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74511
- 條形碼:9787509374511 ; 978-7-5093-745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本書特色
“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內容簡介
價值體系是國家治理的基礎,決定著國家治理的方向和路徑。國家治理就是要構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核心的治理體系,要通過深化改革,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實現(xiàn)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的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在國家治理過程中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我們黨新時期的一項艱巨任務,具有承上啟下的戰(zhàn)略意義。
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目錄
緒論 / 001
**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概述
**節(jié)核心價值體系 / 005
一、價值與核心價值 / 005
二、價值觀、核心價值觀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009
三、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體系 / 012
第二節(ji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 015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出的時代背景 / 015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涵 / 019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特征 / 022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功能 / 023
第三節(jié)新時期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任務和要求 / 026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來源 / 026
二、新時期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要求 / 029
三、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路徑 / 031
第二章中西傳統(tǒng)核心價值體系
**節(jié)中國歷史上的核心價值體系 / 037
一、不同社會形態(tài)中核心價值的歷史演變 / 037
二、特殊環(huán)境鑄造獨特的傳統(tǒng)核心價值體系 / 040
三、傳統(tǒng)核心價值體系的溯源 / 043
四、傳統(tǒng)核心價值體系的歷史作用 / 047
第二節(jié)西方核心價值體系及啟示 / 049
一、西方核心價值體系的歷史淵源 / 049
二、西方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的重要經驗 / 051
三、西方核心價值體系構建對我國的啟示 / 052
四、西方普世價值觀之批判 / 053
第三節(jié)中西方核心價值體系比較 / 056
一、中西方價值觀比較 / 056
二、社會主義價值體系與資本主義價值體系之比較 / 058
第三章國家治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節(jié)文治與核心價值體系 / 063
一、文治的核心價值淵源 / 064
二、文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構建之路 / 069
第二節(jié)德治與核心價值體系 / 073
一、德治的核心價值淵源 / 073
二、德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構建之路 / 078
第三節(jié)法治與核心價值體系 / 085
一、法治的核心價值淵源 / 085
二、法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構建之路 / 089
第四節(jié)黨建與核心價值體系 / 094
一、黨建的核心價值淵源 / 095
二、黨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構建之路 / 098
第四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治理中的地位與作用
**節(ji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概述 / 102
第二節(ji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用之定向導航 / 103
一、定向導航作用的理論基礎 / 103
二、定向導航作用的現(xiàn)實意義 / 104
三、定向導航作用的時代價值 / 111
四、發(fā)揮定向導航作用的基本策略 / 118
第三節(ji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用之重要支撐 / 120
一、支撐作用的內涵 / 120
二、支撐作用的傳承 / 124
三、支撐作用的時代意義 / 125
第四節(ji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用之實現(xiàn) / 127
一、判斷評價 / 127
二、調解規(guī)范 / 129
三、具體方式 / 130
第五節(ji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當代青年教育 / 132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當代青年教育的必要性 / 134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當代青年教育的可行性 / 137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代青年中的認同現(xiàn)狀 / 139
四、加強對當代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措施 / 141
第五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之困難及其克服
**節(jié)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困難及其克服 / 147
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斷裂與再造之困 / 149
二、承載傳統(tǒng)文化的社會根基逐漸解體 / 151
三、文明沖突融合下傳統(tǒng)文化主體性的動搖 / 154
四、中華文化主體性和多元性之間的緊張 / 157
第二節(jié)德治建設之困難及其克服 / 160
一、社會轉型期的道德危機 / 161
二、家庭價值觀念的深刻變化 / 163
三、社會功利化導致的價值錯亂 / 165
四、價值多元化對主流道德敘事的挑戰(zhàn) / 168
第三節(jié)法治建設之困難及其克服 / 170
一、權力崇拜導致法律虛無 / 171
二、情理社會使得法律權威難以確立 / 174
三、“法治工具論”限制法律效力的發(fā)揮 / 177
四、法治公信力不高使法治缺乏“*后一公里” / 179
第四節(jié)新時期黨的思想和作風建設之困難及其克服 / 182
一、“后革命時代”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遺忘 / 183
二、“泛意識形態(tài)化”導致主流價值觀的“疲軟癥” / 185
三、“非意識形態(tài)化”思潮的消極作用 / 188
四、宣傳與現(xiàn)實之間的落差 / 190
第六章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途徑
**節(jié)在文化治理過程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 195
一、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精華 / 196
二、倡導公民參與文化的形成 / 198
三、構建問責文化 / 202
第二節(jié)在德治過程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 205
一、增強社會對核心價值的認同 / 206
二、推進和提升公民道德建設 / 209
三、提升學界、社會組織及新聞媒體的影響力 / 215
第三節(jié)在法治過程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 217
一、提升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程度 / 217
二、健全人才吸納和培養(yǎng)機制 / 220
三、健全公民參與機制 / 224
四、完善監(jiān)督和懲戒機制 / 228
第四節(jié)在黨建過程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 233
一、提升公務員對國家治理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知 / 233
二、提升公務員的能力水平和責任感 / 236
三、強化領導者對公民參與的重視程度 / 239
四、嚴懲貪污腐敗 / 241
附: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政策
一、中央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政策 / 246
二、省區(qū)市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政策 / 258
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節(jié)選
國家治理體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離不開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用24個字概括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24個字涵蓋了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取向,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新時期時代精神的彰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 價值體系是國家治理的基礎,決定著國家治理的方向和路徑。在我國,國家治理就是要構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核心的治理體系,要通過深化改革,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實現(xiàn)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的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無形的,國家治理是有形的,如何將無形的精神與有形的制度相統(tǒng)一,需要從文化、道德、法律、黨風四個方面著力。將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文化、道德、法律、黨風的建設中去,通過文治、德治、法治、黨建的不斷完善深化核心價值體系構建,進而實現(xiàn)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目標。 根據(jù)價值的界定,我們會覺得,有無數(shù)可以被我們稱之為“價值”的有意義的存在,我們可以按其對人而言意義的大小,進行一個簡單地劃分:核心價值、一般價值、特殊價值及其他各種不同級別層次的價值。這是由價值本身的多元性和不同主體的差異性而導致的。為了不致混亂和方便理解,我們可以大體上將價值簡單地分類為一般價值和核心價值。在眾多價值中,我們把居于主導地位的價值稱為核心價值。它是對一般價值的高度凝練與概括,它反映的是在具體的、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什么樣的價值理念才是*為突出和*為重要的。從國家的角度來理解,核心價值就表現(xiàn)為一種精神文化價值,也就是這個國家向世界展現(xiàn)的一種文化意識形態(tài)。而自由、平等、公平、正義、富強、民主等則可以說是古今中外人類的共同追求,是整個人類社會的核心價值。 對于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而言,我們需要不同類別、不同層級的價值形態(tài)。經濟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物質價值,政治文化的發(fā)展則深刻展示出精神價值。我們都已經認識到了物質基礎的重要性,但真正為社會發(fā)展指引方向的卻是精神價值。這也就是社會發(fā)展的核心價值,是社會意識的本質體現(xiàn),代表了整個社會價值體系的總特征,約束和引導處于從屬地位的各個價值的發(fā)展。從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看,核心價值往往是高于現(xiàn)實的,它指向的是一種高層次目標,比如人類一直在追尋的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正義、人權等。但它并不是高掛天邊、遙不可及的。在特定的社會形態(tài)中,基于對現(xiàn)實歷史條件的考察,我們是可以提出階段性的價值目標的,而這也是實現(xiàn)終極核心價值的一種手段、一條途徑。這種階段性的價值目標實際就是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體現(xiàn),在一定時期內,它具有預測社會發(fā)展趨勢、整合社會力量、調控非核心價值等重要功能,對社會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現(xiàn)階段許多國家都在有意識地構建、倡導和推行自己的核心價值。而這種核心價值一旦被國家和人民認可,那整個社會的各方面發(fā)展就將與之息息相關。這也正是核心價值對社會發(fā)展具有導向作用的體現(xiàn)。 ……
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作者簡介
江必新,湖北枝江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兼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行為法學會會長、中南大學教授等職務。榮獲第二屆中國十大青年法學家、首屆當代中國法學名家等稱號。出版“十八大與法治國家建設”叢書、《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重大問題研究》《法治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建議〉之法治研讀》《行政法制的基本類型—行政與法的關系發(fā)展史》《中國法文化的淵源與流變》《行政訴訟問題研究》《民事訴訟的制度邏輯與理性構建》等專著五十余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報刊發(fā)表文章二百余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法治中國研究”等多項重要課題。 劉偉,1973年生于安徽,法學碩士、管理學博士、法學博士后,現(xiàn)為中央機關公務員。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