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儀隴客家生態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64199
- 條形碼:9787010164199 ; 978-7-01-016419-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儀隴客家生態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在川東北的逶迤群山峻嶺中,生活著在明末清初從江河湖海遷徙而至的客家人,他們秉承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又不斷融合、創新著自己的文明。尤其是朱德故里——儀隴,是四川重要的客鄉,居住著32萬客家人,說客家話,習客家俗,居客家土樓,在多元文化視域中,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遭遇現代性沖擊的當下生態危機境遇中,客家人**的生產、生活習俗,文化傳承模式,可以為人們提供轉變生活觀念、改善生存方法、實現詩意棲居的借鑒。李仕華*的《儀隴客家生態文化研究》從客家文化的歷史淵源、客家人的遷徙歷史、客家兒女的生命華章、客家生態文化的形成、現實表現及特征(客家語言、生態生活、客家民居、客家民俗、客家藝術、客家節慶)、客家生態文化精神、面臨的困境、生態價值以及弘揚客家生態文化的途徑與措施等多角度、多方位對客家文化的生態價值進行解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帶一路戰略為客家文化的發掘發揚傳承提供了契機,而革命老區川東北為共和國提供了物質的、精神的營養,客家人的堅韌、勤勞、忠貞彰顯漢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尤其在遭遇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的今天,客家文化的生態意識已成為全人類寶貴的財富。
儀隴客家生態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在川東北的逶迤群山峻嶺中,生活著在明末清初從江河湖海遷徙而至的客家人,他們秉承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又不斷融合、創新著自己的文明。尤其是朱德故里——儀隴,是四川重要的客鄉,居住著32萬客家人,說客家話,習客家俗,居客家土樓,在多元文化視域中,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遭遇現代性沖擊的當下生態危機境遇中,客家人獨有的生產、生活習俗,文化傳承模式,可以為人們提供轉變生活觀念、改善生存方法、實現詩意棲居的借鑒。本書從客家文化的歷史淵源、客家人的遷徙歷史、客家兒女的生命華章、客家生態文化的形成、現實表現及特征(客家語言、生態生活、客家民居、客家民俗、客家藝術、客家節慶)、客家生態文化精神、面臨的困境、生態價值以及弘揚客家生態文化的途徑與措施等多角度、多方位對客家文化的生態價值進行解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帶一路戰略為客家文化的發掘發揚傳承提供了契機,而革命老區川東北為共和國提供了物質的、精神的營養,客家人的堅韌、勤勞、忠貞彰顯漢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尤其在遭遇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的今天,客家文化的生態意識已成為全人類寶貴的財富。
儀隴客家生態文化研究 目錄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