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環境侵權中侵害排除理論研究-以中日法比較為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4715
- 條形碼:9787516174715 ; 978-7-5161-7471-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侵權中侵害排除理論研究-以中日法比較為視角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中日兩國法律的比較研究,探究環境侵權中侵害排除的法理根據及要件。 首先,對于環境侵權中侵害排除的理論根據,本書提出了二元化根據, 即根據受侵害的利益是*權還是其他權益, 分別采取*權請求權和侵權請求權兩種根據。其次,對于侵害排除要件, 反對毫無限制的利益衡量,主張將環境利益分為*性環境權益、 一般性環境權益以及精神性環境權益,設置不同的要件。因此,本書認為, 立法論上應當支持現有關于侵害排除的立法,解釋論上將*權請求權與侵權 請求權的組合視作為侵害排除的依據。
環境侵權中侵害排除理論研究-以中日法比較為視角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中日兩國法律的比較研究,探究環境侵權中侵害排除的法理根據及要件。 首先,對于環境侵權中侵害排除的理論根據,本書提出了二元化根據, 即根據受侵害的利益是絕對權還是其他權益, 分別采取絕對權請求權和侵權請求權兩種根據。其次,對于侵害排除要件, 反對毫無限制的利益衡量,主張將環境利益分為絕對性環境權益、 一般性環境權益以及精神性環境權益,設置不同的要件。因此,本書認為, 立法論上應當支持現有關于侵害排除的立法,解釋論上將絕對權請求權與侵權 請求權的組合視作為侵害排除的依據。
環境侵權中侵害排除理論研究-以中日法比較為視角 目錄
一 中國環境民事訴訟中的侵害排除
二 中國法中環境侵害排除之概況
三 中日比較的意義
四 本書構成
**章 中國《侵權責任法》與環境責任
**節 中國民法的動向與《侵權責任法》的制定
一 民法的動向
二 2009年《侵權責任法》的特色
第二節 2009年《侵權責任法》與環境侵權責任
一 導論
二 因果關系證明
三 違法性要件之要否
四 侵害排除
第三節 小結
第二章 日本環境民事責任中的侵害排除論
**節 日本侵害排除根據論之概況
一 一元說及其不足
二 (廣義)侵權行為說及其不足
三 二元說的抬頭
第二節 日本環境侵害排除根據論的到達點——二元說
一 澤井說與大塚說概要
二 兩說的異同
第三節 其他重要學說
一 淡路說
二 吉田說
三 根本說
第四節 從要件論看根據論
一 導論
二 侵害排除要件論相關學說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日本環境侵害排除判例的動向
**節 導論
第二節 判例分析
一 大氣污染
二 水質污染(以廢棄物處理場為中心)
三 噪聲和振動
四 日照通風妨害
五 景觀眺望
六 忌諱設施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中國環境侵權中的“侵害排除論”
**節 日本法的啟示與中國法研究的課題
第二節 中國民法中的侵害排除請求權
一 立法譜系
二 中國民法中侵害排除的位置
三 小結
第三節 中國環境法中的侵害排除論
一 立法現狀
二 侵害排除請求權的法律性質
三 要件論
四 裁判實務的動向
第五章 環境侵害排除論之再構成
**節 環境侵害排除論之中日比較
一 侵害排除的法理根據·法律性質論
二 要件論
第二節 中國法的應有之義
一 立法論
二 解釋論
第三節 結語
后記
環境侵權中侵害排除理論研究-以中日法比較為視角 作者簡介
張挺,1984年出生于浙江省象山縣。2009年至2012年公派至日本立命館大學法學研究科留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現為杭州師范大學沈鈞儒法學院專任講師。在《立命館法學》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以及翻譯作品若干,主持省級課題2項。目前研究方向為侵權法和環境法。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