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64557
- 條形碼:9787010164557 ; 978-7-01-016455-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5-2016-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 本書特色
為*好地把握我國it產業發展情況,使it產業研究*加體系化,李穎編*的《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2015-2016)》嘗試構建it產業評價體系,對it產業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估。it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輻射、賦能、帶動能力,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it產業的評價,不僅要從供給的角度(也就是it產業本身),還要從需求的角度(也就是it產業對其他產業的影響)進行。基于此,我們從產業表現、產業創新、產業環境和產業輻射四個方面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框架,在對國內外主要機構有關的產業評價方法進行了比較后,采納世界經濟論壇的競爭力評價方法,將it產業發展分為要素驅動、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三個階段,并根據所處的不同階段對各個評價指標賦予相應的權重。評價體系中各項指標的數據均來源于公開渠道,主要是國際組織、國家統計部門和知名研究機構的數據庫、報告。
2015-2016-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 內容簡介
為更好地把握我國IT產業發展情況,使IT產業研究更加體系化,本書嘗試構建IT產業評價體系,對IT產業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估。IT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輻射、賦能、帶動能力,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IT產業的評價,不僅要從供給的角度(也就是IT產業本身),還要從需求的角度(也就是IT產業對其他產業的影響)進行。基于此,我們從產業表現、產業創新、產業環境和產業輻射四個方面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框架,在對國內外主要機構有關的產業評價方法進行了比較后,采納世界經濟論壇的競爭力評價方法,將IT產業發展分為要素驅動、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三個階段,并根據所處的不同階段對各個評價指標賦予相應的權重。評價體系中各項指標的數據均來源于公開渠道,主要是國際組織、國家統計部門和知名研究機構的數據庫、報告。
2015-2016-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 目錄
前言序一序二序三**部分 綜述篇**章 全球it產業發展特點 一 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it支出規模增速下降 二 it產業規模增長趨緩,新興技術備受關注 三 信息經濟正在崛起,數據成為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元素 四 企業競爭與戰略合作升溫,bat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崛起 五 主要國家和地區深化信息經濟布局第二章 中國it產業發展評價 一 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 二 互聯網成為新發展引擎 三 骨干企業創新能力增強 四 產業環境持續優化向好 五 it對經濟社會作用加大第三章 20ⅱ6年及未來中國ⅱt發展展望 一 it產業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二 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重構 三 智能科技開啟嶄新時代 四 產業互聯迎來發展春天 五 制造業服務業加速融合第二部分 重點領域篇第四章 集成電路開啟產業發展“新十年” 一 國家政策提振產業信心,集成電路銷售規模迎來大幅增長 二 28納米集成電路規模量產,國產集成電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三 產業投資與并購成為驅動集成電路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推力第五章 安全可信己成為基礎軟件發展的助推器 一 國產基礎軟件發展取得新進展 二 國產基礎軟件廠商加大合作力度 三 國外廠商免費策略帶來新的挑戰 四 安全可信成為基礎軟件發展助推器第六章 網絡安全威脅倒逼產業加速發展 一 網絡安全攸關國家安全,新型網絡安全觀成為國家戰略共識 二 網絡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網絡安全事件頻發 三 潛在市場空間巨大,產業發展喜憂參半 四 國家重視網絡安全技術基礎研發,企業技術攻關和創新緊跟發展趨勢 五 網絡安全企業迅速發展,相關資本市場空前活躍第七章 物聯網產業發展迎來重要機遇期 一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產業迎來重要機遇期 二 技術標準建設取得新成就,國家物聯網標準體系逐步形成 三 四大產業集聚區發展格局確立,產業鏈基本完善 四 國內科技巨頭積極布局物聯網,紛紛推出物聯網發展戰略第八章 移動互聯全面滲透社會生活領域 一 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速放緩,4g用戶顯著增加 二 中國智能手機全球占比再創新高,競爭格局趨于白熱化 三 智能硬件成移動互聯領域新人口,以bat為代表的企業紛紛布局 四 移動互聯日益深入社會生活各領域,新應用新模式不斷涌現 五 移動互聯網并購熱潮不減,垂直行業壟斷趨勢增強 六 4g網絡加速普及,5g網絡展開部署第九章 云計算已成為新的信息基礎設施 一 云計算已成為新的信息基礎設施,助力“互聯網 ”和創業創新 二 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創新活力充分釋放 三 生態體系基本建立,競爭格局成三足鼎立之勢 四 標準建設加快,云安全成為云計算應用關注重點 五 軟件定義是實現云計算管理的重要途徑第十章 互聯網金融開始從野蠻生產走向理性發展 一 交易規模和用戶規模達到新高點,主要業態基本形成 二 政策規則逐漸清晰,行業等待監管細則出臺 三 互聯網巨頭全面布局,行業整合和淘汰加速 四 移動支付表現搶眼,互聯網保險異軍突起 五 p2p和眾籌頻現跑路潮,行業亂象集中爆發 六 社會資金對互聯網金融熱情不減,投資并購活動增多 七 行業將走向規范發展,“五化”成重要發展趨勢第十一章 電子商務借力政策實現量質雙升 一 電子商務規模逆勢增長,移動端方興未艾 二 工業電子商務發展迅速,行業和區域特點明顯 三 跨境電子商務增長迅猛,試點示范建設效果顯著 四 政府積極推動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加強電子商務行業環境建設第十二章 人工智能加速進入新一輪繁榮期 一 基礎技術取得突破,人工智能發展步人新階段 二 技術突破助推產業升級,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 三 it巨頭以智能語音為切人,逐漸向人工智能邁進 四 新產品及應用不斷涌現,并逐漸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第十三章 智慧城市建設處于探索試點階段 一 智慧城市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趨勢,納入國家規劃布局 二 智慧城市建設處于探索試點階段,建設運營模式逐步清晰 三 以“互聯網 ”城市服務作為新人口,it企業布局智慧城市服務平臺 四 數據流動將成為智慧城市的“血液”,信息資源樞紐建設亟待推進第三部分 專題篇第十四章 生產性服務業加速制造業高端化 一 國家高度重視生產性服務業,突出強調支撐制造業發展 二 it與制造過程融合發展,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持續變革 三 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生產性服務業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 四 生產性服務業成為提質增效重要驅動力和部分區域的主導產業第十五章 “互聯網 ”激發各領域創新活力 一 “互聯網 ”讓互聯網從工具發展為基礎設施 二 “互聯網 ”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成主要方向 三 “互聯網 ”服務業全面發展,分享經濟成為熱點 四 “互聯網 ”助力農村精準扶貧,促進落后地區發展 五 “互聯網 ”優化政府服務方式,打造服務型政府 六 “互聯網 ”促進商業模式升級,bat全方位布局第十六章 大數據落地多領域實現較好應用 一 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 二 我國大數據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但距離生態圈建設仍有較大差距 三 大數據領域投融資活躍,尤其集中于應用環節 四 大數據概念炒作進入尾聲,大數據技術在多領域推進應用 五 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仍面臨諸多制約第十七章 2015年十大熱點事件 一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加快構建網絡安全命運共同體 二 “互聯網 ”行動指導意見出臺,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 三 “十三五”規劃加速網絡強國戰略和大數據戰略實施 四 互聯網金融發展指導意見出臺,構建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 五 網絡約車新規征求意見稿出臺,引導網絡約車健康發展 六 滴滴快的合并掀起中國互聯網巨頭資本整合熱潮 七 《中國制造2025》發布,it助力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 八 網絡空間安全上升為一級學科,加速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儲備 九 我國4c用戶數突破3億大關,已開始布局5g技術 十 百度發布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汽車迎來發展熱潮附錄 附錄1:it產業發展評價模型 附錄2:2015年中國it企業:ipo情況后記
展開全部
2015-2016-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 作者簡介
李穎,女,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金融管理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所長兼計算機世界傳媒集團董事長,IT經理世界雜志社社長,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中心主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副皖長,兼北京賽迪傳媒投資股份公司董事長、賽迪影視總裁、賽迪網CEO,中國計算機報社、通信產業報社、中國計算機用戶雜志社、數字時代期刊社及和諧之旅雜志社社長等職務。主要社會兼職:數字中國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副會長、新聞出版總署教育培訓中心兼職教授、北京大學公共經濟管理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等。曾獲國務皖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并獲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優秀女領導干部”、新聞出版總署“全國報業先進經營管理工作者”、“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全國巾幗建功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