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416342
- 條形碼:9787546416342 ; 978-7-5464-1634-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舍得 本書特色
我們需要詩和遠方,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么好的運氣和機遇可以獲得。人世間的事情,總是沒有絕對完,該舍棄的時候應該果斷舍棄。
每個人生來只有兩只手,而時間萬物何其眾多,就算我們竭盡所能,能夠抓到手里的又能有多少呢?很多東西就像握在手里的沙,往往抓得越緊,失去的也就越快。學會舍是一種大智慧,聰明的人,往往懂得舍得之道。舍不是損失,而是一種曲折前進的策略,是大步躍進的序曲,這樣的舍比執著更為明智。不管我們是誰,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心中藏著什么樣的欲望,都注定會失去一些東西,與其害怕失去而握緊雙手,時刻處在禪精竭慮之中,反倒不如坦然地張開雙手,平靜地舍棄。
舍得 內容簡介
本書闡述了“舍與得”的辯證關系, 從不同角度詮釋了“舍與得”、“失去與擁有”、“爭與不爭”的人生智慧, 條理清晰, 層次分明, 與讀者共同探討找尋幸福與成功的方法。
舍得 目錄
**章人活得太累,是因為有太多的舍不得“舍”是一種生存本領,“得”是一門處世智慧,沒有思想境界的人“舍不得”,沒有能力的人“得不到”。人生就是這樣一個有舍有得、有得有失的交替過程。一個人活得太累,不是因為生活讓他累,而是因為他有太多的“舍不得”。只有當他懂得取舍時,學會了放下那些無謂的舍不得時,他才能與累徹底說“再見”,才有機會擁抱快樂。1人活得太累,是因為想要的太多 / 2因為疑念太多,所以煩惱不斷 / 3攀比,沒有勝者的追逐游戲 / 4淡泊名利,才能享受人生 / 5因為舍得,所以快樂 / 6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把心放寬 / 7坦然面對人生的得與失 / 8舍棄世俗的偏見,相信自己 / 第二章欲望少一點,快樂就會多一點自古以來,欲望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有欲望是正常的,但欲望若沒有節制,無休無止,無盡無邊,就會成為痛苦與煩惱的源泉。欲望越強烈,人會活得越痛苦。曾有一位作家這樣描述欲望與苦樂的關系:一個口袋里沒有錢,心里也沒錢的人不算苦;一個口袋里沒錢,心里卻裝滿了錢的人是*痛苦的,而一個人口袋里有錢,心里卻沒有錢的人是*快樂的。因此,人要想活得快樂,就應該學會節制欲望,讓心里少裝一點欲望。1欲望太多會讓人迷失本性 / 2心靈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3心快樂了,生命才會快樂 / 4少一點期待,就多一點滿足 / 5給自己的欲望“瘦瘦身” / 6學會取舍,才能云淡風輕 / 7用童心對待生活,才能夠暢快淋漓 / 8榮辱不驚,平平淡淡才是真 / 第三章人生苦短,要學會善待自己生命很精彩,但是也很短暫。因此,我們要學會善待自己,不要和自己過不去,不要一味地追求欲望,不要一味地爭先恐后。生活應該簡單、平靜、祥和,人應該活得自在、舒坦、輕松。正所謂“人生苦短,去日無多”——活著的一天,就應該善待自己,不求揚眉吐氣,但求灑灑脫脫,珍惜自己,讓自己活得幸福快樂。1這個世界上,*愛你的人是你自己 / 2生活再累,也要學會忙里偷閑 / 3活在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別人的眼里 / 4有張有弛,在一呼一吸間享受生活 / 5放開手腳,去做你喜歡做的事吧 / 6不要為他人的批評而抓狂 / 7樂觀起來,再苦也要笑一笑 / 8善待人生,遇見*幸福的自己 / 第四章舍棄浮華,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浮躁是盤踞于內心的一大魔障,心若浮躁,寂寞便是一種失落,人就會與成功和快樂漸行漸遠。心若淡定,寂寞便是修行的時機,心就會超脫于寂寞,從而感悟生命的真實滋味。當一個人把寂寞當成人生預約的美麗時,人生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寂寞了。當一個人懷著淡定從容的心態去擁抱寂寞時,他便能守住屬于自己的那份平淡生活,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1生活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為何一定要轟轟烈烈 / 2心淡定,就不怕瑣事擾亂生活 / 3成功要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誘惑 /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人生的大智慧 / 5遠離浮躁,讓心境充實起來 / 6沖動是魔鬼,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 7在壓力中,也可以讓心閑庭信步 / 8壓力來自外界的強加,淡定就是讓自己內心強大 / 第五章幸福其實很簡單有個禪師說:“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種地后人收。后人收了莫歡喜,還有收入在后頭。”其實,每個人都是生命的過客,要想做一個幸福的過客,就應該活得簡單點、活得自在點。簡單就是不強求,就是不過分占有,就是一切隨緣,能得到多少就得到多少,那么你就會幸福快樂。簡單不意味著丟棄目標、放棄追求,而是在追求中享受生命過程中的精彩,珍惜當下的幸福,讓每一天充實和快樂。1幸福就像手心里的沙,握得越緊失去越多 / 2隨遇而安的心靈,到哪里都是幸福 / 3太忙碌,會錯失身邊的風景 / 4適時放棄,就會有另一種收獲 / 5放下包袱才能走得更遠 / 6放下手頭的工作,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 / 7把生活過得簡單就是幸福 / 8活在當下就是*大的幸福 / 第六章舍得的真意是懂得珍惜人生在世,舍一物便得一物,舍棄之后,該做的是珍惜得到的。舍魚而得熊掌,就應該珍惜熊掌。否則,舍得就變得沒有意義。有些人在舍與得之間徘徊,在艱難做出舍棄之后,卻又對舍棄之物戀戀不舍,導致沒有用心珍惜當下擁有的東西。等到有一天,已擁有的也失去時,他們才如夢初醒、悔恨不已。如果當初多一點珍惜,生活就多了一份美好,因此,我們要領悟舍得的真意——珍惜擁有、珍惜眼前、珍惜身邊的風景。1懂得珍惜,生活才會更美滿 / 2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 3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的*后一天來過 / 4在還沒有失去時,將幸福緊緊握在手中 / 5人生看透不看破,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 6看開點兒,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 7珍惜眼前的人,不要等到失去時才追悔莫及 / 8珍惜眼前的風景,不讓美麗稍縱即逝 / 第七章接受缺憾與平淡,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北宋大詩人蘇軾在《水調歌頭》中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刻意去追求完美,只會給自己增添煩惱。只有學會面對一切,坦然接受一些不完美,才能一步步靠近完美,才能看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讓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1抱怨不完美,只會讓自己活得更累 / 2人生永不完美,試著容忍瑕疵的存在 / 3缺陷是襯托美好的綠葉 / 4換個角度,你會看到更美的風景 / 5改變自己,適應不完美的人生 / 6對自己不苛求,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 7順其自然,凡事不可太強求 / 8平凡卻不平庸,生活照樣精彩無限 / 第八章舍棄計較之心,學會寬容智者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因為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奈,有各種各樣的煩惱,有揮之不去的憂愁,有看得見或看不見的困難。面對這些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我們都去計較,那么我們將活得很累。計較就像一種慢性疾病,會折磨我們的肉體,消磨我們的斗志。一旦我們習慣了計較,就很容易把很小的負面事件無限地擴大,為一點小事就浮想聯翩、憂心忡忡。因此,要想快樂地生活,就必須舍棄計較之心,學會寬心地生活。1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計較的太多 / 2計較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 3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輸贏,不必凡事都要爭個明白 / 4將怨恨收藏于心,只會讓自己再度受到傷害 / 5不爭一時長短,不計眼前得失 / 6學會原諒,讓自己心安理得 / 7包容是一種參透人生的淡定 / 8難得糊涂是良訓,做人不要太較真 / 第九章放下,便是人生大自在拿起是得到,放下是舍棄。很多事情,拿起來容易,放下來卻難。因為放不下,因為舍不得,所以,人容易活得累。人生苦短,如果我們想活得快樂自在,就要拿得起、放得下。放下是一種釋懷,是一種遺忘,是一種不計較的生活態度。懂得放下,我們的心靈才會得到洗滌;懂得放下,快樂才會變得簡單。1有時,太過于執著也是一種錯 / 2拿得起,放得下,方能活得輕松自在 / 3心靈的輕盈,源于那份灑脫無羈 / 4要向前看、不向后看,要向好看、不向壞看 / 5得不到就放手,抓不到就轉身 / 6不愉快的事,就讓我們忘記吧 / 7放下對手,也放下自己 / 8放下煩惱,快樂其實很簡單 / 第十章擁有空杯心態,隨時從零開始人心就像一個杯子,一旦里面裝滿了水,就再也容不下其他。要想盛入新鮮的水,就必須倒空杯子。這就叫“空杯心態”。空杯心態是對工作、學習、生活、生命的一種放空,是一種低頭、吐故納新的謙虛和低調。懂得適時倒空心杯,隨時從零開始,才能擁有更多,才能讓心靈甚至整個生命獲得重生。所以說,空杯心態是更深一層的擁有。1清除心靈的雜念,寧靜方能致遠 / 2擁有空杯心態,隨時從零開始 / 3生命之舟需輕載,減法生活更精彩 / 4放低姿態,你才能獲得更多 / 5每一次跌倒,都是為了再爬起 / 6不堪重負就歸零,及時忘卻也是一種能力 / 7不懼怕任何挫折,活出強者氣勢 / 8放下過去的榮耀,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
展開全部
舍得 作者簡介
墨竹,自由撰稿人、策劃編輯。自小喜愛文學,一直堅持寫作,在各類報刊發表詩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