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家國大義-共和國一代的堅守與擔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003497
- 條形碼:9787530003497 ; 978-7-5300-0349-7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家國大義-共和國一代的堅守與擔當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對9位各領域著名專家學者的獨家訪談,全面解讀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治國理念和戰(zhàn)略布局,內容涉及中國道路、軍隊建設、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一帶一路”戰(zhàn)略、民生保障、法治中國、文化自信、理論創(chuàng)新、國際和國家安全戰(zhàn)略等。這9位專家運用自己的學術專長,深入分析了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應對之策;著力闡述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對于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大意義;準確提供了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權威闡釋。他們所具有的強烈的問題意識,在啟發(fā)讀者認清當下國情的同時,真切體現(xiàn)出對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責任擔當。
家國大義-共和國一代的堅守與擔當 內容簡介
★中國在解決了“挨打”“挨餓”問題后,現(xiàn)在面對的是“挨罵”問題。
★不對西方滲透表明立場,中國遲早會變成第二個蘇聯(lián)。
★在經(jīng)濟領域如果過早過度實行資本項目開放,將犯下顛覆性錯誤。
★中國企業(yè)“走出去”是把雙刃劍,要有監(jiān)督機制才能防范負作用。
★看病難、上學難、養(yǎng)老難、住房難這“四座大山”的形成之因和推翻路徑。
★法律只是工具,它的*終目的一定是人民的福祉。
★如果中國在未來能夠圍繞“民生和發(fā)展”構建出一套既是中國的、又是普世的價值觀,中西之間就可能形成某種“戰(zhàn)略相持”的局面。
★精神文明追求的是超越春榮秋枯、飲食男女、現(xiàn)實名利場的永恒,在永恒中安頓自己的心靈。
★中國要堅持先謀不敗而后求勝的戰(zhàn)略思想,做好應對危機的長期準備,建立自信、內修民主、外引資源、制造為本。
家國大義-共和國一代的堅守與擔當 目錄
金一南/001
為什么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專訪黃平/003
中國夢貫穿中國的過去、今天和未來/003
中國道路的邏輯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007
中國道路的普遍意義越來越大/010
中國道路的正當性毋庸置疑/014
中國文化是一種更高明的哲學/018
改變輿論環(huán)境是一場無硝煙的“文化上甘嶺”/022
共產(chǎn)黨奪取勝利首先是靠占領意識形態(tài)制高點/026
中國革命歷史中的人民主體地位/030目 錄
金一南/001
為什么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專訪黃平/003
中國夢貫穿中國的過去、今天和未來/003
中國道路的邏輯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007
中國道路的普遍意義越來越大/010
中國道路的正當性毋庸置疑/014
中國文化是一種更高明的哲學/018
改變輿論環(huán)境是一場無硝煙的“文化上甘嶺”/022
共產(chǎn)黨奪取勝利首先是靠占領意識形態(tài)制高點/026
中國革命歷史中的人民主體地位/030
對共產(chǎn)黨來說,群眾路線仍然是根本/033
人民參與是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的關鍵/036
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會主義的一致性/039
中國在,我們的希望和信心就在/043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新時期中國軍隊的使命與擔當——專訪秦天/049
回歸本色,重塑精神,筑牢我們的軍魂/049
身先士卒,正人先正己,我們的軍隊歷來需要這樣/052
貫徹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是大問題/054
傳承精神,找到一個新的信仰坐標系/058
戰(zhàn)斗精神和血性擔當?shù)墓饷⒂啦煌噬?61
這個時代特別需要軍事理論創(chuàng)新/064
從《較量無聲》到《向前!向前!向前!》/067
對中國前途之問做出肯定的回答/070
中國發(fā)展理念對世界未來的貢獻/074
國家安全之“床”與軍事能力之“被”/077
*大限度維護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利益/080
改革強軍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084
向對手學習,理直氣壯地灌輸愛國主義/087
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經(jīng)濟安全——專訪余永定/091
中國為什么能創(chuàng)造出經(jīng)濟奇跡/091
沒有鄧小平,中國不知道還要走多少彎路/096
中國經(jīng)濟成功的代價是否過高了?/099
中國進入了一個增長速度相對較低的階段/101
經(jīng)濟止跌回穩(wěn)需從兩方面入手/107
宏觀調控和結構改革是并行不悖的/112
應該讓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115
過早實行資本項目開放將是顛覆性的錯誤/118
經(jīng)濟學家的目標應該是國家和公眾利益的*大化/121
高鐵與“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大智慧——專訪高柏/127
在全球層面以陸權對沖海權/127
中國可以既是陸權大國,也是海權大國/131
高鐵在中國陸權戰(zhàn)略中的意義/135
“一帶一路”與全球戰(zhàn)略對沖/136
中巴鐵路:向西開放的首選線路/140
中國高鐵走出去的風險和應對/143
“一帶一路”要求中國社會科學有全新的發(fā)展方向/147
APEC北京峰會標志中國外交漸入佳境/150
以對沖戰(zhàn)略推動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系/152
中國應該幫助俄羅斯走出零和思維/154
通過“一帶一路”實現(xiàn)中國崛起/158
在統(tǒng)一的世界秩序下獲得中國相應的領導權/161
民生保障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大課題——專訪李玲/167
仇和落馬與私有化醫(yī)改的不歸路/167
反腐大快人心,促民生才能大獲民心/169
背離社會主義是顛覆性的錯誤/171
醫(yī)療改革考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172
民生領域“與國際接軌”是自毀長城/176
當年抓什么問題都是抓在關鍵環(huán)節(jié)/179
過度競爭將中國藥企鎖在產(chǎn)業(yè)低端/181
政府一旦被利益集團俘獲,老百姓的利益就沒人管了/183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185
把社會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188
中國經(jīng)濟要升級,經(jīng)濟理論一定要升級/190
“訂制計算社會主義”理論和方法/192
理論自信:中國人必須有所突破/194
共產(chǎn)黨的*大貢獻是把人民組織起來/196
現(xiàn)代化大生產(chǎn),科技創(chuàng)新靠的是團隊力量/198
用自己的眼睛看中國、看世界/200
理想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鈣”/203
大國法治:政制架構、社會基礎與*終目標——專訪蘇力/209
共產(chǎn)黨能做成事,是因為有紀律,有規(guī)矩/209
為什么全面依法治國不是西方的憲政/214
毛澤東、鄧小平是不可替代的人物/217
所謂人權高于主權,是為西方干預別國背書/219
實在憲法:中國政制架構下中央與地方縱向分權/223
毛澤東給中國留下了三大遺產(chǎn)/226
法治社會和法治政府同樣重要,二者不可偏廢/231
法律是工具,*終目的是人民的福祉/235
共產(chǎn)黨對這個民族的塑造,讓我們有了國家認同/238
中國學界要真正起作用,一定要研究中國/240
至關重要的是不犯顛覆性的政治錯誤/243
只有中華民族復興,你所有的學問才有意義/245
中國文化自信與普世話語構建——專訪祝東力/253
文化強國要有既獨立又普世的核心價值觀/253
中國從意識形態(tài)“出超”到“入超”/255
革命文化支撐中國完成了幾件大事/257
開放時代中國文化自信的失落與上升/260
沒有利益共享,就沒有普世價值/265
圍繞“民生和發(fā)展”構建中國的普世話語/268
重建文化大國需要新型精英群體/270
恢復我們作為漢語寫作者的文化自信/273
在文化領域建立符合群眾路線的價值觀/277
世界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中國學派——專訪潘維/285
現(xiàn)實超出理論帶來的困境與挑戰(zhàn)/285
沒有理論創(chuàng)新,就沒有成功而獨特的中國道路/287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不是一條直線/289
社會主義是古往今來的人類精神/291
毛澤東、鄧小平是“中國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293
共產(chǎn)黨是維護中華全民利益的先鋒隊/297
中國的核心價值觀應該是“中華大家庭”/300
“后美國時代”的世界格局與中國戰(zhàn)略——專訪王湘穗/307
美國體系百年周期的“春夏秋冬”/307
美國的全球霸權走向“終結階段”/311
世界變化趨勢:三分天下/315
美國追求排他性利益將致中國脫美化/320
中美之間,以博弈求合作則合作存/326
中國的選擇:共同體戰(zhàn)略/329
建立自信、內修民生、外引資源、制造為本/334
金融改革的方向是更好地服務于制造業(yè)/339
先謀不敗而后求勝,行穩(wěn)至遠/343
初心不改,家國情懷 瑪雅 /349
信息
家國大義-共和國一代的堅守與擔當 作者簡介
瑪雅,生于南京,長于北京,籍貫湖南。當過兵,當過國家公務員。1990年赴澳大利亞學習英文,1992年轉赴美國留學,獲政治學博士學位。2002年加盟鳳凰衛(wèi)視集團,任《鳳凰周刊》副主編、執(zhí)行主編,現(xiàn)為鳳凰衛(wèi)視出版中心主筆。主要著作有《戰(zhàn)略高度:中國思想界訪談錄》、《當代中國思想界國是訪談錄》(繁體字版)、《親歷美利堅:家庭寫真、社會繪本、政治影像》、《道路自信:中國為什么能》等。其中,《道路自信:中國為什么能(精編本)》入選“2014中國好書”和第六屆優(yōu)秀通俗理論讀物。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