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西方的中國影像:1793-1949:山本讃七郎 南懷謙 沃特·喬治·恩斯特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149233
- 條形碼:9787546149233 ; 978-7-5461-4923-3
- 裝幀:157g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方的中國影像:1793-1949:山本讃七郎 南懷謙 沃特·喬治·恩斯特卷 本書特色
2014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歷史影像出版史上的巨制,規模空前,64冊大型圖集 1793—1949年間來華西方人士留下的兩萬幅記錄中國歷史的珍貴影像70%以上在大陸是首次出版歷史圖片數量龐大,時間跨度久遠,作者數量眾多迄今為止收錄來華西方人士有關中國題材的歷史影像數量*多、內容*新、裝幀*精美、印制水平*高的一套中國歷史影像庫。 本項目匯集1793年英國特使馬戛爾尼使華以來(此前有關中國的影像較少)到1949年以前西方來華的外交官、軍人、傳教士、探險家、專業記者等創作的有關中國的繪畫和照片以及西方報刊或在中國境內出版的西文報刊當時發表的有關中國的圖片資料。繪畫和照片的內容包括自然風光、宮殿民居建筑、生產生活場景、民族宗教社會習俗以及重要人物和歷史事件等。 本項目以繪畫者或攝影者為單元,按繪畫者或攝影者來華時間或作品產生時間先后排序,不以作者生年排序;西方報刊或在中國境內出版的西文報刊上的圖片,則以報刊為單元,以選用之首張圖片產生年代先后排序。每單元首列作者簡介或報刊簡介暨作者肖像(或缺),對作者的生平及來華活動作簡要介紹;每幅圖片都有簡要文字說明,主要介紹圖片記錄的事件、人物、地點、時間等內容。本項目收錄的圖片近兩萬幅,70%以上在大陸是首次出版。
西方的中國影像:1793-1949:山本讃七郎 南懷謙 沃特·喬治·恩斯特卷 內容簡介
《西方的中國影像(1793-1949):山本讚七郎 南懷謙 沃特·喬治·恩斯特卷》選錄自1793年英國特使馬戛爾尼使華到1949年以前約一個半世紀西方來華的外交官、軍人、傳教士、探險家、記者、商人等有關中國的繪畫或照片等,以及在此時期內西方報刊或在中國境內出版的西文報刊發表的有關中國的圖片資料。 《西方的中國影像(1793-1949):山本讚七郎 南懷謙 沃特·喬治·恩斯特卷》所謂的“西方”,不僅僅是指地理概念上的西方,更取社會與文化發展意義上的西方,故包含有近代較早接受西方文化、較早進入近代化社會階段的國家,如日本等。 《西方的中國影像(1793-1949):山本讚七郎 南懷謙 沃特·喬治·恩斯特卷》以繪畫者、攝影者、圖片收藏者或近代有關中國影像書籍的編輯者為單元分卷;西方報刊或在中國境內出版的西文報刊上的圖片資料,則以報刊名稱為單元分卷。同一作者(單元)作品數量較多者,可單獨成卷或分多卷;同一作者(單元)作品數量較少,不足以獨立成卷者,則由多個作者(單元)并作一卷。 《西方的中國影像(1793-1949):山本讚七郎 南懷謙 沃特·喬治·恩斯特卷》每單元首列作者簡介或報刊簡介。圖片以作品產生年代或發表年代先后排序:無時間標識者,則以時間段排序;拍攝時間、地點不明的,置于同一作者(單元)卷末。 每幅圖片作簡單說明,主要介紹圖片記錄的事件、人物、地點、時間等內容,不作牽強附會解釋,不作主觀隨意評價。拍攝時間、地點不明的,不作標注。 書中所涉地名紛繁瑣碎,中、外文地名通譯難度較大,個別音譯地名括附外文原名。圖片產生時行政區劃與現代行政區劃不同的,《西方的中國影像(1793-1949):山本讚七郎 南懷謙 沃特·喬治·恩斯特卷》原則上依據圖片的原始信息,沿用當時的行政區劃。而對歷史上變動頻繁的行政區劃,難以考證者,間以現代行政區劃為準。 山本讃七郎,1855年生于日本岡山縣,1882至1897年在東京開設照相館,其后來到中國,在北京東安門外霞公府路開設山本照相館,是*早在北京經營照相館的日本人。他曾被召入頤和園為西太后拍照,《清稗類鈔》曾記日本攝影師山本贊七郎應詔在頤和園為慈禧太后拍攝“簪花小像”之事。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時,他與小川一真、柴田常吉、深谷駒吉等人一起,隨軍拍攝紀錄了庚子事變實況。1906年,他將其所拍攝的紫禁城、萬壽山等皇家宮殿園林景象,編輯成《清國北京皇城寫真帖》,由東京制版所印刷出版。1910年前后,他還在天津開設了照相館分店。 沃特·喬治·恩斯特 (Walter, George Ernst,1892-1944?),瑞士人,原德國國家足球隊隊員,中文名萬保全。約于1911年至1930年間,來華傳教,主要活動于廣東梅縣一帶:1914-1921年間,出任梅縣樂育中學的第五任校長;1917年,發起組織了由樂育中學、梅州中學、東山中學、廣益中學等4所中學參加的梅縣歷史上第1屆中學運動會,并組織起草制訂了《梅縣中學足球聯合會臨時簡章》,這可能是中國*早以文字記載的現代足球規則。在華期間,沃特·喬治·恩斯特與中國師生打成一片,并拍攝了大量的反映梅縣等地風俗民情、醫院教會、生產生活的照片。他可能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德國國家軍人參加戰斗并戰死。 南懷謙(Leone Nani,1880-1935),意大利大天主教徒,南懷謙是他的中文名。1903年被任命為天主教神父,并被派往中國漢中教區,在中國傳教10年,期間拍攝了大量反映當時漢中地區社會、人文、風情、景物、傳教活動的照片,內容豐富,影像珍貴。第1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后,回國從事過醫生和教師等職業,1935年逝世。
西方的中國影像:1793-1949:山本讃七郎 南懷謙 沃特·喬治·恩斯特卷 作者簡介
卞修躍,1989年7月畢業于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國史專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同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部工作至今,1999年晉為副編審。2001年9月復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2004年6月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近代史資料》編輯以及抗日戰爭史、侵華日軍暴行史、中日戰爭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幾年著重從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損失問題等方面的課題研究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