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全球金融危機與新常態下的中國產業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67610
- 條形碼:9787514167610 ; 978-7-5141-6761-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金融危機與新常態下的中國產業發展 本書特色
理解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需要前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發達國家以經濟虛擬化為特征的新發展模式、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再次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后的新發展階段,以及“中心—外圍”格局下的國際產業轉移。 在后危機時代的新常態下,中國產業發展的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歐美國家的“再工業化”和“去杠桿化”,難以依托海外市場需求消化過剩產能。同時,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資源能源和環境約束的強化,既有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將逐漸消失。單純以擴大貨幣供給、大規模投資,進而刺激經濟增長的傳統做法已經難以湊效。因此,需要一方面依托創新驅動發展,提高勞動和全要素生產率,培育新常態下的新動力;另一方面依托全面深化改革,降低經濟運行的“摩擦力”,以制度紅利抵消過高的交易成本。
全球金融危機與新常態下的中國產業發展 內容簡介
理解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需要前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發達國家以經濟虛擬化為特征的新發展模式、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再次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后的新發展階段,以及“中心—外圍”格局下的國際產業轉移。在后危機時代的新常態下,中國產業發展的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歐美國家的“再工業化”和“去杠桿化”,難以依托海外市場需求消化過剩產能。同時,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資源能源和環境約束的強化,既有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將逐漸消失。單純以擴大貨幣供給、大規模投資,進而刺激經濟增長的傳統做法已經難以湊效。因此,需要一方面依托創新驅動發展,提高勞動和全要素生產率,培育新常態下的新動力;另一方面依托全面深化改革,降低經濟運行的“摩擦力”,以制度紅利抵消過高的交易成本。
全球金融危機與新常態下的中國產業發展 目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