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訂詩經楚辭(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52769
- 條形碼:9787550252769 ; 978-7-5502-5276-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線訂詩經楚辭(新) 本書特色
《詩經》與《楚辭》都是古代詩歌集,中國古代文學的兩極,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巔峰。《詩經》是我國古代**部詩歌總集,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詩經》“以少總多,情貌無遺”,對我國歷史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極其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線訂詩經楚辭(新) 內容簡介
時至今日,文物古籍已成稀世之寶,多被束之高閣,藏于各大圖書館、博物館之中。隨著科技的進步,通過高超的影印技術可以把古籍準確地還原出來,讓人思接千載,神游萬仞。但令廣大讀者遺憾的是,面對這些艱澀的辭句,真能入乎其中、探驪得珠者,為數甚少。而境外諸邦,咸稱中國傳統文化,尊奉其為修身真理,治世良策。有鑒于此,新排古籍應運而生。這種融古今于一體的出版方式,真正適應了大眾讀者的需求。它采用了線裝的形式,加入現代人的闡釋和解讀,使這些曾閃現在歷史長河中鮮為人知的思想火花,呈現出絢麗的光芒,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文化在海內外的傳播和發展。
線訂詩經楚辭(新) 目錄
冊 一詩 經國 風周 南 〇〇三關 雎 〇〇三葛 覃 〇〇五卷 耳 〇〇六樛 木 〇〇八螽 斯 〇〇八桃 夭 〇〇九兔 罝 〇一一芣 苢 〇一二漢 廣 〇一二汝 墳 〇一四麟之趾 〇一五召 南 〇一七鵲 巢 〇一七采 蘩 〇一八草 蟲 〇一九采 蘋 〇二〇甘 棠 〇二一行 露 〇二二羔 羊 〇二三殷其雷 〇二四摽有梅 〇二五小 星 〇二六江有汜 〇二七野有死麇 〇二八何彼(衤+農)矣 〇二九騶 虞 〇三〇邶 風 〇三一柏 舟 〇三一綠 衣 〇三三燕 燕 〇三四日 月 〇三五終 風 〇三七擊 鼓 〇三八凱 風 〇三九雄 雉 〇四〇匏有苦葉 〇四一谷 風 〇四二式 微 〇四五旄 丘 〇四五簡 兮 〇四六泉 水 〇四八北 門 〇四九北 風 〇五〇靜 女 〇五一新 臺 〇五二二子乘舟 〇五三鄘 風 〇五四柏 舟 〇五四墻有茨 〇五五君子偕老 〇五六桑 中 〇五八鶉之奔奔 〇五九定之方中 〇五九蝃 (蟲+東) 〇六二相 鼠 〇六三干 旄 〇六三載 馳 〇六四衛 風 〇六六淇 奧 〇六六考 槃 〇六八碩 人 〇六九氓 〇七〇竹 竿 〇七三芄 蘭 〇七三河 廣 〇七五伯 兮 〇七五有 狐 〇七六木 瓜 〇七八王 風 〇七八黍 離 〇七八君子于役 〇八〇君子陽陽 〇八一揚之水 〇八一中谷有蓷 〇八三兔 爰 〇八四葛 藟 〇八五采 葛 〇八六大 車 〇八六丘中有麻 〇八七鄭 風 〇八八緇 衣 〇八八將仲子 〇八九叔于田 〇九〇大叔于田 〇九二清 人 〇九三羔 裘 〇九四遵大路 〇九五女曰雞鳴 〇九六有女同車 〇九八山有扶蘇 〇九八籜 兮 〇九九狡 童 一〇〇褰 裳 一〇〇豐 一〇一東門之(土+單) 一〇二風 雨 一〇三子 衿 一〇四揚之水 一〇五出其東門 一〇六野有蔓草 一〇七溱 洧 一〇七齊 風 一〇八雞 鳴 一〇八還 一〇九著 一一一東方之日 一一一東方未明 一一二南 山 一一三甫 田 一一五盧 令 一一六敝 笱 一一六載 驅 一一七魏 風 一一八葛 屨 一一八汾沮洳 一一九園有桃 一二〇陟 岵 一二二十畝之間 一二三伐 檀 一二三碩 鼠 一二五唐 風 一二七蟋 蟀 一二七山有樞 一二八揚之水 一二九椒 聊 一三〇綢 繆 一三二杕 杜 一三三羔 裘 一三四鴇 羽 一三五無 衣 一三六有杕之杜 一三七葛 生 一三八采 苓 一三九秦 風 一四〇車 鄰 一四〇駟 (馬+(鐵去掉釒)) 一四一小 戎 一四二蒹 葭 一四三冊 二終 南 一四七黃 鳥 一四八晨 風 一四九無 衣 一五〇渭 陽 一五一權 輿 一五二陳 風 一五三宛 丘 一五三東門之枌 一五四衡 門 一五五東門之池 一五六東門之楊 一五七墓 門 一五七防有鵲巢 一五八月 出 一五九株 林 一六〇澤 陂 一六一檜 風 一六三羔 裘 一六三素 冠 一六三隰有萇楚 一六四匪 風 一六六曹 風 一六七蜉 蝣 一六七候 人 一六八鸤 鳩 一六九下 泉 一七〇豳 風 一七一七 月 一七一鴟 鸮 一七五東 山 一七七破 斧 一七九伐 柯 一八一九 罭 一八一狼 跋 一八二雅小 雅 一八四鹿 鳴 一八四四 牡 一八六皇皇者華 一八七常 棣 一八八伐 木 一九〇天 保 一九一采 薇 一九三出 車 一九五杕 杜 一九七魚 麗 一九八南有嘉魚 一九九南山有臺 二〇〇蓼 蕭 二〇一湛 露 二〇二彤 弓 二〇三菁菁者莪 二〇四六 月 二〇五采 芑 二〇七車 攻 二〇九吉 日 二一〇鴻 雁 二一二庭 燎 二一三沔 水 二一四鶴 鳴 二一五祈 父 二一六白 駒 二一七黃 鳥 二一八我行其野 二一九斯 干 二二〇無 羊 二二二節南山 二二三正 月 二二七十月之交 二三〇雨無正 二三二小 旻 二三四小 宛 二三六小 弁 二三八巧 言 二四〇何人斯 二四二巷 伯 二四四谷 風 二四五蓼 莪 二四六大 東 二四八四 月 二五〇北 山 二五一無將大車 二五三小 明 二五四鼓 鐘 二五六楚 茨 二五七信南山 二六〇甫 田 二六一大 田 二六三瞻彼洛矣 二六五裳裳者華 二六五桑 扈 二六六鴛 鴦 二六七頍 弁 二六八車 轄 二七〇青 蠅 二七二賓之初筵 二七二魚 藻 二七五采 菽 二七五角 弓 二七七菀 柳 二七九都人士 二八〇采 綠 二八一黍 苗 二八三隰 桑 二八四白 華 二八五綿 蠻 二八六瓠 葉 二八七漸漸之石 二八九苕之華 二九〇何草不黃 二九一大 雅 二九二文 王 二九二大 明 二九四綿 二九六棫 樸 二九九旱 麓 三〇〇思 齊 三〇一皇 矣 三〇三靈 臺 三〇六下 武 三〇八文王有聲 三〇九生 民 三一〇冊 三行 葦 三一三既 醉 三一四鳧 鹥 三一六假 樂 三一七公 劉 三一八泂 酌 三二〇卷 阿 三二一民 勞 三二三板 三二五蕩 三二八抑 三三〇桑 柔 三三四云 漢 三三七崧 高 三三九烝 民 三四二韓 奕 三四四江 漢 三四六常 武 三四九瞻 卬 三五〇召 旻 三五三頌周 頌 三五五清 廟 三五五維天之命 三五五維 清 三五六烈 文 三五七天 作 三五七昊天有成命 三五九我 將 三五九時 邁 三六〇執 競 三六一思 文 三六二臣 工 三六二噫 嘻 三六三豐 年 三六四振 鷺 三六五有 瞽 三六六潛 三六七雍 三六七載 見 三六八有 客 三六九武 三七〇閔予小子 三七〇訪 落 三七一敬 之 三七二小 毖 三七三載 芟 三七四良 耜 三七五絲 衣 三七六酌 三七七桓 三七七賚 三七八般 三七九魯 頌 三七九駉 三七九有 駜 三八一泮 水 三八二閟 宮 三八四商 頌 三八八那 三八八烈 祖 三八九玄 鳥 三九〇長 發 三九一殷 武 三九三楚 辭離 騷九 歌 四三七東皇太一 四三八云中君 四四一湘 君 四四二湘夫人 四四六大司命 四四九少司命 四五二東 君 四五五河 伯 四五八山 鬼 四五九國 殤 四六二禮 魂 四六五九 章 四六六惜 誦 四六六涉 江 四七二冊 四哀 郢 四七九抽 思 四八五懷 沙 四九一思美人 四九七惜往日 五〇一橘 頌 五〇八悲回風 五一一天 問 五二〇遠 游 五五三卜 居 五六七漁 父 五七二招 魂 五七四大 招 五九四九 辯 六〇七吊屈原 六二七惜 誓 六三一哀時命 六三七
展開全部
線訂詩經楚辭(新) 作者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
屈原(約前342—前278),名正則,字靈均,一名平,字原。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他創造的“楚辭”,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