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憶林西——獻給向綠色生態追夢的前輩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08605
- 條形碼:9787218108605 ; 978-7-218-10860-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憶林西——獻給向綠色生態追夢的前輩 本書特色
廣州原副市長林西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園林學家,他曾擔任中國園林學會顧問、廣東園林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在任期間是廣州市城市園林建設方面的卓越領導者。他倡導成立園林綠化管理機構和學術組織,推動城市綠化的可持續發展,鼓勵建筑師設計創作,成就嶺南建筑和園林相融合的傳世之作,重視培養園林技術人才,為有識之士提供展示才華空間,關心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科學規劃城市園林綠化未來。謝宇新、陳小鵬、林和平、林民主編的《憶林西--獻給向綠色生態追夢的前輩(紀念林西百年誕辰)》內容包括戰友、同志、晚輩、后人懷念林西的文章,林西的部分講話稿、發言稿及論文。
憶林西——獻給向綠色生態追夢的前輩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戰友、同志、晚輩、后人懷念林西的文章, 林西的部分講話稿、發言稿及論文。共分四部分: 征途足音 ; 灼灼遺珠 ; 歷史側影 ; 回響片羽。
憶林西——獻給向綠色生態追夢的前輩 目錄
**部分征途足音
林西生平紀事(1916-1993)
跟隨葉劍英通知南下廣東
陶鑄和廣州的城市建設
林西在葉劍英及陶鑄身邊工作的日子
林西給習仲勛、楊尚昆二位書記的一封信函
關于市政管理人員代表團訪問美國的報告(草稿)
關于赴港考察旅游工程的情況報告
天涯若比鄰——訪問印度尼西亞散記
參觀訪問新、菲、港的報告
花園頌——祝賀花園酒店開業五周年
摘自《廣州市志》的林西
第二部分灼灼遺珠
在華南土特產展覽大會籌備會的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關于城市建設與綠化工作的發言
把愛國主義的詩篇,用勞動和智慧的彩筆,寫在祖國的土地上
……
后記
憶林西——獻給向綠色生態追夢的前輩 節選
《憶林西:獻給向綠色生態追夢的前輩》: 1949年軍委機關進駐北京。為了奪取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百萬雄師下江南。那時我隨葉劍英同志率領的隊伍南下,從此我直接在葉帥的領導下工作。在南下途經江西廬山時,我們怕他走不動,給他備了一臺轎子,但他始終沒坐,堅持同大家一起走到山頂。在廬山上,我們進駐蔣介石的別墅,葉帥要求大家不許動此一針一線。當我們離開時,這里所有文物和日用品絲毫未動,充分顯示了我們部隊的嚴明紀律,這也是與葉帥的以身作則和深切教導分不開的。大約在九、十月間,我們到達贛州后,在這里召開了贛州會議。葉劍英同志提出,廣東有股“泉水”(指地方革命力量),我們一定要注意團結原在廣東開展革命斗爭的同志,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本地干部了解情況、熟悉情況,在安排、使用干部上要盡量多安排一些地方干部擔任正職工作。葉劍英同志還教育從北方來的同志要安心工作,注意和當地干部和群眾搞好團結,一心一意地把工作搞好。部隊離開贛州繼續南下,一路山高路狹,一部乘載銀行干部的汽車翻下山溝,有七位同志犧牲。葉帥對此事非常關心,親自組織安葬和開追悼會。對受傷的同志組織臨時醫院,給予治療,充分體現了他對部下、對同志的深厚情誼。 葉劍英同志考慮問題、處理事情總是從全局出發,從革命事業出發,按照馬列主義的基本原則和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精神,結合具體實際加以正確的運用。他經常引用李白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來鼓勵教育我們,要求大家既要目光遠大,又要腳踏實地搞好自身本職工作。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后,葉劍英同志擔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書記,廣州市軍管會主任,華南軍區司令員,廣東省省長,廣州市委書記、市長等數職,要照顧各方面工作。他在建立政權、團結群眾、發展經濟、鎮壓反革命、維護治安、市場供應、金融貨幣、解放海南、廣西剿匪等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正確的決策和主張。例如土改時,他對我說,廣東情況較復雜,華僑較多,要考慮和照顧到僑鄉、僑胞等特殊情況。為了爭取和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廣泛團結一切革命力量,他曾提出廣東的土改應與北方的土改在政策和方法上有所區別,使廣東的土改在總的方針指導下有成效地順利開展,加快了全省土地改革的進程。在建立政權、發展經濟建設當中,葉劍英同志很重視做好廣州城市墟鎮建設。他多次提出,城鎮建設要根據通訊、郵路來發展。也就是說,城鎮建設必須建立在交通信息方便發達的基礎上,并以城鎮建設發展來帶動和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他的這一主張,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為了在廣東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橡膠業,他親自兼任華南墾殖總局局長,在部隊有兩個師的干部、戰士參加橡膠農墾工作的情況下,種植橡膠的人很快發展到幾十萬,使廣東的橡膠生產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修白云機場,建經濟交流會(即現在的文化公園),他都親自掛帥。葉劍英同志還十分重視做好黨外民主人士的工作,爭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他說,用些什么形式和辦法來保持與非黨人士的聯系,在廣東更為重要。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后來他親自兼任華南分局統戰部部長。為了保持和增進與黨外民主人士的聯系和接觸,他要我*好每星期安排一次黨外民主人士會議,與他們開誠布公地交流思想,使他們更好地了解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更積極地擁護和支持我們的革命事業。 1955年以后,葉劍英同志雖然離開了廣東,先是到武漢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代書記,后到北京中央機關工作,但他一直非常關心廣東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他每次見到我,總要問問廣州市的城市建設情況。他對廣州園林綠化、城市建設倍加贊賞,有時還特地派人從北京來廣州取經,進行實地考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全國的經濟建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局面。這時,葉劍英同志更加迫切地希望知道廣東的建設情況,每當他見到廣東工作的同志,都要問及廣東的發展情況。就在他八十多歲高齡時,仍不顧年逾古稀、病魔纏身,毅然多次重返廣東巡視,深切關懷廣東的四化建設。 ……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