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二輯)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9786543
- 條形碼:9787509786543 ; 978-7-5097-8654-3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二輯) 本書特色
本書系《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二輯。本輯的主題是“州縣檔案與清史研究”。對清代歷史的研究,州縣檔案與正史、方志、族譜、官箴書、日記等史料相比,有其獨特的價值。充分利用州縣檔案不只是歷史研究的一個努力方向,亦會是一種重要的發(fā)展趨勢。若善加利用,可以使研究者獲得更加鮮活的文本,進而有可能得出更加貼近歷史真實的結(jié)論。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二輯)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系《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二輯。本輯的主題是“州縣檔案與清史研究”。對清代歷史的研究,州縣檔案與正史、方志、族譜、官箴書、日記等史料相比,有其獨特的價值。充分利用州縣檔案不只是歷史研究的一個努力方向,亦會是一種重要的發(fā)展趨勢。若善加利用,可以使研究者獲得更加鮮活的文本,進而有可能得出更加貼近歷史真實的結(jié)論。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二輯) 目錄
“清水江文書”研究爭議問題評述【徐曉光 程澤時】/27
六十年來的明清契約文書整理與研究【吳佩林 李增增】/56
《華陽國志》淺論【李勇先】/78
周洪謨著作考【蔡東洲】/89
晚清以來巴蜀方志修纂的若干新變化【粟品孝】/103
明代以來清水江文書書寫格式的變化與民眾習慣的變遷【吳才茂】/112
《南部縣輿圖考》的編修特色與文獻價值【鄒 艷】/131
清代檔案文件級著錄初探——以《南部檔案》為中心【左 平】/140
民國成都市政府地政檔案初探:基于文書學角度【馬英杰】/147
宋代府、州衙署建筑原則與差異【陳 凌】/160
南宋邊防史地類論著的勃興及其特征【何玉紅】/17220世紀以來徽州文書的利用與研究【劉道勝】/1
“清水江文書”研究爭議問題評述【徐曉光 程澤時】/27
六十年來的明清契約文書整理與研究【吳佩林 李增增】/56
《華陽國志》淺論【李勇先】/78
周洪謨著作考【蔡東洲】/89
晚清以來巴蜀方志修纂的若干新變化【粟品孝】/103
明代以來清水江文書書寫格式的變化與民眾習慣的變遷【吳才茂】/112
《南部縣輿圖考》的編修特色與文獻價值【鄒 艷】/131
清代檔案文件級著錄初探——以《南部檔案》為中心【左 平】/140
民國成都市政府地政檔案初探:基于文書學角度【馬英杰】/147
宋代府、州衙署建筑原則與差異【陳 凌】/160
南宋邊防史地類論著的勃興及其特征【何玉紅】/172
清代田土檔案中民事糾紛的司法考量【楊 靜】/188
清代州縣工房職能新探——以《南部檔案》為中心【茍德儀】/207
從《南部檔案》看金川之役逃兵案及其對涉案官員的處理【王麗華】/220
明代徽州異姓共業(yè)山場的析分實態(tài)
——以祁門十三都二圖汪氏《抄白標書》為中心【康 健】/231
鄉(xiāng)村社會中的帝國:明清鄉(xiāng)厲壇的組織與管理【董乾坤】/243
一個壟斷商人群體的機緣與形成
——基于咸豐至光緒時期《巴縣檔案》的研究【周 琳】/259
清代民國年間成都鄉(xiāng)村的田房產(chǎn)業(yè)交易
——以《成都龍泉驛百年契約文書:1754—1949》為例【郭廣輝】/285
清代南部縣鹽的改配與回配【金生楊】/303
清代南部縣衙鹽房檔案的鹽史研究價值【劉艷偉】/324
乾道間外遷漕丁研究【黎春林】/334
清代南部縣的社倉管理與寺僧關(guān)系【劉光雨】/345
清代孀婦再嫁的若干問題探討——以《巴縣檔案》為中心【張曉霞】/353
開放而不失其故:張之洞興辦湖北存古學堂的努力【郭書愚】/366
四川南部縣抗蒙史跡及古城寨、古遺址考略【趙建宏】/391
四川南部縣“漱玉巖”摩崖題刻調(diào)查與初步研究【蔣曉春 曾 俊】/403
清代四川南部縣馬家大院木刻文字花窗藝術(shù)的圖像學解析【李東風】/414
清代四川南部縣宋家大院的建筑與圖像【李 婕】/420
俗字與南部檔案文書解讀【楊小平】/430
淺論清代南部縣衙檔案俗字的類型【郭雪敏】/436
清代南部縣衙檔案俗字俗語考論【周 君】/444 信息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二輯) 作者簡介
吳佩林,男,1973年生,四川達縣人。歷史學博士,法學博士后。西華師范大學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與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北京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法律史學會理事,中國法律文化研究會理事,四川省有杰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西華師范大學中國近現(xiàn)代史碩士點負責人。入選國家“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代南部縣衙檔案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長期致力于地方文獻的整理、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區(qū)域經(jīng)濟、法律與社會,中外關(guān)系史。 蔡東洲,男,漢族,1962年11月出生,四川平昌人。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1981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原南充師范學院歷史系就讀歷史教育專業(yè)本科、中國古代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1988年7月至今,在西華師范大學任教;其間1992年12月晉升為講師,1994年12月晉升為副教授,1999年12月晉升為教授。1999年1月任西華師范大學科研處副處長。2001年6月任西華師范大學歷史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次年任主任)。2004年至今任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曾獲“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學術(shù)和技術(shù)帶頭人”等榮譽稱號。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巴蜀歷史文獻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清代南部縣衙檔案整理與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關(guān)羽現(xiàn)象研究”、四川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安丙及安丙墓研究”等課題。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