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shù)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y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nèi)科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微機原理.匯編與接口技術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50054
- 條形碼:9787302450054 ; 978-7-302-4500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機原理.匯編與接口技術教程 本書特色
本書以80x86微處理器為背景,詳細地介紹微機原理、匯編語言及接口技術。全書共12章,第1~4章介紹微機原理部分,包括運算器、存儲部件及控制器、微處理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第5~8章介紹匯編語言部分,包括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指令系統(tǒng)、程序設計方法及典型案例分析。第9~12章介紹接口技術部分,包括輸入輸出接口、中斷及定時/計數(shù)接口、并行與串行接口、A/D及D/A轉換接口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本書深入淺出,注重應用示例分析,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實用性。 本書可作為高校計算機本科非計算機專業(yè)的教材和自學考試的教材,也可作為教師、計算機應用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微機原理.匯編與接口技術教程 內(nèi)容簡介
1、教材在完成知識傳授的基本任務的同時,注意方法論教育,教材內(nèi)容的講述體現(xiàn)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2、內(nèi)容新。充分考慮到計算機學科迅速發(fā)展的動態(tài)特性,除了基本內(nèi)容(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之外,還有延伸部分。3、內(nèi)容精深、練習充分。突出重點,凝練精華,充分體現(xiàn)精講多練的原則。另外,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生畢業(yè)后適應工作、發(fā)展自己的基礎。4、強調(diào)啟發(fā)性。教材內(nèi)容的講述和例題的選取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和闡述問題。對學生具有反向和多向思維的啟示。
微機原理.匯編與接口技術教程 目錄
微機原理部分
第1章運算器
1.1計算機中的數(shù)據(jù)
1.1.1數(shù)據(jù)的表示目錄
微機原理部分
第1章運算器
1.1計算機中的數(shù)據(jù)
1.1.1數(shù)據(jù)的表示
1.1.2二進制數(shù)
1.1.3二進制加法
1.2邏輯門
1.3加法器
1.3.1加法器的構成
1.3.2加法的溢出
1.4有符號數(shù)的加法運算
1.4.1原碼
1.4.2補碼
1.4.3補碼加法的溢出
1.5補碼減法
習題1
第2章存儲部件
2.1寄存器
2.1.1基本RS觸發(fā)器
2.1.2時序邏輯電路
2.1.3時標RS觸發(fā)器
2.1.4D觸發(fā)器
2.1.5寄存器的入口
2.1.6寄存器的出口
2.1.7總線
2.2主存儲器
2.2.1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2.2.2只讀存儲器ROM
2.2.3存儲器容量擴展
2.3輔助存儲器
2.3.1非易失性存儲器
2.3.2文件與文件夾
2.3.3脫機存儲
習題2
第3章控制器
3.1機器語言
3.2微程序控制器
3.3控制信號的次序
3.4組合邏輯電路控制器
3.5邏輯表達式的化簡
3.5.1與運算
3.5.2或運算
3.5.3非運算
3.5.4常用運算規(guī)律
習題3
第4章微處理器
4.18086/8088微處理器
4.1.18086/8088CPU的結構
4.1.28088/8086的寄存器
4.1.3訪問存儲器
4.1.4存儲器的組成
4.1.5存儲器的段結構
4.1.6邏輯地址與物理地址
4.2堆棧
4.38086/8088的CPU總線
4.48088的主要時序
4.4.1*小組態(tài)下的時序
4.4.2*大組態(tài)下的時序
習題4
匯編語言部分
第5章86系列微機的指令系統(tǒng)
5.1尋址方式
5.1.1隱含尋址
5.1.2立即尋址
5.1.3寄存器尋址
5.1.4存儲器操作數(shù)的尋址方式
5.1.5段基值的隱含約定
5.1.6隱含段的改變
5.2指令系統(tǒng)
5.2.1指令系統(tǒng)概述
5.2.2傳送類指令
5.2.3算術運算類指令
5.2.4位操作指令
5.2.5轉移類指令
5.2.6串操作指令
5.2.7處理器控制類指令
5.3指令應用舉例
習題5
第6章匯編語言
6.1匯編語言語句種類及格式
6.1.1語句種類
6.1.2語句格式
6.2匯編語言的數(shù)據(jù)
6.2.1常數(shù)
6.2.2變量
6.2.3標號
6.2.4段名和過程名
6.3匯編語言運算符
6.3.1算術運算符
6.3.2邏輯運算符
6.3.3關系運算符
6.3.4屬性值返回運算符
6.3.5屬性修改運算符
6.3.6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
6.4常用偽指令
6.4.1段定義偽指令
6.4.2段指定偽指令
6.4.3匯編地址計數(shù)器和定位偽指令
6.4.4等值語句
6.4.5等號語句
6.4.6源程序結束偽指令
6.5偽指令應用舉例
6.6匯編語言程序的調(diào)試
6.6.1匯編程序調(diào)試步驟
6.6.2匯編
6.6.3連接
6.6.4調(diào)試與運行
習題6
第7章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7.1程序設計方法概述
7.1.1程序設計的步驟
7.1.2程序的基本控制結構
7.1.3程序設計方法
7.2匯編語言源程序的基本格式和編程步驟
7.3順序結構程序設計
7.4系統(tǒng)功能調(diào)用
7.4.1系統(tǒng)功能調(diào)用方法
7.4.2常用系統(tǒng)功能調(diào)用
7.5分支結構程序設計
7.5.1轉移指令
7.5.2分支結構程序設計
7.5.3多分支結構程序設計
7.6循環(huán)結構程序設計
7.6.1循環(huán)程序的控制方法
7.6.2單重循環(huán)程序設計
7.6.3多重循環(huán)程序設計
7.7子程序設計
7.7.1子程序概念
7.7.2子程序的定義
7.7.3子程序的調(diào)用和返回
7.7.4子程序設計方法
7.8宏功能程序設計
7.8.1宏的概念
7.8.2宏定義和宏調(diào)用
7.8.3參數(shù)的使用
習題7
第8章匯編語言應用案例
8.1字符處理
8.1.1靈活運用串操作指令
8.1.2字符處理舉例
8.2數(shù)碼轉換
8.2.1BCD碼十進制調(diào)整原理
8.2.2BCD碼十進制調(diào)整指令的應用
8.3表的應用
8.3.1應用XLAT指令
8.3.2應用舉例
8.4邏輯運算
8.4.1關于邏輯運算與移位指令
8.4.2應用舉例
8.5聲音與樂曲
8.5.1聲音的產(chǎn)生
8.5.2演奏樂曲
習題8
微型計算機接口部分
第9章輸入輸出接口
9.1接口技術
9.1.1基本概念
9.1.2功能與組成
9.2I/O端口地址譯碼技術
9.2.1I/O端口及共用技術
9.2.2I/O端口地址編址方式
9.2.3I/O端口地址譯碼的方法
9.2.4I/O端口地址譯碼電路設計
9.3接口中的數(shù)據(jù)
9.3.1接口中的寄存器
9.3.2接口中的三態(tài)緩沖器
9.3.3接口中的數(shù)據(jù)應用舉例
習題9
第10章定時/計數(shù)技術和中斷技術
10.1定時/計數(shù)技術
10.1.18254的內(nèi)部邏輯結構
10.1.28254的外部特性
10.1.38254的工作方式
10.1.48254的編程命令
10.1.58254的應用
10.2中斷技術
10.2.1中斷控制器
10.2.2中斷服務程序的設計
習題10
第11章并行接口與串行接口
11.1并行通信與并行接口
11.1.1并行通信
11.1.2并行接口
11.2可編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11.2.18255A的基本特性
11.2.28255A外部特性
11.2.38255A內(nèi)部結構
11.2.48255A的控制字
11.2.58255A工作方式及應用
11.3串行通信與串行接口
11.3.1串行通信
11.3.2串行接口
11.3.3串行通信的數(shù)據(jù)傳送方向
11.3.4串行通信的基本方式
11.3.5串行通信中的術語
11.3.6串行通信中的調(diào)制與解調(diào)
11.4可編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
11.4.18251A的外部特性
11.4.28251A的內(nèi)部結構與功能
11.4.38251A的控制字
11.4.48251A的應用
習題11
第12章A/D與D/A轉換器接口
12.1A/D轉換器
12.1.1A/D轉換器工作原理
12.1.2A/D轉換器性能指標及連接特性
12.1.3A/D轉換器ADC0809
12.2D/A轉換器
12.2.1D/A轉換器工作原理
12.2.2D/A轉換器的性能指標及連接特性
12.2.3D/A轉換器DAC0832
習題12
附錄AIBM PC的鍵盤輸入碼和CRT顯示碼
附錄B出錯信息
參考文獻
信息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經(jīng)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