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關關雎鳩 本書特色
老潘和黑手義是多年的老朋友,老潘家殺羊,黑手義開飯店,他們慢吞吞地在小鎮上活著。可生活突然之間加速,各種事物滲透到小鎮中來,賭博、彩票、毒品等等東西開始沖擊著小鎮人的神經。老潘和黑手義的下一輩,都在這種沖擊下難以自持,老潘的兩個孫子,一個害得父親入獄,一個染上毒癮,被狗一般關在鐵籠里,全家支離破碎;黑手義一家,則籠罩在一場難以說清的糾纏中——黑手義前妻的兒子多年前回來認祖歸宗,卻沒有被接納,此時他的孫女、孫子就在鎮上生活,卻不能和他相認。年輕一輩的青春,短暫而沉重;老一輩則用一種生命的韌勁,試圖保全家族的命運。三代人的悲歡血淚,在一個有著江水流淌的小鎮上,鳴唱不息。流傳數百年的“裝軍”儀式,在小鎮上消亡,當人們耗盡心神想讓它重新煥發光彩時,卻發現時間已經讓其改變了模樣。兩家人在小鎮上的悲歡,是海南島的故事,也是中國的故事。
關關雎鳩 內容簡介
★海南文學雙年獎獲獎作品 ★《中國作家》雜志全文刊載 ★韓少功、謝有順、李少君等名家鼎力推薦 ★2012-2013海南文學雙年獎授獎詞(海南文學雙年獎評選委員會):林森長篇小說《關關睢鳩》以挫刀刻石的筆力,柳絮升空的文字,給我們展現了海南島上瑞溪小鎮的風土人情,細膩地刻畫出時代河流跌宕處草根人物的生活景遇,特別是他們之間難以化解的命運纏繞與情感糾葛。善良與丑惡并存,真情與陰謀交集,質樸與虛假雜陳,表達了作者深切的生存追問與人文關懷,是一部藝術性與思想性俱佳的作品。《關關睢鳩》是海南近年來小說創作的重大收獲。為此,評委會決定將本屆文學雙年獎·作品一等獎授予林森的《關關睢鳩》。 名家評《關關雎鳩》 韓少功(著名作家):這種對現實的嘔吐令人震驚,但作者筆下語言的精準、靈動、造型功力、草根底蘊非同尋常。惡之花野蠻生長,給讀者們提供了一大堆探討和爭議的話題。 劉復生(著名評論家、海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海南省作協副主席、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評委):林森的長篇小說《關關雎鳩》顯示出年輕作者出色的才華,它別具韻味地展示了炎熱潮濕的海南小鎮的生活氛圍,林森以舒緩而不動聲色的敘述,編織起家族敘事的經緯線,寫出了本土的海南人對現代生活與外來時代沖擊的創傷性體驗與不知所從的困惑,以及蘊藏在海南生活內部的頑強生命力。 李少君(著名詩人、《詩刊》副主編):林森的小說風格,著名作家莫言有一句話概括得很好,他說林森的小說就象一座龐雜的原始森林。確實,林森小說的長處是錯綜復雜豐富多樣,而且情節起伏變化多端,現在很多年輕作家做不到這一點,因為這需要宏大的視野和強大的控制力。隨著對小說思考的漸漸深入,他筆下所展示出來的,便是另一種文學面貌,《關關雎鳩》讓我們看到80后作家駕馭厚重作品的能力,這是完全不同于以往80后的作品。他的長篇《關關雎鳩》,將會成為80后作品的界碑之作。 崔艾真(著名評論家、《文藝報》副總編):《關關雎鳩》講述改革開放十年后,海南一個叫瑞溪的小鎮人的生存狀態。通過對小鎮眾多人物的刻畫和描寫,展示了在失控的命運遭際面前,他們的卑微,他們的善良,他們的掙扎,他們的堅守。展示了中國底層的平民百姓們生命的韌性。 在鄉村政治權力的陰影之下,權錢交易、警匪勾結,使小鎮百姓的生活,經常面臨嚴酷的干擾和折磨。小鎮百姓有他們的生存套路,有他們的情感邏輯,他們性情剛硬、暴烈,經常用用操刀揮棒的方式,表達他們看似粗糲、實則細膩的意愿和情感。在艱難的生存境況下,他們互相撫慰、互相支撐(老潘和黑手義兩個男人一輩子的友情和交情寫得極為動人),躲避或抵抗生活里的驚濤駭浪。作為家族的長者,老潘和黑手義這兩個男人,對家族晚輩們在生活和成長過程中的苦厄的擔當,尤其讓人敬佩感嘆。 這也是一部帶有魔幻色彩的作品。表現在作品里小鎮人對先祖的敬畏對神的敬畏。每當他們面臨無望的生存困境時,他們急切渴望先祖的佑護,渴望聆聽民間各種神的引導。(軍坡節的“降童”、穿杖,被鬼禍后的驅魔儀式、向先知一樣的瘋子、)這些構成了小鎮人獨特的精神世界。 謝有順(著名評論家、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終審評委兼評委會秘書長、廣東省作協副主席):鄉土文學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主流。這一文學脈絡清晰、龐大,直到“七0后”、“八0后”這兩代作家出場,書寫者的目光,才更多地轉向都市,從而在經驗的類型上構成了和前幾代作家之間的對話。特別是在近年成長起來的這批“八0后”作家中,書寫個人在都市中的孤獨與幽閉、歡樂與哀傷,展現個人欲望的飛升與沉沒,成了普遍的寫作訴求。 對都市經驗的書寫與表達,是當代寫作的重要側面,然而,在全球化時代到來之際,如果這代人都在書寫同一種生活,那也是單調的、貧乏的。我經常在想,過五十年,一百年,假如那時的讀者試圖通過這一代人的小說來了解今天這個時代,他們一定會出現幻覺——以為今天的年輕人一天到晚都在喝咖啡、吃哈根達斯、游歷世界、用名牌,而更大規模的農村生活、邊地生活、底層人的苦難生活,無形之中被忽略了。都市時尚里生活著很多“80后”,可工廠的流水線和農村的角落里,也生活著很多“80后”,后者的生活,由誰來書寫?這一代人如果多數人是在描寫都市生活、時尚生活,必然會導致這種單一、片面的生活對更廣闊的生活的殖民一一這種新的文學殖民,本質上說,就是一種生活對另一種生活的殖民,一種經驗對另一種經驗的殖民。它所導致的結果是,沉默的人群消失,渺小的聲音失語。事實上,除了都市生活,還有著更多無名、匿名的生活,在等待著作家們去描述、去認領。 從這個角度而言,林森的寫作值得我們注意。他的個人經驗與知識譜系,和那些只有都市記憶的“80后”作家有著根本的區別;他的寫作精神,總是和自己那塊小小的出生地緊密相聯。瑞溪,既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的寫作根據地。他的《關關雎鳩》、《小鎮》、《夏風吹向那年的畫像》等小說,著力于書寫城市化、現代化進程中鄉土世界內部的糾結、急躁與衰敗,豐富了我們對鄉土世界的理解;他所塑造的黑手義等人物形象,也因承載著復雜的時代信息而令人印象深刻。
關關雎鳩 目錄
關關雎鳩 作者簡介
林森,1982年生,現供職于《天涯》雜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七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曾參加第30屆青春詩會。小說、詩歌作品見《中國作家》《詩刊》《長江文藝》《天涯》《青年文學》《黃河文學》《文學界》《大家》《作品》《飛天》《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等,并入選諸多年度選本。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小鎮》,長篇小說《關關雎鳩》《暖若春風》,詩集《海島的憂郁》《月落星歸》。曾獲得第二屆(2008年度)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新人獎、2008—2009年度“海南文學雙年獎·新人獎”、2012—2013“海南文學雙年獎·作品獎一等獎”、梁斌小說獎、南海文藝獎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