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撫壺論道-造物史視野中的先秦青銅壺形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7112
- 條形碼:9787516177112 ; 978-7-5161-771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撫壺論道-造物史視野中的先秦青銅壺形器 本書特色
從造物史的發展歷程來看,“壺”形器的使用幾乎貫穿了中國造物史的每個時期,它的發展演變形成了一條較為完整的線性發展軌跡,而先秦時期的青銅 “壺”形器又具備上下承和的典型特征。李嘉所*的《撫壺論道(造物史視野中的先秦青銅壺形器)》以先秦青銅“壺”形器為線索,從一個新的角度闡釋了先秦造物史的發展歷程,青銅“壺”形器不僅蘊含著中華民族的設計智慧,同時也折射出中國早期造物藝術歷史的發展脈絡,其中所蘊含的自然生態觀、倫理觀、價值觀,以及情感特征、功能特征和造物觀念等都可以成為為中國當代設計提供良好借鑒的藍本。
撫壺論道-造物史視野中的先秦青銅壺形器 內容簡介
從造物史的發展歷程來看,“壺”形器的使用幾乎貫穿了中國造物史的每個時期,它的發展演變形成了一條較為完整的線性發展軌跡,而先秦時期的青銅“壺”形器又具備上下承和的典型特征。本書以先秦青銅“壺”形器為線索,從一個新的角度闡釋了先秦造物史的發展歷程,青銅壺形器不僅蘊含著中華民族的設計智慧,同時也折射出中國早期造物藝術歷史的發展脈絡,其中所蘊含的自然生態觀、倫理觀、價值觀,以及情感特征、功能特征和造物觀念等都可以成為為中國當代設計提供良好借鑒的藍本。
撫壺論道-造物史視野中的先秦青銅壺形器 目錄
撫壺論道-造物史視野中的先秦青銅壺形器 作者簡介
李嘉(1974—?),女,北京人,?2012年6月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設計藝術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湖北民族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設計史研究,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研究。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