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債務-如何走出高杠桿陷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63890
- 條形碼:9787508663890 ; 978-7-5086-6389-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債務-如何走出高杠桿陷阱 本書特色
當前,“中國債務”和“杠桿率過高”是世界關注的命題,也是國內經濟學界的“世紀之辯”。“去杠桿”已被列為“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內容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的五大核心任務之一。如何“去杠桿”才能讓中國經濟平穩過渡到新常態,是關系到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的大問題。 《中國債務:如何走出高杠桿陷阱》由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作序,由國家金融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主任、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教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女士,以及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中金公司原董事長李劍閣先生提供權威論述,全景解讀了中國債務問題,在國際經驗和中國現實的基礎上,從發展中做強經濟實力與償債能力、變債務融資為股權融資、優化減輕債務負擔等多個角度,全面系統地剖析了中國經濟去杠桿之道。全書包括四篇內容:**篇,將中國的杠桿和債務狀況進行分析和國際比較,并對部分國家和地區去杠桿的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第二篇,以發展中去杠桿為主線,針對增長中股權去杠桿、長錢去杠桿等進行闡述;第三篇,從債務優化角度出發,針對貸轉債和債轉優先股進行闡述;第四篇,對去杠桿的供給側改革基礎和去杠桿的度的問題進行分析。 《中國債務:如何走出高杠桿陷阱》對中國高杠桿問題的剖析和探索,能夠為中國債務避免高杠桿陷阱起到系統性的啟示作用,從而引發更多專家和決策者進行思考和實踐,為中國經濟應對新常態的新挑戰發揮時代的意義。
中國債務-如何走出高杠桿陷阱 內容簡介
1. 本書主題切合當前中國經濟金融熱點話題:當前,“中國債務”和“杠桿率過高”是世界關注的命題,也是國內經濟學界的“世紀之辯”,已被列為“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內容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的五大核心任務之一。如何“去杠桿”才能讓中國經濟平穩過渡到新常態,是關系到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的大問題。本書針對這一問題,全景解讀中國債務問題,深度剖析中國經濟去杠桿之道。 2. 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作序,高度評價本書對解決中國高杠桿問題所具有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3. 國家金融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主任、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教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女士,以及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中金公司原董事長李劍閣先生,在本書中有針對性地做了權威的論述。 4.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重陽投資合伙人、總裁王慶,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建輝等人權威推薦。
中國債務-如何走出高杠桿陷阱 目錄
中國債務-如何走出高杠桿陷阱 相關資料
賈 康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秘書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 合理的融資和債務安排為經濟建設與發展所不可或缺,是助力和加速經濟崛起的催化劑。不過,過重的債務負擔也可能成為影響發展可持續性的不穩定因素,甚至演變為風險、危機和阻力。目前中國的債務負擔總體上需要去杠桿優化,《中國債務:如何走出高杠桿陷阱》一書,全面系統地探索了中國的去杠桿道路,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值得理論界、實際工作部門和決策部門思考與借鑒。 王 慶 重陽投資合伙人、總裁,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 當問題被重視時往往就有了解決的可能性。企業債務高企而形成的高杠桿現象是一個國際性難題,《中國債務:如何走出高杠桿陷阱》一書從發展中去杠桿、股權去杠桿、優化債權融資等方面綜合探求中國非金融企業部門的去杠桿路徑,恰逢其時,開啟了中國式降杠桿的解決之路。 黃劍輝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副秘書長 《中國債務:如何走出高杠桿陷阱》一書立足全球視野,敏銳、系統、清晰地分析了當前制約和影響中國經濟健康發展與金融風險有效管控的重大問題——企業債務沉重、杠桿高企,并明確提出新供給創造新增長是去杠桿的根本、去杠桿應在發展中實現、通過債務優化助力去杠桿,具有時代性、針對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
中國債務-如何走出高杠桿陷阱 作者簡介
姚余棟 姚余棟,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并任中國金融會計協會副會長、清華大學財稅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與金融發展研究(包括互聯網金融)。出版或編著過《共享金融》等多部著作。 金海年 清華大學物理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MBA、中央黨校經濟學博士。現任諾亞(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委會副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MBA企業導師。曾就職于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中信集團、中科院、Sapiens、九城集團等機構,掛職于統計局。在經濟、金融、財政、互聯網及信息科技等領域積累了20多年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在《經濟日報》《中國證券報》《財政研究》等權威媒體發表過多項研究成果和專業文獻,出版過《制度紅利:制度對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影響》等多部著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