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洛麗塔 內容簡介
本書是影響世界的百部文學名著之一。小說故事生動,情節曲折,開創了現代兩性文學倫理上的新視角,淡化了常識上的社會內涵與道德是非,完成了"年少的美國誘惑衰老的歐洲"的寓言。
作為一份病歷,《洛麗塔》無疑會成為精神病學界的一本經典之作。作為一部藝術作品,它*越了贖罪的各個方面,而在我們看來,比科學意義和文學價值更為重要的,就是這部書對嚴肅的讀者所應具有的道德影響,因為在這項深刻的個人研究中,暗含著一個普遍的教訓;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親,氣喘吁吁的瘋子——這些角色不僅是一個獨特的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他們提醒我們注意危險的傾向;他們指出具有強大影響的邪惡。《洛麗塔》應該使我們大家——父母、社會服務人員、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覺和遠見,為在一個更為安全的世界上培養出更為優秀的一代人而作出努力。我認為每一個嚴肅的作家,手捧著他的已出版的這一本或那一本書,心里永遠覺得它是一個安慰。它那常燃小火一直在地下室里燃著,只要自己心里的溫度調節器一觸動,一小股熟悉的暖流立刻就會悄悄地迸發。這個安慰,這本書在永遠可以想見的遠處發出的光亮,是一種極友好的感情;這本書越是符合預先構想的特征與色彩,它的光亮就越充足、越柔和。然而,即便如此,仍然還有一些地方、岔路、喜歡去的溝谷,比起書中其他部分來,你更急切地回想,更深情地欣賞。自從一九五五年春看了書的清樣之后,我沒有再讀過《洛麗塔》,然而,這部書給了我愉快的感覺,因為它就在屋子要悄悄地陪伴著我,仿佛一個夏日,你知道霧靄散去,它就是一派明媚。
洛麗塔 目錄
**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洛麗塔 節選
我一九一〇年出生在巴黎。父親是一個文雅、隨 和的人,身上混雜了幾種種族基因:他是一位具有法 國和奧地利混合血統的瑞士公民,血管里還攙和著一 點兒多瑙河的水土。我一會兒就要拿出幾張好看的、 藍盈盈的風景明信片來給各位傳觀。他在里維埃拉擁 有一家豪華的大飯店。他的父親和兩位祖父曾經分別 販賣過葡萄酒、珠寶和絲綢。他三十歲的時候娶了一 個英國姑娘,是那個登山家杰羅姆·鄧恩的女兒,也 是多塞特的兩個牧師的孫女,這兩個牧師都是冷僻的 學科的專家——分別精通古土壤學和風弦琴。我三歲 那年,我的那位很上相的母親在一樁反常的意外事件 中(在野餐會上遭到電擊)去世了。除了保留在**黑 暗的過去中的一小片溫暖,在記憶的巖穴和幽谷中, 她什么也不存在了。我幼年的太陽,如果你們還忍受 得了我的文體(我是在監視下寫作的),已經從那片記 憶的巖穴和幽谷上方落下。你們肯定都知道夏天黃昏 ,在一座小山的腳下,那芬芳馥郁的落日余暉,帶著 一些蠓蟲,懸在一道鮮花盛開的樹籬四周,或者突然 被一個漫步的人闖入和穿越;一種毛茸茸的溫暖,一 些金黃色的蠓蟲。
我母親的姐姐西比爾嫁給我父親的一個堂兄,后 來又遭到遺棄,于是就到我家來充當不拿薪酬的家庭 教師和女管家。有人后來告訴我說她曾經愛上了我父 親,我父親在一個陰雨的日子輕松愉快地趁機利用了 她的愛情,等到雨過天晴就忘卻了一切。雖然姨媽訂 的有些規矩相當刻板——刻板得要命——但我卻非常 喜歡她。也許,她是想在適當的時候,把我培養成一 個比我父親更好的鰥夫。西比爾姨媽生著一雙帶著粉 紅色眼眶的天藍色眼睛,面色蠟黃。她會寫詩,迷信 得富有詩意。她說她知道在我十六歲生日后不久,她 就會死,結果竟應驗了。她丈夫是一個出色的香水旅 行推銷員,大部分時間都在美國度過。*終在那兒開 辦了一家公司,還購置了一點兒房地產
我在一個有著圖畫書、干凈的沙灘、橘樹、友好 的狗、海景和笑嘻嘻的人臉的歡快天地中長大,成了 一個幸福、健康的孩子。在我周圍,華麗的米蘭納大 飯店像一個私人宇宙那樣旋轉,像外邊閃閃發光的那 個較大的藍色宇宙中的一個用石灰水刷白了的宇宙。
從系著圍裙的鍋壺擦洗工到身穿法蘭絨的權貴,每個 人都喜歡我,每個人都寵愛我。上了年紀的美國婦女 像比薩斜塔似的倚在拐杖上側身望著我。付不出我父 親賬的那些破了產的俄羅斯公主給我買昂貴的糖果。
而他,Mon cher petit papa,則帶我出去劃船、騎 車,教我游泳、跳水和滑水,給我念《堂吉訶德》和 《悲慘世界》。我對他既崇拜又尊敬,每逢偷聽到仆 人們議論他的各個女朋友,就為他感到高興。那些美 麗和藹的人兒對我十分寵愛,還為我深可慨嘆地失去 母親而溫柔地加以安慰,流著可貴的眼淚。 我在離 家幾英里外的一所英國走讀學校上學。在學校里,我 打網拍式壁球和手球,學習成績優良,跟同學和老師 都相處得很好。在我滿十三歲以前(也就是說,在我 **次見到我的小安娜貝爾以前),我所記得發生過 的唯一確切的性經歷就是:有次在學校的玫瑰園里跟 一個美國小孩討論青春期出現的種種意想不到的事, 那是一次嚴肅、得體、純理論性的交談。那個美國孩 子是當時很出名的一個電影女演員的兒子,可他也難 得在那個三維世界里見到他的母親。而在看了皮雄那 部裝幀豪華的《人體之美》中的某些照片、潔白光滑 的肌膚和暗影,無限柔和的分界后,我的有機體也產 生了一些有趣的反應;那部書是我從旅館圖書室里一 堆大山似的云紋紙裝幀的《繪圖藝術》下偷出來的。
……
洛麗塔 作者簡介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是二十世紀公認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納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后,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 一九四〇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韋爾斯利、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的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并引發爭議。 一九六一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一九六一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