和1946年分別以英國政府代表的身份參加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巴黎和平會議。1926年起擔任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部長(一直任職到1953年為止)。以《歷史研究》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為他贏得了世界性聲譽,他也因此而被譽為“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