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的中國高校學術期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40990
- 條形碼:9787513040990 ; 978-7-5130-4099-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數據時代的中國高校學術期刊 本書特色
近年來,伴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學術期刊的改革一再被提起。在頂層設計部門層層推進的同時,無數的學術期刊在體制未變的情況下進行了各方面的探索,包括中國高校系列網刊的制作出版、教育名刊名欄的推選以及學術期刊平臺的建立和完善等。《大數據時代的中國高校學術期刊》作者孫俊青、周小華就學術期刊的存在價值、改革愿景、改革途徑等內容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分類統計分析,就學術期刊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結合大數據時代學術期刊的轉型特點,提出中國學術期刊的未來發展,應該以數字化實現專業化、服務方向從整體滿足向個體定制轉變,適時組建高校學術期刊聯盟。
《大數據時代的中國高校學術期刊》為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面上項目“大數據時代的中國學術期刊轉型研究”(SQSM201411417004)的研究成果。
大數據時代的中國高校學術期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稿是北京市人才強教項目“中青年骨干項目”的結題報告。 書稿對我國高校學術期刊的歷時生態環境進行描述,分析目前情況下高校學術期刊的生存現狀,包括人員、經費等的投入情況,整體的運營情況(廣告、發行、出版等),所取得的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其次對學術期刊改革的政策進行梳理和分類比較,在整個改革過程中的促進和積極作用進行分析,尤其對已經進行體制和機制變革試點的學術期刊社進行深入剖析。對學術期刊的出版機制、政府與學術期刊關系、學術期刊的法律環境、學術期刊與市場的關系、數字化期刊優先出版等各種問題進行調研、歸納、分析和總結。
大數據時代的中國高校學術期刊 目錄
目錄
**章大數據時代的中國學術期刊現狀()
**節學術期刊的發展歷程()
高校學術期刊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學術期刊的生存現狀()
一、高校學術期刊的傳統生存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
二、高校學術期刊普遍加強了數字化學術平臺建設()
第三節學術期刊的改革探索()
一、專——謀求專業化發展()
二、特——謀求特色化發展()
三、大——謀求集約化發展()
四、強——謀求內涵式發展()
第四節學術期刊的數字化發展()
一、改變傳統的編輯工作方式,加強高校學術期刊的
網站開發和建設()
二、改變傳統的出版方式,加強數字化出版的探索和實踐()
三、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增強版權意識()
第五節中國臺灣地區學術期刊的發展歷程()
第二章大數據時代的中國高校學術期刊改革()
**節關于高校學術期刊的調查問卷()
一、問卷調查()
二、編輯部同行調查()
三、重點高校問卷調查數據()
四、普通高校的調查數據()
五、成人高校學術期刊調查情況()
第二節學術期刊改革的調查問卷分析()
一、關于學術期刊的改革目標()
二、高校學術期刊的改革展望()
第三節改革的頂層設計和逐步推進()
一、國家社科基金對學術期刊的資助()
二、關于報刊編輯部體制改革()
三、報刊編輯部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原則要求()
四、報刊編輯部體制改革的實施辦法()
五、科技期刊和學術期刊編輯部體制改革的實施辦法()
六、報刊編輯部體制改革的政策保障()
七、報刊編輯部體制改革的組織領導()
第四節學術期刊的自我革新和探索()
一、高校學報的專業性與綜合性分析()
二、關于高校學術期刊的改革探索()
第五節中國臺灣地區學術期刊的發展借鑒()
一、推動期刊專業化發展()
二、加強文獻使用的專業性定制()
三、切實落實期刊編委會的職能和作用()
四、開放性和國際化程度高()
五、青年學生參與辦刊()
第三章大數據時代的中國學術期刊轉型()
**節學術期刊面臨的發展機遇()
一、“大數據”將深刻地改變學術期刊的邊界()
二、中國學術期刊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三、“大數據”造就新意義上的中國學術期刊()
第二節學術期刊的數字化推進()
一、數字化傳播已成為學術期刊的發展趨勢()
二、學術期刊數字化面臨的挑戰()
三、扎實推進學術期刊數字化進程()
第三節新媒體形勢下學術期刊的轉型()
一、學術期刊的轉型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二、學術期刊新媒體公共平臺建設的模式探討()
三、著力推進學術期刊在學術共同體中的新媒體轉型()
第四節學術期刊數字化傳播新趨勢()
一、面對國際數字出版新趨勢,高校學報必須強化數字出版
意識()
二、高校學報必須在數字出版中延伸和發展傳統學報的
內容和品牌資源優勢()
三、強化高校學報編輯在數字出版中“矯正器”和
“學科導向人”的角色作用()
四、高校學報的數字化出版呼喚嶄新的網絡出版管理
體制和新型網絡出版人才()
第四章大數據時代的中國學術期刊發展()
**節以數字化實現專業化()
一、專業性學報的發展方向,是提升高校學報
學術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正視高校學報之間的差別,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學科
優勢,進一步細分和優化高校學報結構()
三、用數字出版將高校學報的內容結構化,實現讀者使用文獻
的專業性()
第二節從整體滿足到個體訂制()
一、新媒體學術期刊在面向用戶需求方面還處在模糊混沌
狀態()
二、通過用戶分析和信息資源整合,創造和滿足用戶的
個體需求()
三、建立與培育以用戶個體需求為導向的學術期刊與學術研究
協同創新平臺()
第三節組建高校學術期刊聯盟()
一、成立“全國高校學術期刊出版傳媒集團”是高校學術期刊
改革的路徑之一()
二、“傳媒集團”和集團內各編輯部的定位()
三、搭建數字出版平臺,實現高校學術期刊的全媒體出版()
四、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入職業經理人,實現高校學術
期刊集約化經營()
五、拓寬傳媒集團的融資渠道,促進傳媒集團走向
資本市場 ()
六、實現高校學術期刊整體轉型升級,增強高校
學術期刊出版傳播能力()
展開全部
大數據時代的中國高校學術期刊 作者簡介
孫俊青,1973年生,女,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編輯部副編審。在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出版行業從業13年,熟知高校學術期刊的運作和相關的政策、管理。共計發表了10余篇關于編輯出版方面的研究論文;參與了北京市教委的三個項目:《高校學報數字化學術平臺建設研究》《北京市和諧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體制改革探討》《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網絡平臺建設專項》;參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課題《文化產業政策研究》,并作為子課題《期刊產業政策研究》的主持人,有一定的調查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