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譯者序第10版前言第1版前言物理量符號表第1章輕量化的目標 第2章輕量化的問題結構 2.1降低自重 2.2成本模型 2.3設計的邊界條件與使用條件 2.4輕量化的價值 第3章輕量化的方法和輔助工具 3.1設計技術 3.2計算方法 3.3測試技術 3.4試驗技術 第4章輕量化構造 4.1差動構造 4.2整體構造 4.3集成構造 4.4復合構造 4.5實壁體與殼體 第5章材料選擇的準則 5.1性能參數(shù) 5.2線彈性特征值 5.3非線彈性特征值 5.4載荷性能 5.5相關材料性能 5.5.1比容積 5.5.2比剛度 5.5.3穩(wěn)定性阻力 5.5.4斷裂長度 5.5.5材料評估 5.6品質(zhì)指數(shù) 5.7輕量化指數(shù) 5.8材料選擇的要點 第6章輕量化材料 6.1鋼 一6.1.1改變特性 6.1.2種類 I6.1.3物理力學性能 6.2鑄鐵材料 6.3鋁 6.3.1改變特性 6.3.2變形鋁合金 6.3.3鑄造鋁合金 6.3.4物理力學性能 6.3.5燒結鋁 6.3.6泡沫鋁 6.4鎂 6.4.1鎂合金 6.4.2物理力學性能 6.5鈦 6.5.1純鈦 6.5.2鈦合金 6.5.3物理力學性能6.6塑料 6.7超輕合金 6.8纖維增強材料 6.8.1纖維塑料復合物 6.8.2纖維增強金屬第7章輕量化設計原則 7.1結構特征 7.2設計原則 第8章彈性理論基礎8.1構造單元 8.2幾何特征值 8.2.1面積慣性矩 8.2.2 Steiner定理 8.2.3組合型材的面積慣性矩 8.2.4轉換面積慣性矩 8.2.5主面積慣性矩 8.3彈性方程 8.3.1偏移與扭曲 8.3.2扭曲與應力 8.3.3平衡 8.3.4平面彈性等式 8.4變形能 8.5桿形單元彈性定律 8.6面積單元彈性定律 8.6.1盤單元 8.6.2板單元 8.6.3殼單元 第9章薄壁型桿 9.1力流 9.2力流與內(nèi)力變量 9.3剪切力彎曲 9.3.1剪切力流分布 9.3.2剪切中心 9.3.3閉口對稱設計型材 9.3.4閉口不對稱型材 第10章型桿的扭轉 10.1基本關系 10.2實心橫截面與管橫截面 10.3閉口薄壁橫截面 10.4開口薄壁橫截面 10.5帶有腹板的空心橫截面 10.6橫截面的翹曲 10.7簡單型材的翹曲阻力 第11章開口型桿的彎曲 11.1廣義法向應力問題 11.2任意橫截面的幾何特征值 第12章抗剪壁桁梁型材 12.1應力載荷模型 12.2剪切力流導致的力和力矩 12.3抗剪壁桁梁型材的剪切中心 12.4組合式抗剪壁桁梁型材 第13章剪場設計 13.1剪場 13.2理想拉伸場 第14章加固箱型材 14.1 四弦桿模型 14.2扭轉應力載荷 14.3開口 第15章能量原理與做功原理 15.1能量原理 15.2做功原理 15.3力學基本關系 第16章靜態(tài)不確定結構16.1外在不確定性 16.2內(nèi)在不確定性 16.2.1框架結構 16.2.2平面桁架結構 16.2.3空間桁架結構 16.3用于靜態(tài)不確定結構的彈性方程 16.4閉口框架 第17章三明治單元 17.1構造原理 17.2材料性能 17.3均質(zhì)形芯 17.3.1基本載荷情形 17.3.2臨界應力載荷 17.4部分撓曲方法 17.5桿壓彎 17.6結構化形芯 17.6.1蜂窩形芯的抗剪強度 17.6.2管形芯 17.7不穩(wěn)定形狀 第18章桿與梁的穩(wěn)定性 18.1基本效應 18.2型桿的壓彎 18.2.1歐拉彎曲壓彎情形 18.2.2雙對稱型桿與點對稱型桿的壓彎 18.2.3簡單對稱型桿的壓彎 18.2.4不對稱型材的壓彎 18.3彈塑性壓彎 18.4傾斜 第19章板材域和管的凸起 19.1凸起方程 19.2凸起方程的求解 19.3簡單凸起情形 19.4凸起情形對照 19.5管凸起 19.6加固盤 19.7型材的凸起 19.8卷邊 第20章加固性設計 20.1加固成形 20.2壓槽 20.2.1加固效果 20.2.2結構設計 20.3加強筋 20.4邊界加固 20.5翻孔 第21章力的導入 21.1加固盤 21.2常應力的導人弦桿 第22章連接技術 22.1使用范圍 22.2鉚接 22.2.1出頭鉚釘鉚接 22.2.2埋頭鉚釘鉚接22.2.3鉚連的切應力與拉應力疊加 22.3焊接 22.3.1點焊 22.3.2摩擦焊接 22.4粘接 22.4.1粘接材料 22.4.2基體材料 22.4.3載荷模型 22.4.4切應力載荷下粘接連接中的應力分布 22.4.5不同求解表達式的對比 22.4.6法向應力影響估計 22.4.7用于粘接連接的設計規(guī)則 22.4.8粘接連接的抗振強度 22.5特殊連接方法 第23章結構優(yōu)化 23.1數(shù)學優(yōu)化表達式 23.2結構特征值的極值 23.3簡單*小化計算 23.3.1抗彎梁的重量*小化 23.3.2抗彎桿的重量*小化 23.4仿生學優(yōu)化 23.5切口形狀優(yōu)化 第24章振動應力載荷結構 24.1設計哲學 24.2計算驗證的難點 24.3應力載荷變化過程評估 24.4失效行為 24.5機械做功損傷累積 24.6判斷準確性的改進 24.7殘余強度問題 24.8廣義裂紋生長問題 24.9斷裂力學累積 24. 10非線性損傷假定 第25章結構可靠性 第26章結構聲學輕量化練習參考文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