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只緣身在哀牢山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4348132
- 條形碼:9787514348132 ; 978-7-5143-4813-2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只緣身在哀牢山 內(nèi)容簡介
隨意斜視哀牢山中高高的照壁山的肩膀,則會自然想起山后青山的綠意和生機;仔細揣摸家鄉(xiāng)周圍青山的心理,則忘不了山道崎嶇和曾經(jīng)留下的幸福美好與艱難跋涉的足跡;用心聆聽窗外校園內(nèi)課外活動的輕松愉快,又仿佛看到自己小時活蹦亂跳和調(diào)皮搗蛋的身影。 面對眼前這紅綠成趣、長勢正旺的“紅掌”,雖然有意青春不老或童心未泯,不斷敲擊一個個寄托相思的情鍵,卻深感難以活力四射而不再年輕。
只緣身在哀牢山 目錄
漁趣
與月共舞
爬樹
樹魂
徜徉玉峰秀水間
美哉面瓜魚
石魂
捉蛤蚧
抱抱小老婆
記憶飄浮在童年風(fēng)雨里
自春艷的致富經(jīng)
他是誰
吃草烏
傣鄉(xiāng)飛著螢火蟲
蜜蜂采花上山來
靈魂游走
想念蒿芝地
我到瑞麗的賭石經(jīng)歷
《花腰女兒紅》拍攝記
魯奎山紫芋
雷楔
養(yǎng)豬過年
春粑粑 過年了
*后的祭祀
只緣身在哀牢山
只緣身在哀牢山 節(jié)選
《只緣身在哀牢中》: 與月共舞 春姑娘吹拂著溫馨的春風(fēng)、撥動著春光的琴弦、吟誦著青春的詩篇、歌唱著春心的歌謠,輕輕向我們走來。樹上的枝芽,山上的野花,林中的鳥兒,水里的游魚,地上的人們,在春風(fēng)誘惑下,述說起春天的故事。 生活在哀牢山下、紅河岸邊的“花腰傣”人,舞動著花腰彩帶,送走了春天的節(jié)日,趕過了多情浪漫的“花街”,吃下定情的“秧籮飯”,養(yǎng)好身體、儲足精神,紛紛扛起古往今來的鋤頭和犁頭,拿起三尺三的扁擔(dān),擔(dān)起裝滿秧苗的籮筐,鬧起春天的耕作和秋天的向往,去耕耘一片片朝思暮想的白云和土地,去播種一顆顆希望的種子和情懷,去開啟通向幸福與吉祥的天窗與“秧門”,去灑下一個個濃濃情意和一片片碧綠的春天。 火紅的攀枝花開得正艷,希望的田野里穿梭和刺繡起美麗的圖案與花邊,呈現(xiàn)出一派歡樂繁忙的農(nóng)家樂的景象。這邊唱起:“茫茫水田似鏡\搖響串串銀鈴\插秧姑娘來了\撒下片片碧青。”那邊應(yīng)和:“天開圖畫花腰美\銀鈴搖響空氣清\男耕女織穿經(jīng)緯\春去秋來兌黃金。” 今天是個好日子,當我和“弟兄”在田野里度過一天的農(nóng)家樂而返回弟兄家時,皎潔的月兒就從山后搖搖晃晃攀爬出來。出來相會鮮花的兒女,美麗善良、多情浪漫、柔情似水的“花腰傣”。 記憶的詩中這樣寫道:“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清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飯沒吃飽,酒沒喝夠,傣族弟兄便催促起來:“快當一點,看跳舞去!” “跳什么舞?沒有舞廳!” “沒有舞廳,就不能跳舞?” “跳什么舞?” “跳舞就是跳舞。” “今晚的月亮美滿團圓、心存愛戀,一定是跳‘月亮舞’!” “這么噦唆?跟你說不清。” 月光如水,靜靜地瀉在傣家的一片片“土掌房”上。花枝搖曳、樹影婆娑,讓我想起“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心愿。 當我和傣族弟兄追隨人流趕到村里的曬場時,曬場的周圍己擠滿熱鬧的人群。扒開人群觀之,一群衣著華麗、楚楚動人的傣家少女,被人們團團圈圍在曬場的中央。她們有的站立,像正在翹首以待;有的并列坐在一條條長凳上,像正在靜靜聆聽和感悟來自遠古的天籟。并且那些站立的少女,手里都擎著撐開的雨傘,既像是正在給坐著的少女遮風(fēng)擋雨,又像是正在為坐著的少女抵御灼熱的陽光,還像是正在庇護坐著的少女,不讓鬼神依附她們的身體,而將她們的魂魄勾走。 一時之間,場中出現(xiàn)一位風(fēng)韻猶存的傣家大嫂,她聳動雙肩、扭動腰肢和臂膀、張開大大的嘴巴,像鵝鴨那樣“嘎、嘎、嘎”地繞著場子唱跳起來。 ……
只緣身在哀牢山 作者簡介
尹紹敏,男,年逾半百,先后就職于公安、人大及文聯(lián)機關(guān)。其年輕時,曾做過文學(xué)夢,卻因氣盛而束之高閣。直至8年前,一位友人令其寫就第一篇作品,并很快將之刊登在新平《哀牢山》上,于是便一發(fā)而不可收。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史學(xué)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