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逮捕制度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82154
- 條形碼:9787516182154 ; 978-7-5161-8215-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逮捕制度新論 本書特色
逮捕制度是刑事強制措施制度中,*受關注和研究較多的制度之一。張劍峰*的《逮捕制度新論》從理論基礎、制度完善、程序設計、實踐操作、替代措施等方面進行論述,搭建了相對完善的逮捕制度體系,進一步增強逮捕的正當性。其中,對逮捕的實質要件實行不同的證明標準及不同條件的證明責任,“三段三審制”的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在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基礎上懲治犯罪,對理論研究及法治實踐有參酌價值。
逮捕制度新論 內容簡介
逮捕制度是刑事強制措施制度中,*受關注和研究較多的制度之一。張劍峰著的《逮捕制度新論》從理論基礎、制度完善、程序設計、實踐操作、替代措施等方面進行論述,搭建了相對完善的逮捕制度體系,進一步增強逮捕的正當性。其中,對逮捕的實質要件實行不同的證明標準及不同條件的證明責任,“三段三審制”的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在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基礎上懲治犯罪,對理論研究及法治實踐有參酌價值。
逮捕制度新論 目錄
一 選題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 本文的核心觀點
四 研究方法和創新觀點
**章 逮捕的正當性
**節 逮捕制度的理論基礎
一 主權主義與權力制約
二 功利主義與人權保障
三 求真主義與無罪推定
第二節 逮捕的理由
一 提供程序保障
二 預防社會危險行為
第三節 逮捕的適用原則引 言
一 選題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 本文的核心觀點
四 研究方法和創新觀點
**章 逮捕的正當性
**節 逮捕制度的理論基礎
一 主權主義與權力制約
二 功利主義與人權保障
三 求真主義與無罪推定
第二節 逮捕的理由
一 提供程序保障
二 預防社會危險行為
第三節 逮捕的適用原則
一 羈押法定原則
二 比例原則
三 羈押*后原則
第二章 逮捕的實質要件
**節 概述
一 逮捕的性質和特點
二 逮捕三要件
三 審查逮捕的現狀
第二節 逮捕實質要件的證明
一 證明責任
二 證明標準
三 證明方法
第三節 非法證據的排除
第三章 逮捕的程序
**節 我國逮捕程序的現狀
第二節 逮捕程序的比較法考察
一 大陸法系國家
二 英美法系國家
三 日本
四 兩大法系國家的比較
第三節 逮捕程序的設計
一 程序設計的理念
二 審查逮捕的主體
三 逮捕的聽證程序
第四節 特殊情況下的審查程序
一 延長偵查羈押期限的審查程序
二 附條件逮捕的審查程序
第四章 逮捕后的羈押必要性審查
**節 羈押必要性審查的內涵
第二節 我國捕后羈押的特點
一 捕后持續羈押
二 捕后變更強制措施原因相對集中
三 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程序不規范
第三節 我國三段三審式審查模式
一 基本概念
二 偵查階段:一段一審
三 審查起訴階段:二段一審
四 審判階段:三段一審
五 程序的運行
六 程序的監督及救濟
第四節 特殊情況下的羈押必要性審查
一 重新計算的羈押期限的羈押必要性審查
二 退回補充偵查的羈押必要性審查
三 管轄權錯誤后的羈押必要性審查
第五節 檢察機關羈押必要性審查結果的效力
第五章 逮捕的替代性措施
**節 擴大適用取保候審
一 我國取保候審的現狀
二 我國擴大適用取保候審的基礎
三 保釋制度的比較法考察
四 完善取保候審制度的建議
第二節 適度適用監視居住
一 監視居住的功能定位
二 監視居住的現狀
三 慎用指定居所的監視居住
四 監視居住的完善
結 論
參考文獻信息
逮捕制度新論 作者簡介
張劍峰,女,1976年生,吉林通化人。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博士后流動站工作。吉林大學刑法學博士。曾任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刑法學、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發表的文章有:《羈押必要性審查之實證分析》、《取保候審適用的基礎及其完善》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