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評詁-(第十版)-(新世紀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34191
- 條形碼:9787513234191 ; 978-7-5132-341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健康評詁-(第十版)-(新世紀第三版) 本書特色
本教材是在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健康評估》的基礎上修訂編寫而成。隨著健康觀念和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為護理對象提供高質量的以人為中心的、以護理程序為指導的系統化整體護理已在國內廣為開展。護理程序始于健康評估,通過護士對護理對象因一種或多種健康問題或疾病產生的反應進行檢查和邏輯分析,得出結論并提出護理診斷,為進一步確立護理目標、制訂護理措施提供依據。此過程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必須由相應的課程來解決。 本教材編寫過程中十分注重教材與本課程目標和護理學科培養目標的一致性,全書從身體、心理、社會等方面全面闡述了健康評估的原理、方法和技能,體現了現代護理實踐以人為中心的要求,其立足點是培養學生從護理角度做出護理診斷及監測和判斷病情變化的能力,具有很強的護理學特征。
健康評詁-(第十版)-(新世紀第三版) 內容簡介
健康評估(health assessment)是研究診斷個體、家庭或社區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或生命過程的反應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方法的學科。它既論述疾病的臨床表現及其發生機制、個體對疾病的反應,又講解健康史采集、身體評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運用科學的臨床思維方法去識別健康問題及人體對它的反應。王瑞莉、文紅艷編著的《健康評估(供護理學專業用新世紀第3版)》供護理學專業使用,教學的目的在于了解個體在生命過程中的經歷,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復;尋找促進健康或增進*佳身體功能的有利因素;識別護理需要、臨床問題或護理診斷,作為選擇護理干預方案的基礎;評價治療和護理的效果。主要內容包括健康史采集、常見癥狀評估、身體評估、心理及社會狀況評估、實驗室檢查、器械檢查、影像學檢查、護理診斷和護理文書書寫等。
健康評詁-(第十版)-(新世紀第三版) 目錄
**章緒論 一、健康評估概述 二、健康評估的主要內容 三、健康評估的學習方法與要求 第二章健康史采集 **節健康史的主要內容 一、一般資料 二、主訴 三、現病史 四、既往史 五、用藥史 六、成長發展史 七、家族史 八、系統回顧 第二節健康史采集的方法 一、問診的目的 二、問診的方法 第三章常見癥狀評估 **節發熱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二節水腫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三節脫水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四節皮膚黏膜出血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五節疼痛 一、分類與發病機制 二、病因 三、臨床表現 四、護理評估 五、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六節咳嗽與咳痰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七節呼吸困難 一、病因 二、發病機制與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八節咯血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九節發紺 一、發病機制 二、病因與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十節心悸 一、發病機制 二、病因與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十一節惡心與嘔吐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十二節嘔血與黑便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十三節腹瀉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十四節便秘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十五節便血 一、病因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十六節黃疸 一、正常膽紅素代謝 二、病因與發病機制 三、臨床表現 四、護理評估 五、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十七節排尿異常 一、少尿和無尿 二、多尿 三、血尿 四、尿頻、尿急和尿痛 五、尿失禁 六、尿潴留 第十八節抽搐與驚厥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十九節意識障礙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 三、護理評估 四、相關護理診斷/合作性問題 第四章身體評估 **節身體評估的基本方法 一、視診 二、觸診 三、叩診 四、聽診 五、嗅診 第二節一般狀態評估 一、性別評估 二、年齡評估 三、生命征評估 四、發育與體型評估 五、營養狀態評估 六、意識狀態評估 七、面容與表情評估 八、體位評估 九、步態評估 第三節皮膚、淺表淋巴結評估 一、皮膚評估 二、淺表淋巴結評估 第四節頭部和頸部評估 一、頭部評估 二、頸部評估 第五節胸部評估 一、胸部的體表標志 二、胸壁、胸廓及乳房評估 三、肺和胸膜評估 四、心臟評估 第六節周圍血管評估 一、脈搏評估 二、血壓評估 三、周圍血管征評估 第七節腹部評估 一、腹部體表標志與分區 二、視診 三、聽診 四、叩診 五、觸診 第八節肛門、直腸和生殖器評估 一、肛門和直腸評估 二、生殖器評估 第九節脊柱與四肢評估 一、脊柱評估 二、四肢與關節評估 第十節神經系統評估 一、腦神經評估 二、感覺功能評估 三、運動功能評估 四、神經反射評估 五、自主神經功能評估 第五章心理、社會狀況評估 **節概述 一、心理、社會狀況評估的目的 二、心理、社會狀況評估的方法 第二節心理、社會狀況評估的內容 一、自我概念評估 二、認知評估 三、情緒與情感評估 四、個性評估 五、角色功能評估 六、壓力與壓力應對評估 七、家庭、文化、環境評估 第六章實驗室檢查 **節血液檢查 一、血液標本的采集和保存 二、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檢查 三、白細胞檢查 四、血小板檢查 五、網織紅細胞計數 六、紅細胞比容測定及紅細胞平均值參數 七、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測定 八、血細胞直方圖的臨床應用 九、紅細胞沉降率測定 十、溶血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 十一、血型鑒定與交叉配血試驗 第二節止血與凝血的實驗室檢查 一、血小板功能檢測 二、凝血和抗凝血功能檢測 三、纖維蛋白溶解功能測定 第三節尿液檢查 一、尿液標本的留取 二、一般性狀檢查 三、化學檢查 四、顯微鏡檢查 第四節糞便檢查 一、標本采集 二、一般性狀檢查 三、化學檢查 四、顯微鏡檢查 五、細菌學檢查 第五節痰液檢查 一、一般性狀檢查 二、顯微鏡檢查 三、細菌培養 第六節腦脊液檢查 一、一般性狀檢查 二、化學檢查 三、顯微鏡檢查 四、細菌學檢查 五、免疫學檢查 第七節漿膜腔積液檢查 一、一般性狀檢查 二、化學檢查 三、顯微鏡檢查 四、細菌學檢查 第八節肝臟功能檢查 一、蛋白質代謝檢查 二、膽紅素代謝檢查 三、血清總膽汁酸測定 四、血清酶學檢查 第九節腎臟功能檢查 一、腎小球功能檢查 二、腎小管功能檢查 第十節臨床常用生物化學檢查 一、血糖及其代謝物檢查 二、血清脂質及脂蛋白檢查 三、血清電解質檢查 四、血清鐵及其代謝物檢查 五、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檢查 第十一節臨床常用免疫學檢查 一、免疫球蛋白檢查 二、血清補體檢查 三、病毒性肝炎血清標志物檢查 四、感染免疫檢查 五、自身抗體檢查 六、腫瘤標志物檢查 第十二節血液氣體分析和酸堿平衡檢查 一、動脈血氧分壓測定 二、動脈血氧飽和度測定 三、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測定 四、碳酸氫鹽測定 五、緩沖堿測定 六、剩余堿測定 七、血液酸堿度測定 八、血漿二氧化碳結合力測定 九、血漿二氧化碳總量測定 十、陰離子間隙測定 第十三節內分泌功能檢查 一、甲狀腺功能檢查 二、腎上腺皮質功能檢查 三、生長激素測定 四、性激素檢查 第十四節生殖系統體液檢查 一、陰道分泌物檢查 二、精液檢查 三、前列腺液檢查 第七章器械檢查 **節心電圖檢查 一、心電圖基本知識 二、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和命名 三、心電圖的導聯體系 四、心電圖各波段的測量和正常值 五、常見異常心電圖 第二節多參數心電監護 一、多參數心電監護儀臨床應用 二、多參數心電監護操作程序 第三節肺功能檢查 一、通氣功能檢查 二、換氣功能檢查 三、小氣道功能檢查 第四節內鏡檢查 一、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二、下消化道內鏡檢查 三、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 第八章影像學檢查 第九章護理診斷 第十章護理文書書寫 健康評估常用名詞索引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健康評詁-(第十版)-(新世紀第三版) 作者簡介
王瑞莉
女,陜西中醫藥大學護理系主任。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護理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護理學會陜西分會理事,中華護理學會教育委員會專家庫成員,陜西省中醫藥學會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文紅艷 女,湖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教授。中國老年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動脈硬化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中西結合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