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物種之神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11472
- 條形碼:9787229111472 ; 978-7-229-11147-2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物種之神 本書特色
《物種之神》提出了對達爾文進化論的質疑,書中大量引用美國古文明研究領域專家撒迦利亞•西琴對南非出土的蘇美爾泥版的文本翻譯,論證人類起源于外星殖民,而非自然進化。結合南非考古文獻,論證《圣經》中的情節并非臆造,而是事實存在的。解釋了人類DNA中編碼基因僅占2%的小比例原因。 《物種之神》全書由14章組成:第1章,動物的行為;第2章,細胞;第3章,大腦;第4章,重回過去;第5章,基因組:人體軟件計劃;第6章,胚種論;第7章,X行星;第8章,人類本性;第9章,黃金:無盡的貪婪;第10章,短暫的文明:蘇美爾;第11章,奴隸和間諜;第12章,神話與謊言:活著的神;第13章,耶穌和其他先知的奧秘;第14章,人類的故事。 《物種之神》將帶領讀者從另類視角閱讀人類起源,按達爾文的進化論分析,人類98%的非編碼基因為無效基因,根據自然進化原則,這些無效基因在人類進化歷史中會被自然弱化、淘汰,甚至消亡,但事實上他們卻真實存在。作者提出人類起源于外星殖民,而遺傳物質DNA中的98%的非編碼基因或許是被人類的造物主關閉了功能所致。
物種之神 內容簡介
我們是誰? 我們從哪兒來? 我們要到哪兒去? 人類,其實是諸神的奴隸。阿努納奇的烙印,長存于我們的DNA之中。 人類的面目和習性,都是外星生命的翻版。我們的智慧與文明,也都得自他們的提點。 他們以自己為模板,創造了人類這個種群。在我們的眼中,他們就是神靈。 帶你走進南部非洲的神秘遺址,見識史前文明的輝煌時代。 長久以來,神創論都被認為是一種過時而荒謬的觀點。也許,你會將其歸為迷信和怪談。不過,自進入20世紀后,考古學、生物學、人類學上的一系列*發現,似乎為這種古老學說找到了新的論據。 史實證明,人類文明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以前。那時候,正是蘇美爾人和埃及人的黃金時代。然而,種種跡象顯示,人類早期文明的高峰,并非完全出自我們的一己之力,“神靈”的幫助,也不可忽視。 邁克爾·特林格出生于南非,就在他的家鄉附近,有著一座神秘的史前遺址。也許,那里就是外星人到達地球之后的*站。 蘇美爾泥版中的內容,為什么和美洲原住民的傳說幾乎一致?不同文化中的神靈形象,又是出于何種原因而如此相似?也許,真相非常明顯——人類是神靈的造物,而神靈來自遙遠的外太空。他們降臨地球,只不過是貪戀此地的資源。 即便你并不相信本書的中心論點,也會被書中的內容所深深吸引。這是一次涉及基因、歷史、文化、科學的閱讀之旅。開卷一讀,*有益。
物種之神 目錄
□引言
□第1章 動物的行為
□第2章 細胞
□第3章 大腦
□第4章 重回過去
□第5章 基因組:人體軟件計劃
□第6章 胚種論
□第7章 X行星
□第8章 人類本性
□第9章 黃金:無盡的貪婪
□第10章 短暫的文明:蘇美爾
□第11章 奴隸和間諜□致謝 □引言 □第1章 動物的行為 □第2章 細胞 □第3章 大腦 □第4章 重回過去 □第5章 基因組:人體軟件計劃 □第6章 胚種論 □第7章 X行星 □第8章 人類本性 □第9章 黃金:無盡的貪婪 □第10章 短暫的文明:蘇美爾 □第11章 奴隸和間諜 □第12章 神話與謊言:活著的神 □第13章 耶穌和其他先知的奧秘 □第14章 人類的故事信息
物種之神 相關資料
“邁克爾·特林格的這本書非常具有開創性,他在書中提出的證據大大挑戰了所有有關人類起源和歷史傳統的主要假設。我們必須正視自己并不是上帝最完美的作品,即使是在地球范圍內,我們才能真正獲得力量,漸漸明白它的重要性。”
——米希爾·萊德維特,法學博士,
《黃金球計劃》(The Orb Project)
“就算你可能不同意邁克爾·特林格從他提出的證據中得出的結論,我卻依然贊賞他。這本書精心研究了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寫得很好,也很發人深省。我認為它對有關人類的神秘起源的爭論作出了極高的貢獻。”
——格雷厄姆·漢考克,
《眾神之指紋》(Fingerprints of theGods)“邁克爾·特林格的這本書非常具有開創性,他在書中提出的證據大大挑戰了所有有關人類起源和歷史傳統的主要假設。我們必須正視自己并不是上帝最完美的作品,即使是在地球范圍內,我們才能真正獲得力量,漸漸明白它的重要性。”
——米希爾·萊德維特,法學博士,
《黃金球計劃》(The Orb Project)
“就算你可能不同意邁克爾·特林格從他提出的證據中得出的結論,我卻依然贊賞他。這本書精心研究了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寫得很好,也很發人深省。我認為它對有關人類的神秘起源的爭論作出了極高的貢獻。”
——格雷厄姆·漢考克,
《眾神之指紋》(Fingerprints of the
Gods)
“如果你曾經想到那些關于人類起源的古老問題: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要去哪里?邁克爾·特林格的《物種之神》可以幫助你找到答案。本書寫得清楚明白,你可以快速地閱讀到有關生物、科學、宗教歷史、神話故事和古時宇航員的每一件事,千萬別錯過。”
——吉姆·馬爾斯,
《保密外星人議程和交火規則》
(Rule By Secrecy, Alien Agenda, and Crossfire)
“人類的演進從舊石器時代(Palaeolithic)過渡到中石器時代(Mesolithic),再到新石器時代(Neolithic),然后進入偉大的蘇美爾文明發生在大約3 600年的區間內是一個事實。阿努(Anu)造訪地球證實了對人類授予文明(知識、科學、技術)是確信無疑的。然而,正如我在最近的研討會上(盡管沒有用一本完整的書闡述)所解釋的,對地球的造訪和尼比魯星的接近(就是所稱的近日點)并非同時發生。這一點意義極大,卻是那些只讀過我的第一本書的人不知為何總是忽略掉的。”
——撒迦利亞·西琴,古文明研究領域專家、學者
“在過去的幾年里,考古學、地理學和天文學領域都提供了一系列大量的事實來證實如下的真相:歷史上曾發生過改變全局特質的物理性巨變;這些大災難是由來自地球外的天體造成的;這些天體的性質也許能被識別。大災難的記憶被抹去,不是因為人類缺乏書寫傳統,而是由于人類某些特有的進程導致整個種族和其中有文化的人都將事實上清晰描述宇宙擾動的傳統視為寓言或隱喻。”
——伊曼紐爾·維里科夫斯基(Immanuel Velikovsky)
“美國海軍天文臺(U.S.
Naval Observatory)院長羅伯特·S·哈林頓(Robert S. Harrington)博士估算出X行星的數個參數和它的運行軌道。哈林頓博士從海王星和天王星的擾動開始著手研究,從而得出冥王星不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他所采納的觀察資料由美國海軍天文臺的航海天文歷編制局提供,可以回溯到1833年前的天王星和1846年前的海王星。”
——羅伯特·哈林頓,《哈林頓論文》,美國海軍信息
物種之神 作者簡介
《物種之神》由南非作家,邁克爾•特林格編寫。特林格畢業于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早年投身娛樂事業,1981年,他的首支單曲問世。此后的四十余年間,特林格先后發行十三張音樂專輯,并為多項大型活動創作宣傳歌曲和主題音樂。1988年至今,特林格先后涉足廣告、廣播、電視主持等行業。2012年,他自組“班圖人”黨,參與南非總統大選的競逐。特林格醉心神創學,他對于人類源流的看法,深受美國學者、古文明研究領域專家撒迦利亞•西琴的影響。特林格認為,人類乃是“神靈”(阿努納奇)的造物。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