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1368-1842-上海:從開發走向開放-(修訂版 )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14204
- 條形碼:9787552014204 ; 978-7-5520-1420-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368-1842-上海:從開發走向開放-(修訂版 ) 本書特色
你想了解中國*大的工商業城市、名揚中外的通商大都上海500年以來的社會經濟嗎?你想知道150年前鴉片戰爭五口通商前夕上海社會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嗎?《上海:從開發走向開放 1368-1842》將詳盡地告訴你當時上海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商品和市場,城鎮和航運、港口和碼頭,商人和商人資本等等。告訴你從唐宋至明清,500年來的上海是怎樣從“小杭州”、“小蘇州”、“小廣東”,*終走向“大上海”。
1368-1842-上海:從開發走向開放-(修訂版 ) 內容簡介
該書作者張忠民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市首批領軍人才,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經濟史學會古代史分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經濟史、上海經濟史,以及中國企業史和企業制度史。在海內外經濟史學界有著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影響。先后主持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近代企業制度的生成與演變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世紀50年代中國私營企業‘公私合營’研究”,“近代中國國有企業的制度演進及其治理模式”,以及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托課題《清史·典志·工礦志·工業篇》等。其主要學術著作曾分別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二等獎。 本書自1990年初版以來,在海內外經濟史學界有著很大的影響。1998年,作者還因此書專程受邀前往美國出席有關的學術研討會,并得到與會各國學者的普遍好評。
1368-1842-上海:從開發走向開放-(修訂版 ) 目錄
序 馬伯煌
重版自序
導言
**章 十四世紀下半葉前上海地區社會經濟概述
**節 上海地區自然地理狀況及其歷史沿革
(一)“上海”名稱之由來
(二)地理形成及其自然狀況
(三)歷代建置沿革
第二節 明代以前上海地區的社會經濟
(一)唐以前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的緩慢進展
(二)唐宋時期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的開發
(三)宋末元代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的轉機
第二章 農業經濟結構的演變和農產品的商品化趨勢目 錄 序 馬伯煌 重版自序 導言 **章 十四世紀下半葉前上海地區社會經濟概述 **節 上海地區自然地理狀況及其歷史沿革 (一)“上海”名稱之由來 (二)地理形成及其自然狀況 (三)歷代建置沿革 第二節 明代以前上海地區的社會經濟 (一)唐以前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的緩慢進展 (二)唐宋時期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的開發 (三)宋末元代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的轉機 第二章 農業經濟結構的演變和農產品的商品化趨勢 **節 東棉西稻作物結構布局的形成和發展 (一)棉花種植的勃興 (二)糧食生產布局的變化 第二節 糧棉以外其它商品性農業經營的興起和發展 (一)商品性種植業的發展 (二)商品性漁業生產的發展 第三節 農業經濟結構演變的原因及其意義 第三章 手工業生產的變化和發展 **節 手工棉紡織生產的模式 (一)農村家庭手工業——手工棉紡織生產的主導模式 (二)城鎮居民以及富家奴婢的手工棉紡織 (三)手工棉紡織生產模式分析 第二節 手工棉紡織產品的商品化 (一)產品商品化體現之一——棉布產量估計 (二)產品商品化體現之二——棉布品種的多樣化及其對市場的適應 (三)產品商品化的生產力基礎——勞動生產率的變動 第三節 手工業生產中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一)一般手工業生產部門及其生產方式 (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典型行業——暑襪業和染踹業的形成和發展 第四節 官營手工業的盛衰變化 (一)手工絲織業官營織造的起落 (二)官府專賣手工業——制鹽業的盛衰 第四章 商品流通的增長與市場的擴大 **節 地區內部的商品交換和流通 (一)地方小市場的商品交換 (二)區域性商品流通的增長 第二節 國內貿易的興盛和國內大市場的擴展 (一)明初國內貿易的恢復和發展 (二)明中葉后至鴉片戰爭前上海地區向國內大市場的商品輸出 (三)同時期上海地區從國內大市場的商品輸入 (四)清前期上海地區的轉口貿易 第三節 鴉片戰爭前上海地區的國外市場及其對外貿易 (一)明代上海地區的對外貿易 (二)清前期上海地區的對外貿易與國外市場 第四節 市場價格的變動趨勢及其特點 (一)幾種主要商品市場價格的變動趨勢 (二)影響物價變動的諸因素考察 (三)物價變動的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 第五章 商人和商人資本的活躍 **節 商人資本的種類與職能 (一)販運商人和販運商入資本 (二)牙行和牙行商人 (三)店鋪商人和店鋪商人資本 (四)舊式借貸資本和貨幣經營資本 第二節 商人的地緣構成及商人資本的來源和經營特點 (一)商人的地緣構成及其變化 (二)商人資本的來源及其經營特點 第三節 商人會館公所的興起和發展 (一)會館公所的興起和發展 (二)會館公所的結構、功能及其作用 第四節 商人資本的歷史作用 第六章 航運業及港口碼頭的發展 **節 內河航運的發展 (一)聯系國內大市場的內河航運 (二)地區內部的河道運輸及其作用 第二節 沿海航運業的振興和鼎盛 (一)明代海運業的艱難生存 (二)清前期海運業的振興和發展 第三節 上海港的演變及其歷史地位的確立 (一)明代上海港的歷史狀況及其地位 (二)清初江南海關的設立以及上海港地位的初步奠定 (三)嘉道年間上海港的繁盛與江南大港地位的*終確立 第四節 鴉片戰爭前夕的上海口岸 (一)有關鴉片戰爭前上海口岸的史料記載 (二)對中西文史料記載真實可靠性的考量 (三) 鴉片戰爭前夕上海的口岸及經濟地位 第七章 城鎮的繁興和城鎮經濟功能的增長 **節 城鎮的勃興和增長 (一)城、鎮、市的分類及其歷史淵源 (二)明代上海地區城鎮的發展概況 (三)清前期(1644—1842年)城鎮的穩定、持續成長 第二節 城鎮經濟功能的充實和發展 (一)城鎮的商品流通功能 (二)城鎮的商品生產功能 (三)城鎮人口及其結構分析 第三節 城鎮發展原因的歷史考察 (一)經濟因素在城鎮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自然條件與地理位置在城鎮發展中的作用 (三)政治、軍事因素對城鎮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四)社會突發性因素對城鎮盛衰的制約 第八章 財富的分配及其社會各階層經濟生活的變動 **節 土地占有關系的變化及其對財富分配的影響 (一)土地占有關系的變化趨勢 (二)土地占有關系的變化對財富分配的影響 第二節 賦役制度的演變及其社會財富的再分配 (一)賦役制度的演變及其趨勢 (二)賦役制度與社會財富再分配 第三節 社會各階層經濟生活的變動趨勢 (一)地主階級經濟生活的變動 (二)農民小生產者的經濟地位與經濟生活 (三)商人階層的社會經濟地位變遷 (四)社會其它階層經濟地位及其經濟生活的變化 第九章 明清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特點及其在全國的地位和作用 **節 增長與局限: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特點 (一)明清上海地區社會經濟增長的內容和特點 (二)經濟增長中的制約因素 (三)支柱產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 第二節 上海地區社會經濟開發在全國的地位和作用 (一)經濟中心的移動及其規律 (二)明代上海地區在全國的地位和作用 (三)清前期上海地區在全國的地位和作用 附 錄 一 上海地區示意圖 二 上海地區古海塘分布示意圖 三 上海地區地形分區圖 四 明清時期上海地區分縣在冊土地統計 五 唐宋至清上海地區分縣在冊人口統計 六 明清上海地區城鎮統計 七 鴉片戰爭前上海縣城會館公所一覽 參考文獻 初版后記信息
1368-1842-上海:從開發走向開放-(修訂版 ) 相關資料
四明張忠民感于鴉片戰爭前的上海經濟史,當屬空白點,爰本“原始要終”之義,積五載的功力,尋繹資料四百余種,寫成《上海:從開發走向開放1368—1842》一書,考核精審,論點鮮明,新義迭出,堪稱力作。其不蹈前人窠臼,獨創新篇,補苴罅漏,張皇幽眇的精神,彌足欽佩。此書出版刊行,其意義當不止于椎輪大輅、踵事增華已也。
--馬伯煌--
本書是作者對前近代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的開發和成長做“全方位”考察、研究的結果。作者的視野寬闊,論述涉及農業、手工業、制鹽業和航運業,市場和物價、土地和賦役,商人、商人資本和商人會館公所,地主、農民和社會各階層以及城、鎮、市和居民人口等社會經濟各個方面在各個不同時期的變動情況。
作者在積累資料方面的功夫是十分扎實、深厚的。書中的論證,都是有史料為依據的。全書征引史料總數達416種,1389條次,作者特別重視對歷代地方志和地方人士的筆記、專著資料的運用,單是地方志即搜集了145種,占征引史料的35%,從中引用資料636條次,占45.78%。四明張忠民感于鴉片戰爭前的上海經濟史,當屬空白點,爰本“原始要終”之義,積五載的功力,尋繹資料四百余種,寫成《上海:從開發走向開放1368—1842》一書,考核精審,論點鮮明,新義迭出,堪稱力作。其不蹈前人窠臼,獨創新篇,補苴罅漏,張皇幽眇的精神,彌足欽佩。此書出版刊行,其意義當不止于椎輪大輅、踵事增華已也。
--馬伯煌--
本書是作者對前近代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的開發和成長做“全方位”考察、研究的結果。作者的視野寬闊,論述涉及農業、手工業、制鹽業和航運業,市場和物價、土地和賦役,商人、商人資本和商人會館公所,地主、農民和社會各階層以及城、鎮、市和居民人口等社會經濟各個方面在各個不同時期的變動情況。
作者在積累資料方面的功夫是十分扎實、深厚的。書中的論證,都是有史料為依據的。全書征引史料總數達416種,1389條次,作者特別重視對歷代地方志和地方人士的筆記、專著資料的運用,單是地方志即搜集了145種,占征引史料的35%,從中引用資料636條次,占45.78%。
--杜黎--
該書以商品經濟的演變作為全書的論述主線,按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邏輯次序,依次論述了明清時期上海地區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發展變化,商品流通的增長和市場的擴大,商人和商人資本的活躍,航運業與港口、碼頭的發展,城鎮的繁興與城鎮經濟功能的增長,財富的分配及社會各階層經濟生活的變動,明清時期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特點及其在全國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大辭典--信息
1368-1842-上海:從開發走向開放-(修訂版 ) 作者簡介
張忠民,1952年12月生,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市首批領軍人才,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經濟史學會古代史分會副會長。 主要研究領域:明清經濟史、上海經濟史,中國企業史和企業制度史。 主要學術著作:《前近代中國社會的商人資本與社會再生產》、《(上海)經濟歷史成長》、《艱難的變遷――近代中國公司制度研究》(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國有企業(1927~1949)》(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等。發表《和諧的努力與幻滅—略論近代中國的“鄉村建設運動”》(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二等獎),《略論戰后南京政府國有企業的國有股份減持》(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三等獎)、《江南地區的“口岸”變遷:公元750~1840年》、《十七至十九世紀海內外華人社會傳統“公司”的再考察》等百余篇學術論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