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yī)追兇:破譯犯罪現(xiàn)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y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現(xiàn)代社會與審判-民事訴訟的地位和作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73777
- 條形碼:9787301273777 ; 978-7-301-27377-7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xiàn)代社會與審判-民事訴訟的地位和作用 本書特色
現(xiàn)代型政策形成訴訟、adr的擴張和靈活運用都是日本社會“法化”過程中遇到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和應對方式直接影響著以裁判和當事人主義為特征的民事訴訟在現(xiàn)代社會的地位,也決定著社會“法化”的走向。 《現(xiàn)代社會與審判——民事訴訟的地位與作用》基于普遍型法、管理型法和自治型法三類模型,從法哲學層面思考了現(xiàn)代社會民事訴訟的地位與作用。指出仍應當堅持民事訴訟在社會糾紛解決中的核心地位,為更好地應對社會的法化需求,民事訴訟可以轉化為“討論與交涉論壇”;不堅持民事訴訟的核心地位,將會導致反法化和非法化的短路結合,*后導致法治的虛無。 對于尚未完全確立以裁判和當事人主義為核心,以糾紛解決為導向并過于強調adr效果的我國民事審判制度而言,該書無疑具有明確改革方向、以使之更好地滿足民眾司法需求的啟示意義。
現(xiàn)代社會與審判-民事訴訟的地位和作用 內容簡介
現(xiàn)代性、“前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的交織中對訴訟審判之走向的深刻思考! 《現(xiàn)代社會與審判——民事訴訟的地位與作用》原版1996年出版,當時日本處于正式推進社會“法化”的進程中,社會對司法期待很高,但民事訴訟卻不能充分回應這一期待,呈現(xiàn)出功能停滯的狀態(tài)。書中所討論的現(xiàn)實問題、制度趨勢和學術爭點都與20年后的中國當下情況大致相似。 本書基于普遍型法、管理型法和自治型法三類模型,從法哲學層面思考了現(xiàn)代社會民事訴訟的地位與作用。指出仍應當堅持民事訴訟在社會糾紛解決中的核心地位。對于尚未完全確立以裁判和當事人主義為核心,以糾紛解決為導向并過于強調adr效果的我國民事審判制度而言,該書無疑具有啟示意義。
現(xiàn)代社會與審判-民事訴訟的地位和作用 目錄
現(xiàn)代社會與審判-民事訴訟的地位和作用 相關資料
還清楚地記得,十多年前初讀本書主要內容時那一份新鮮的感動!現(xiàn)代性、“前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的交織中對訴訟審判之走向的深刻思考!adr、現(xiàn)代型訴訟、通過審判的權利及政策形成、司法改革……多歧的論點在“對話合理性”的整體框架內得到的精彩呈示! ——清華大學王亞新教授 本書原版1996年出版,當時日本處于正式推進社會“法化”的進程中,社會對司法期待很高,但民事訴訟卻不能充分回應這一期待,呈現(xiàn)出功能停滯的狀態(tài)。書中所討論的現(xiàn)實問題、制度趨勢和學術爭點都與20年后的中國當下情況大致相似。本書的吸引力和說服力,還在于作者基于對日本當時法治基礎區(qū)別于歐美國家的獨立判斷,并據(jù)此對歐美學術思潮和司法改革趨勢及其對日本的影響進行了冷靜的觀察和公允的評論,從而結合本土法治發(fā)展狀況和法的基礎原理提出多元方法論中堅持法治主義的立場。這種學術立場和方法在觀察和思考中國問題的法治主義者那里也一定會引起廣泛而高度的共鳴。 ——北京大學傅郁林教授
現(xiàn)代社會與審判-民事訴訟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簡介
田中成明,1942年生,日本著名法哲學家,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著有《圍繞審判的法與政治》 《現(xiàn)代日本法的構造(增補版)》 《法的空間:強制與合意的縫隙之間》《法理學講義》等。 郝振江,1976年生,河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博士,日本學術振興會·京都大學博士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