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發現樂山-被遺忘的抗戰文化中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471088
- 條形碼:9787533471088 ; 978-7-5334-7108-8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發現樂山-被遺忘的抗戰文化中心 本書特色
抗戰期間,遷入四川樂山的教科文機構有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中央技藝專科學校、中央工業試驗所木材試驗室、故宮博物院樂山辦事處以及復性書院、江蘇蠶專、黃海化學社等,樂山由此成為一個戰時文化中心。本書發掘出了這些機構遷入樂山前后的各項史實,令這一段近乎被遺忘的文化抗戰史重光于世。
發現樂山-被遺忘的抗戰文化中心 內容簡介
川西古嘉州,三江匯流處:一個被人遺忘的抗戰文化中心,承接過故宮博物院、武漢大學、中央技專、復性書院、黃海社等文教機構。 烽火連天地,寺廟遍學人:眾多堪稱國士的后方知識精英,包括了馬一浮、熊十力、錢穆、吳宓、周鯁生、楊端六、孫學悟等碩彥鴻儒 抗日戰爭中,于顛簸流離中弦歌不輟的,不僅是西南聯大,還有很多同樣可歌可泣的“大學故事”,比如內遷樂山的武漢大學、江蘇蠶專等。戰火紛飛中,中國文教機構頑強地生存、抗爭、發展,其中蘊含著某種讓人肅然起敬的精神。——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平原 民國諸方面的歷史現在成為熱點,必然出現重復、炒冷飯乃至抄襲的情形,即所出之書不能產生知識與歷史的增益,但學者張在軍研究抗戰時期的武漢大學、東北大學等歷史,卻有不少發現,新近所寫《發現樂山》,應該是從抗戰視角來觀察樂山歷史的*部著述,讓我們向這位打撈巴蜀文化的“九頭鳥”致敬。——著名學者、作家 冉云飛 張在軍以異鄉為故鄉,以歷史關照現實,以業余身份作出專業研究。錢穆所言對國史應持有的“溫情與敬意”,在張在軍的著作中誠摯再現。——著名專欄作家 宋石男
發現樂山-被遺忘的抗戰文化中心 目錄
發現樂山-被遺忘的抗戰文化中心 作者簡介
張在軍,筆名張弩弓。棲身嶺南的“九頭鳥”,十年來致力于巴蜀文化暨民國教育史的研究寫作。著有“武大系列”五種:《苦難與輝煌:抗戰時期的武漢大學》《西遷與東還:抗戰時期武漢大學編年史稿》《堅守與薪傳:抗戰時期的武大教授》《才情與風范:抗戰時期的武大教授續編》《當樂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遷往事》,另著有《戰亂與革命中的東北大學》《文化苦語》《真想來生做狗》《滿天星》《花香筆不香》《筆不香二集》等。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