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逼出來的改革-東平土地股份合作與鄉村治理的實踐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9482
- 條形碼:9787516179482 ; 978-7-5161-7948-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逼出來的改革-東平土地股份合作與鄉村治理的實踐探索 本書特色
山東省東平縣地處魯西南,東望泰山,西瀕黃河,南望孔孟故里,北臨省會濟南。總面積1343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街道),716個村(居),耕地102萬畝,總人口80萬人。東平是農業大縣,同時還是欠發達縣,是農業“弱縣”,“三農”問題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2008年《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更加堅定了東平縣通過土地流轉解決發展問題的信心。以此為契機,東平縣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正式啟動。本書是對東平近年來經驗的總結。
逼出來的改革-東平土地股份合作與鄉村治理的實踐探索 內容簡介
山東省東平縣地處魯西南,東望泰山,西瀕黃河,南望孔孟故里,北臨省會濟南。總面積1343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街道),716個村(居),耕地102萬畝,總人口80萬人。東平是農業大縣,同時還是欠發達縣,是農業“弱縣”,“三農”問題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2008年《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更加堅定了東平縣通過土地流轉解決發展問題的信心。以此為契機,東平縣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正式啟動。本書是對東平近年來經驗的總結。
逼出來的改革-東平土地股份合作與鄉村治理的實踐探索 目錄
前言
**章動因:農業農村發展與鄉村治理的困惑
一農業經營乏力:細碎化的土地與產業化的困境
(一)“公平”原則下的土地碎片
(二)低效閑置的土地浪費
(三)農業服務體系的缺位
(四)游離分散的經營方式
二農民增收困難:沉睡的資本與產權的缺失
(一)土地依賴的逆襲
(二)農民放不下的“田產”
(三)資本下鄉的“困頓”
(四)土地流轉的“死結”
(五)產權是個繞不過的“坎”序
前言
**章動因:農業農村發展與鄉村治理的困惑
一農業經營乏力:細碎化的土地與產業化的困境
(一)“公平”原則下的土地碎片
(二)低效閑置的土地浪費
(三)農業服務體系的缺位
(四)游離分散的經營方式
二農民增收困難:沉睡的資本與產權的缺失
(一)土地依賴的逆襲
(二)農民放不下的“田產”
(三)資本下鄉的“困頓”
(四)土地流轉的“死結”
(五)產權是個繞不過的“坎”
三村級無錢辦事:集體的空殼與治理的無奈
(一)集體經濟的薄弱
(二)公共服務的缺失
(三)基層組織的虛置
(四)農村治理結構的重構
四城鎮化動力不足:農民進城的現實之需與后顧之憂
(一)新生代農民的渴望
(二)離鄉進城的藩籬
(三)農民進城的“雞肋”
(四)城鄉之間的糾結
五“三農”問題的拐點:困境突圍的新曙光
第二章實踐:土地股份合作與集體經濟有效實現
一村級整合:后口頭村的土地股份合作
(一)后口頭村落后:歷史變遷與現實困境
(二)后口頭村土地股份合作的崛起
(三)土地股份合作中的村級整合
(四)土地股份合作的治理績效與新情況
(五)案例小結
二能人帶動:安村的土地股份合作
(一)安村不安:村莊治理的困境
(二)安村土地股份合作的崛起
(三)土地股份合作中的能人帶動
(四)土地股份合作的治理績效及新情況
(五)案例小結
三政府支持:孟莊的土地股份合作
(一)孟莊無夢:治理困境
(二)土地股份合作的崛起
(三)土地股份合作崛起中的政府支持
(四)土地股份合作的治理績效與新情況
(五)案例小結
四農民主體:南堂子村的土地股份合作
(一)南堂子難題:治理困境
(二)土地股份合作的崛起
(三)土地股份合作崛起中的農民主體
(四)土地股份合作的治理績效及新情況
(五)案例小結
五利益協調:周林村的土地股份合作
(一)周林不寧:治理困境
(二)土地股份合作崛起中的利益協調
(三)土地股份合作的治理績效及新情況
(四)案例小結
六管理創新:西溝流村的土地股份合作
(一)西溝流放任:治理困境
(二)土地股份合作的崛起
(三)土地股份合作崛起中的管理創新
(四)土地股份合作的治理績效和新情況
(五)案例小結
第三章探索:集體經濟重塑與社會治理轉型
一東平土地股份合作與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
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建設全國農村改革試驗示范區
三實施農村綜合產權改革創新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四推行土地股份合作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五推進農民股份合作激活農村發展要素
六深化土地股份合作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七深化產權制度改革激發農業農村活力
八東平縣積極探索后發農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新路子
九以錢生錢:政策性資金股份運作之路——基于山東省東平縣的調查與啟示
十向著幸福前進:第三種養老模式的新探索——基于山東省東平縣幸福院養老的調查與思考
十一“空巢”變“暖巢”:幸福院養老運行機制探索——山東省東平縣“村居養老”新模式的主要做法
第四章績效:專家眼中的“東平樣本”
一土地股份合作中西部大有可為
二確權·管理·賦能: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的實踐探索
三土地股份合作帶動鄉村治理轉型
四集體經濟有效實現的“東平樣本”
五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實踐評價
六東平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若干制度啟示
七股份合作:農村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
八東平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實踐
九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探索
十成功的改革往往緣于基層動力
十一東平土地股改實現農民集體雙增收
第五章反響:媒體視角下的“東平探索”
一《半月談》“邊角經濟”走出強村之路
二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專家認為:土地股份合作社是一個好辦法
三新華社《內部參考》山東東平“新土改”激活集體經濟需防范風險
四《新華網》山東東平:土地股份合作社助農民增收
五《人民日報》種好股份的田畫好集體的“圓”
六人民日報《內參》土地股份合作社打破“統分”困境
——山東省東平縣發展現代集體經濟調查
七《人民論壇網》中國治理創新100佳經驗成果在京公布
八《農民日報》畫好土地流轉的圓點亮鄉村前行的燈
——山東省東平縣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探析
九《農民日報》農民怎樣參與市場?
——以東平農村為樣本的土地股份合作探討
十《中國青年報》東平“土改”
十一《光明網》專家學者研討土地股份合作與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
十二《光明網》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徐勇教授談東平農村改革
十三《中國新聞網》專家指山東“東平樣本”破農村集體經濟諸多難題
十四《中國縣城經濟報》以地養農以社興農以業富農
——山東省東平縣讓土地真正“活”起來的有益嘗試
十五《中國經濟導報》山東東平:試水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十六《金融時報》為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新活力
——山東東平盤活農村產權資源側記
十七《香港文匯報》山東東平試點土地股份合作
——破解集體經濟難題農民收入大增
十八《南方農村報》山東東平達成今年首筆農村產權交易
十九《南方農村報》土地人股經營分享增值收益
二十《南方農村報》習近平定調農村土改山東東平土地人股受關注
——山東東平縣以土地產權為突破口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探索引國內三農專家關注
二十一《大眾日報》如何讓“土地人股”走得更遠
——東平縣2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新探索
二十二《大眾日報》山東省首家縣級農村產權交易所東平成立
二十三《大眾日報》一個村莊的土地股份合作樣本
——“沒有產業就不是真正的合作社”
二十四《大眾日報》土地股份經營的東平實踐
二十五《大眾日報》“東平模式”獲評地方政府改革創新成果
——土地股份合作重構集體經濟
二十六《大眾日報》泰安東平土地股份合作走出“四種模式”破解農業發展困境
二十七《大眾日報·經濟導報》合作社37家人股土地3萬多畝東平產權變法轉活土地
二十八《大眾日報·農村大眾》土地股份合作的東平實踐之一:土地為基礎設施資金均可入股
二十九《大眾日報·農村大眾》土地股份合作的東平實踐之二:土地股份合作社個個都有產業支撐
三十《大眾日報·農村大眾》土地股份合作的東平實踐之三:能人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引路人
三十一《支部生活》東平:用市場之手激活農村發展要素
三十二《泰山網》東平:土地入股農民入“主”
三十三《泰山網》泰安東平:“破冰”農村產權制度撬動農村改革
三十四《泰山網》泰安市東平縣土地股份合作“東平模式”走向全國
三十五《泰安日報》土地股份合作激活集體經濟
——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的“東平模式”
后記信息
逼出來的改革-東平土地股份合作與鄉村治理的實踐探索 作者簡介
趙德建,山東農業大學畢業,并留校任教,2008年起,到山東東平縣工作,先后任縣長、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