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戲曲美學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083164
- 條形碼:9787544083164 ; 978-7-5440-8316-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戲曲美學史 本書特色
梁曉萍著的《中國戲曲美學史》不涉及先秦至隋唐部分,著力論及元、明、清時期的戲曲美學。在兼顧歷史真實情形的基礎上,本書以元、明、清三代為基本時間結構,在每一個朝代拈出中國戲曲美學上一些有代表性的戲曲理論家,通過他們的戲曲理論文本,探討他們的戲曲美學思想,研究與之相關的戲曲美學命題和范疇,從而盡可能把握中國古典戲曲美學史的主要線索及其發展規律。其中,元代選擇了胡祗通的“九美說”、夏庭芝的《青樓集》、鐘嗣成的《錄鬼簿》、關漢卿、高明的《琵琶記》,明代選擇了李贄、湯顯祖、沈璟、王驥德、呂天成,清代到民初選擇了李漁、金圣嘆和王國維。之所以如此構思,基于以下幾點考慮:一是這些戲曲理論家的戲曲美學思想不僅屬于他們個人,也具有明顯的時代印記,是同時代同類思想的精華;二是他們的戲曲美學思想中基本關涉了戲曲美學史上一些重要的命題與范疇的討論;三是這種以代表人物為縱軸的美學史編寫體例基本可以見出中國戲曲美學史的概貌。
中國戲曲美學史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通過對一些有代表性的戲曲理論家的美學思想,以及一些重要的戲曲美學命題和范疇的研究,把握中國戲曲美學史的主要線索及其發展規律。全書思想架構科學,脈絡清晰,引用資料豐富翔實,對戲曲美學理論著作及人物的選擇具有代表意義,是一部關于中國戲曲美學史的重要作品。
中國戲曲美學史 目錄
緒言
**編 元代戲曲美學思想
**章 胡祗通“九美說”及《青樓集》的美學思想
**節 胡祗通的“九美說”
第二節 夏庭芝《青樓集》的美學思想
第二章 鐘嗣成《錄鬼簿》的美學思想
**節 不拘于時的審美觀
第二節 戲曲創作與欣賞的美學思想
第三章 關漢卿戲劇的美學思想
**節 形式之美
第二節 內容之美
第四章 《琵琶記》的美學價值
**節 結構特點與啟示
第二節 曲律觀與風化觀
第二編 明代戲曲美學思想(上)
**章 李贄戲曲美學思想
**節 自然人性論與童心說
第二節 多元共生,以俗為美
第三節 發憤而作,為情而文
第四節 化工之美
第二章 湯顯祖戲曲美學思想
**節 尚情:世總為情,情生詩歌
第二節 尚教:以人情之大竇,為名教之至樂
第三節 尚奇:以奇為美,以夢入戲
第四節 尚意:意趣神色與雪里芭蕉
第三章 沈璟戲曲美學思想
**節 合律依腔
第二節 僻好本色
第三編 明代戲曲美學思想(下)
**章 王驥德戲曲美學思想
**節 本色:在淺深、濃淡、雅俗之間
第二節 虛實相生
第三節 法詞兩極
第四節 美聽動人
第二章 呂天成戲曲美學思想
**節 事佳——奇與真
第二節 結構——緊湊、起伏
第三節 聲律與文辭:合之雙美
第四編 清代與近代戲曲美學思想
**章 李漁戲曲美學思想
**節 戲曲結構
第二節 戲曲語言
第三節 導演理論
第二章 金圣嘆戲曲美學思想
**節 抒必至之情
第二節 倡戲曲之法
第三節 重讀者接受
第三章 王國維戲曲美學思想
**節 倡導戲曲獨立之價值
第二節 自然與有意境.
第三節 戲曲悲劇觀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