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華僑華人文獻學刊-第三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97129
- 條形碼:9787509797129 ; 978-7-5097-9712-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僑華人文獻學刊-第三輯 本書特色
《華僑華人文獻學刊》是以華僑華人文獻為研究對象的國際化、學術性專題學刊,內容包括華僑華人文獻研究論文,立足于**手華僑華人文獻基礎上的華僑華人社會研究論文,以及華僑華人文獻評介,新近出版的華僑華人研究書籍的書評,世界各地華僑華人文獻典藏機構、華僑華人研究機構的介紹,華僑華人研究學術動態等文章。
華僑華人文獻學刊-第三輯 內容簡介
《華僑華人文獻學刊》是世界海外華人研究與文獻收藏機構聯合會會刊,由華僑大學華僑華人文獻中心和俄亥俄大學邵友保博士海外華人文獻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是以華僑華人文獻為研究對象的國際化、學術性專題學刊,旨在為國際華僑華人研究學界提供有關華僑華人文獻研究、華僑華人社會研究學術成果、華僑華人文獻機構工作動態的發布平臺,推動國際學界的學術交流與資源共享。本刊發表文章包括華僑華人文獻研究論文,立足于*手華僑華人文獻基礎上的華僑華人社會研究論文,以及華僑華人文獻評介,新近出版的華僑華人研究書籍的書評,世界各地華僑華人文獻典藏機構、華僑華人研究機構的介紹,華僑華人研究學術動態等文章。本刊為半年刊,定期在每年3月、9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華僑華人文獻學刊-第三輯 目錄
“僑學”巨擘雖仙逝,等身著述遺后學——悼念周南京先生【梁茂華】
柬埔寨華人社群研究的文獻回顧與現狀【陳世倫】
建構先祖:越南莫朝王室家族譜系研究【牛軍凱】
獨尊義興?
——從《港主法令》看19世紀晚期柔佛的商業與社會(1862-1900)【徐冠勉】
《語文月刊》與華人——跨“境”書寫的意義與作用【吳小保】
馬來西亞華人歷史中文史料的跨界研究與方法【宋燕鵬】
華僑華人社會研究
社群邊界內的廟宇、墳山與移民時代新加坡華人幫群組織之建構
——從碑文、賬本、會議記錄、章程等切入的研究【曾 玲】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跨界的調適與認同【徐榮崇 簡旻蓉】
英屬海峽殖民地政府的華人小販法治化管理華僑華人文獻研究
“僑學”巨擘雖仙逝,等身著述遺后學——悼念周南京先生【梁茂華】
柬埔寨華人社群研究的文獻回顧與現狀【陳世倫】
建構先祖:越南莫朝王室家族譜系研究【牛軍凱】
獨尊義興?
——從《港主法令》看19世紀晚期柔佛的商業與社會(1862-1900)【徐冠勉】
《語文月刊》與華人——跨“境”書寫的意義與作用【吳小保】
馬來西亞華人歷史中文史料的跨界研究與方法【宋燕鵬】
華僑華人社會研究
社群邊界內的廟宇、墳山與移民時代新加坡華人幫群組織之建構
——從碑文、賬本、會議記錄、章程等切入的研究【曾 玲】
面對家鄉:泰北華人跨界的調適與認同【徐榮崇 簡旻蓉】
英屬海峽殖民地政府的華人小販法治化管理
——以海峽殖民地立法檔案為中心【胡亞麗】
越柬寮潮屬華人難民與美國潮州會館的勃興【李愛慧】
臺灣留學教育:政策演進與學生群像(1949-1976)【陳文壽】
福建省僑情現狀及其特點分析【朱東芹】
云南綺羅僑鄉地景變遷的歷史人類學分析【向紹華】
文獻推介
美國舊金山檔案館藏華人移民入境調查檔案【朱 祺】
《從森林中走來——馬來西亞美里華人口述歷史》【陳 雍】
機構簡介
中山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段 穎】
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石堅平】
韓山師范學院華僑華人研究所【黃曉堅】
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楊 昊 陳琮淵】
學術動態
《福建華僑史》編修工作進展概述【沈仕潔】
“東、西馬華人民俗與文化研究”學術交流會綜述【陳琮淵 蔡靜芬】
華僑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師生赴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交流【肖 瀟】
附 錄
《華僑華人文獻學刊》征稿啟事
《華僑華人文獻學刊》文稿格式 信息
華僑華人文獻學刊-第三輯 作者簡介
張禹東,男,福建惠安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僑辦和福建省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先后擔任(兼任)華僑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副主任、社會科學系主任、國際經濟系主任、經濟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商學院黨總支書記、黨委宣傳部部長和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等職。研究方向主要為:文化哲學、宗教學理論、華僑華人宗教與文化、華商管理等。主持和參與國家、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多項。先后獲得國務院僑辦優秀教師、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福建省首屆高校教學名師獎、福建省精品課程獎、福建省高校“兩課”優秀教師等獎項。莊國土,男,1952年12月生,福建晉江人,籍貫福建晉江。知名的海外華人研究和東南亞研究專家,廣西首批“八桂學者”。現為華僑大學講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委員會委員兼綜合研究學部召集人,國家“985”東南亞創新平臺主持人兼首席專家,國務院僑辦專家咨詢委員,中國東南亞學會會長。1980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歷史系,1982年獲廈門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1989年獲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廈門大學馬來西亞研究所所長、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學術院長。研究方向:海外華人、華人華僑研究、國際關系理論、中外關系史、東南亞地區問題與國別政治。張禹東,男,福建惠安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僑辦和福建省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先后擔任(兼任)華僑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副主任、社會科學系主任、國際經濟系主任、經濟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商學院黨總支書記、黨委宣傳部部長和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等職。研究方向主要為:文化哲學、宗教學理論、華僑華人宗教與文化、華商管理等。主持和參與國家、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多項。先后獲得國務院僑辦優秀教師、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福建省首屆高校教學名師獎、福建省精品課程獎、福建省高校“兩課”優秀教師等獎項。 莊國土,男,1952年12月生,福建晉江人,籍貫福建晉江。知名的海外華人研究和東南亞研究專家,廣西首批“八桂學者”。現為華僑大學講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委員會委員兼綜合研究學部召集人,國家“985”東南亞創新平臺主持人兼首席專家,國務院僑辦專家咨詢委員,中國東南亞學會會長。1980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歷史系,1982年獲廈門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1989年獲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廈門大學馬來西亞研究所所長、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學術院長。研究方向:海外華人、華人華僑研究、國際關系理論、中外關系史、東南亞地區問題與國別政治。 陳景熙,男,1972年生于廣東澄海。現為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華僑大學華僑華人文獻中心主任、海外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泰國德教會紫真閣榮譽顧問,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潮學網(http://www.chxwang.net)站長。1995年獲華南師范大學文學學士學位,2002年獲汕頭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中山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學博士后工作站。1995年至2007年間,歷任廣東潮汕地區各高校教職。2010年起就職于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為華南民間信仰與海外華人宗教,民間歷史文獻、海外華人文獻,潮州學。 何妍,美國俄亥俄大學邵友保博士海外華人文獻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海外華人研究與文獻收藏機構聯合會秘書長。信息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