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好孩子書屋彩繪注音版:唐詩三百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871996
- 條形碼:9787531871996 ; 978-7-5318-719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好孩子書屋彩繪注音版:唐詩三百首 內容簡介
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深刻的歷史內涵,而名著則是文學作品中*為經典的部分,法國思想家笛卡爾曾說:“閱讀名著就像和高尚的人進行談話,這些偉人在談話中向我們展示的是他們的智慧和思想。”其實每一部名著作品都是一段歷史的縮影,它深刻地再現了那個時期的歷史背景、文化、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所謂“讀史使人明智”,我們在一次次歷史的變革中積累了各種經驗及教訓,它依然適用于今天的社會發展。
好孩子書屋彩繪注音版:唐詩三百首 目錄
詠鵝
登鸛雀樓
春曉
詠柳
早發白帝城
賦得古原草送別
尋隱者不遇
靜夜思
望廬山瀑布
絕句
憫農(一)
憫農(二)
鹿柴
夜宿山寺
池上
江雪
回鄉偶書
山行
相思
楓橋夜泊
清明
宿建德江
登樂游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山中送別
大林寺桃花
出塞
芙蓉樓送辛漸
暮江吟
小池
烏衣巷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涼州詞
望天門山
江南逢李龜年
題臨安邸
送元二使安西
獨坐敬亭山
竹枝詞
贈汪倫
望洞庭
送崔子還京
別董大
游子吟
江南春
小兒垂釣
過華清宮
泊秦淮
馬詩(一)
馬詩(二)
贈花卿
秋夕
春夜喜雨
不第后賦菊
題都城南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雜詩
過故人莊
前出塞
赤壁
金縷衣
山居秋暝
采蓮曲
從軍行
絕句(一)
絕句(二)
竹里館
問劉十九
逢入京使
秋思
客中作
終南望余雪
離思
怨情
隴西行
滁州西澗
八陣圖
己亥歲
齊安郡后池
塞上聽吹笛
行宮
早梅
石頭城
玉階怨
寒食
詠風
秋詞
淮上與友人別
《清平調》(其一)
《清平調》(其二)
《清平調》(其三)
宿新市徐公店
鳥鳴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秋風引
易水送別
遺愛寺
題詩后
贈范曄
塞下曲
離騷
照鏡見白發
春怨
公子家
拜新月
溪居
古別離
驚雪
江行無題
渡漢江
牧豎
田上
題西施石
瀑布
送崔九
秋夜寄丘員外
聽箏
江南曲
中秋夜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送兄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蟬
哥舒歌
陳情上韋令公
夜雪
雪
題玉泉溪
……
登鸛雀樓
春曉
詠柳
早發白帝城
賦得古原草送別
尋隱者不遇
靜夜思
望廬山瀑布
絕句
憫農(一)
憫農(二)
鹿柴
夜宿山寺
池上
江雪
回鄉偶書
山行
相思
楓橋夜泊
清明
宿建德江
登樂游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山中送別
大林寺桃花
出塞
芙蓉樓送辛漸
暮江吟
小池
烏衣巷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涼州詞
望天門山
江南逢李龜年
題臨安邸
送元二使安西
獨坐敬亭山
竹枝詞
贈汪倫
望洞庭
送崔子還京
別董大
游子吟
江南春
小兒垂釣
過華清宮
泊秦淮
馬詩(一)
馬詩(二)
贈花卿
秋夕
春夜喜雨
不第后賦菊
題都城南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雜詩
過故人莊
前出塞
赤壁
金縷衣
山居秋暝
采蓮曲
從軍行
絕句(一)
絕句(二)
竹里館
問劉十九
逢入京使
秋思
客中作
終南望余雪
離思
怨情
隴西行
滁州西澗
八陣圖
己亥歲
齊安郡后池
塞上聽吹笛
行宮
早梅
石頭城
玉階怨
寒食
詠風
秋詞
淮上與友人別
《清平調》(其一)
《清平調》(其二)
《清平調》(其三)
宿新市徐公店
鳥鳴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秋風引
易水送別
遺愛寺
題詩后
贈范曄
塞下曲
離騷
照鏡見白發
春怨
公子家
拜新月
溪居
古別離
驚雪
江行無題
渡漢江
牧豎
田上
題西施石
瀑布
送崔九
秋夜寄丘員外
聽箏
江南曲
中秋夜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送兄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蟬
哥舒歌
陳情上韋令公
夜雪
雪
題玉泉溪
……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