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天璋院篤姬 本書特色
:女子之路,只能進,不能退,退則為恥!創日本大河劇史上 收視紀錄的《篤姬》原著小說!榮獲太宰治獎、直木獎、吉川英治獎等各種文壇大獎, 時代靈魂的小說家,宮尾登美子,長篇鉅作!蔡康永熱情推薦!日劇《篤姬》創下的記錄:本世紀以來日本大河劇的 收視率。幕末背景的大河劇收視率 名,首次播出中, 集就同時重播,創造近300億日元的觀光旅游收益。
天璋院篤姬 內容簡介
幕府末期,大奧深宮后院內的一位女性,關注著整個時代的動蕩和變遷。她就是德川將軍家第十三任將軍德川家定的正室,幕末時期的**夫人,天璋院篤姬。篤姬來自九州島*南端薩摩地區的島津家,只是一個旁系,卻登上了幕府將軍正室的寶座。她的一生,既有絢爛如灰姑娘般的傳奇色彩,又伴隨著無數的波折和坎坷。丈夫驟然離世之后,篤姬不得不獨自面對一切。她唯一的選擇,就是以當時年幼的下任將軍之義母的身份,迎接倒幕運動的洪流。
然而,倒幕運動的根據地偏偏就是篤姬的故土——薩摩藩。這就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劇色彩。
天璋院篤姬 目錄
第二章 出嫁
第三章 繼嗣
第四章 下嫁
第五章 動亂
第六章 余生
后記
天璋院篤姬 節選
**章 起程
出立
櫻島 的景色一日七變。這是篤姬**次在寅時眺望櫻島的景色,恐怕也是*后一次。她在老女 幾島的攙扶下來到庭院。
黎明時分的櫻島,山肩附近被染成桃色,噴出的煙霧纖細,如線香般直上云霄。
方才的宴席上,父親島津齊彬賜下了一杯離別酒。
“今日的櫻島分外雅致,仿佛也在慶賀阿篤起程前往江戶呢。為父祝你一路順風。”
聽完父親的餞別之詞,篤姬咬緊牙關,強忍著眼中淚水,用堅強的聲音回禮。
齊彬只能送到鶴丸城御書院的房間。之后,篤姬將在發轎總指揮官-御側御用人 向井新兵衛-的帶領下徒步出城,坐上等候在外城的轎子。
帶著朝露的胡枝子花散落路旁。多達五十八人的隊伍靜靜守候轎旁,等待主人到來。幾島將篤姬身上紅色華服的衣角高高抬起,讓她上了轎子。
這頂轎子本是齊彬之妻英姬之物。為了女兒篤姬此次的江戶之行,特地從江戶送回。為了讓轎中之人在漫漫長路上有些消遣,轎中的裝潢布置煞費苦心。
憑肘幾、厚厚的白絹坐墊、繪有花鳥的天花板和格子窗、裝有小玩意兒的小櫥……前方還安裝了小巧的折疊桌,以便飲茶使用。
坐轎子從薩摩到江戶足有四百十一里路,就算中途不眠不休,都要走上一個來月。不過篤姬途中還需在大坂、京師停留數日,前往各家問候拜訪,如此算來,一路上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這是嘉永六年(1853年)八月二十一日之事-這日子是費了一番工夫才定下來的。上上個月的六月二十二日,德川幕府第十二任將軍德川家慶駕鶴西歸,全國各地都要發喪。
家慶公本該是篤姬的公公,照理說她要等五十天的喪期過了才能動身。再者,從薩摩到大坂幾乎都是海路,正所謂:“舟旅七日出發,九日不得歸。”這是薩摩人歷來的信仰,老女幾島堅稱古人之言不可不聽。
坐船一定要請船夫。薩摩船夫出海有個習慣,就是要“吃刀豆”。請人辦事,總得照他們的規矩辦。刀豆從頂端開始成熟,慢慢長到莖部,象征“平安歸來”,比較吉利。然而此去經年,篤姬怕是再也無法踏上薩摩的土地了。
從外城出發的隊伍,穿過城角箭樓,走出樓門,跨過吉野橋,朝東方進發。陽光從朝霧中灑落。隊伍沿著護城河內側轉了個彎。身處轎中的篤姬明白,這是在往今和泉府的正門去。
透過小窗的竹簾,篤姬遠遠望見了門旁那棵熟悉的松樹。今年春天之前,她還能每天在那棵樹下進進出出。面對此情此景,她不禁將轎門拉開一寸。
今晨,今和泉鄉的領主島津安藝的妻子阿幸夫人站在門口,在侍從、長兄忠冬、三兄峰之助的陪伴下,等候載有篤姬的轎子。
然而,行程的安排不容許坐轎落地,只得在門口短暫停留。
阿幸夫人跑去轎旁,突然跪倒在地。
“愿篤姬大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一路平安。”
她低著頭,遞出一個小包裹。
篤姬胸口一熱,接過包裹,探出身子低頭說道:“母親,兄長,請多保重!”
沒等她抬頭,向井新兵衛便發出號令,隊伍再次緩緩移動。
母親阿幸夫人尊稱自己的親生女兒為“篤姬大人”,又跪倒在地問了安。她的頭上滿是白發。
篤姬將方才那一幕深深印在眼底,把母親交給自己的紫色綢巾包裹貼在臉頰上。
篤姬很清楚,女兒家總有一天要離開娘家的。可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與娘家相隔千山萬水。她將小包裹視作阿幸夫人的替身,擺在膝頭小心翼翼地打開。
里頭裝著巳年出生的阿幸夫人的守護神本尊-裝有一寸大小的金無垢普賢菩薩像的古金襕 袋。
篤姬出生后,虔誠的阿幸夫人命今和泉家的菩提寺 (光臺寺)住持打造了一尊申年守護神本尊大日如來像,作為篤姬的念持佛 。看著眼前的普賢菩薩像,篤姬仿佛讀懂了母親的苦心。
阿幸夫人與女兒篤姬在命運的捉弄下天各一方。離別之時,她將普賢菩薩交給女兒,愿佛像能替自己保護女兒安康。而留在家中的大日如來也會被當做篤姬的替身,每日早晚的祈禱定不懈怠。眼前的佛像,仿佛訴說著母親的臨別之詞。
母親的心意讓女兒感激不盡。篤姬輕撫著護身袋,隨后將其收入懷中。不久,隊伍來到海岸邊,將篤姬連人帶轎從弁天橋的碼頭搬上了船。在到達大隅的垂水地區之前,幾島同意了篤姬的請求,允許她在船頭站上片刻。
船劃破錦江灣(鹿兒島灣)的波浪迅速前進,幾乎沒怎么搖晃。天公作美,篤姬度過童年時代的今和泉的群山就在船的南方,清晰可見。
篤姬生父島津安藝忠剛是今和泉家的現任家督,跟重富家的島津周防、加治木家的島津兵庫和垂水家的島津贊岐合稱“一門四家”,本是現任藩主島津齊彬的祖父齊宣之五子,但今和泉家第九任當主忠喬膝下無子,便依藩主之命,在二十歲時當了今和泉家的養子。
島津本家始自遙遠的鐮倉幕府時期,曾擔任守護薩摩、大隅、日向三國的職位,其姓氏更由源賴朝 親自賜予。齊彬是第二十八任家督。
六百六十年來,島津一門平定薩摩、大隅的內亂,“文祿?慶長之役” 中出兵朝鮮,又曾平定琉球地區,家門長盛不衰。
薩摩藩擁有七十七萬石領地,人稱天下第二大藩,僅次于加賀(石川縣南部地區)的前田家。強盛的原因很多,*重要的莫過于島津家并非關原合戰之后移封到此地的大名。而第二十二任繼豐有組織地整合了自古以來扎根此地的血族,使其秩序井然,這也為薩摩藩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繼豐規定了不同的階層,將擁有過繼資格的本家次子以下男丁分至各家。首先定下的就是之前提到的四家。地位僅次于本家;其次是二十一家“一所持”,均是一鄉領主,且特別指明由“都城”、“宮之城”、“花岡”、“日置”四家居首,下設四十一家一所持,五十四家寄合 ,十家平寄合。以上這些身份的人,皆是“上士”。
由于這一規定的存在,本家家督代代都是血親,直到現任藩主,縱是從別家過繼來的,也都有血緣關系。一族以本家為頂點向下延伸,就如同富士山腳下的原野。人們以“太守大人”尊稱藩主,只要到了緊要關頭,這些分家就會成為支撐薩摩藩的中堅力量。
今和泉家始于繼豐之弟忠鄉,被繼豐定為一所持,賜予揖宿郡中的小牧、巖本、西方、池田、仙田、利永各村,共計三千五百余石。寶歷 年間,該家的領地又添了佐多鄉的一萬五百石,變成一萬一千石以上的豪紳。該家的領地位于薩摩半島南端,一年四季溫暖宜居,本宅位于城下惠橋,別邸則位于巖本村的海邊。
船下是碧波蕩漾的大海。在那盡頭,別邸那棵黑細葉冬青郁郁蔥蔥,仿佛在遠方祝賀篤姬今日的起程。當然那只是篤姬的想象。水平線上只能看見一簇低矮的山脈,別無他物。
天璋院篤姬 作者簡介
太宰治賞、直木賞、吉川英治賞多項日本重要文學獎得主,她的人生及她的作品,在日本已成為傳奇。
宮尾美登子,1926年生于四國地方的土佐(現高知縣),母親本是一名藝妓,生下她不久就離開了她,父親經營藝妓仲介所,雖然是領有政府執照的仲介所,但說穿了就是將貧苦人家的女兒引介至花街柳巷營生的不光彩的行業。宮尾生長在這樣的環境,心里的感受錯綜復雜可想而知。為了離家,她18歲就結婚,隨著夫婿遠赴中國東北,生活貧困。二戰結束后好不容易回到日本,卻又發現自己得了當時視為絕癥的肺結核,在調養身體之時,她開始執筆寫作,當年21歲。
1973年,她以自己的父母為藍本,描寫夫婦之間緣起緣滅的小說《桌》,獲得當年的太宰治賞,自此仿佛開了竅般,每隔幾年都有膾炙人口的重要作品問世,在這一刻之前,她已筆耕二十六年。她的作品不僅有自己的“身世記憶”,還有日本的“時代記憶”。除了《桌》,還有得到直木賞的重要作品《一弦琴》,一部以土佐地方的傳統技藝一弦琴的傳承為故事主軸,橫跨三代家族女性的感人小說。她的作品幾乎每部都被改編為電視劇或電影,除了《天璋院篤姬》,《平家物語》亦被改編為2005年的NHK大河劇《義經》,由瀧澤秀明主演。她寫的小說故事情節細膩深刻,人物栩栩如生,對人情世故、人性矛盾處更是體貼入微,無論是歷史考證或技藝的細節都有憑有據,刻畫至深,今年已84歲仍創作不輟的她,被譽為是最具時代靈魂的日本作家。
曹逸冰,譯有《失控的玩具》《堪忍箱》《天璋院篤姬》《深夜市長》《蠅男》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