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inventor入門 11.1 inventor概述 11.2 inventor的安裝與卸載 21.2.1 安裝inventor之前要注意的事項 21.2.2 安裝autodesk inventor 2016的步驟 31.2.3 更改或卸載安裝 41.3 inventor基本使用環(huán)境 51.3.1 用戶界面 51.3.2 應用程序菜單 51.3.3 功能區(qū) 91.3.4 鼠標的使用 101.3.5 觀察和外觀命令 111.3.6 導航工具 131.3.7 全屏顯示模式 151.3.8 快捷鍵 151.3.9 直接操縱 161.3.10 信息中心 171.3.11 inventor環(huán)境總覽 171.4 參數化建模技術 181.4.1 參數化設計思想 181.4.2 參數化建模技術的實現(xiàn)方法 181.4.3 inventor的一般參數化過程 191.5 autodesk的數字樣機技術 241.5.1 數字樣機的工作流 241.5.2 數字樣機的零部件 251.6 本章小結 27第2章 草圖應用基礎 282.1 創(chuàng)建草圖 282.1.1 草圖環(huán)境 282.1.2 草圖工具 302.1.3 創(chuàng)建草圖原則 352.1.4 草圖坐標系 352.1.5 精確輸入 362.1.6 編輯草圖 37練習2-1 392.2 約束草圖 412.2.1 autodesk inventor中的草圖約束 412.2.2 幾何約束 422.2.3 規(guī)劃約束 452.2.4 顯示或刪除約束 462.2.5 標注草圖 47練習2-2 542.3 “二維草圖”工具 572.3.1 二維幾何圖元線型和尺寸樣式 582.3.2 創(chuàng)建二維幾何圖元線型和尺寸樣式的工具 582.3.3 如何使用二維幾何圖元草圖工具 59練習2-3 62第3章 創(chuàng)建和編輯草圖特征 663.1 草圖特征 663.1.1 簡單的草圖特征 673.1.2 退化和未退化的草圖 683.1.3 草圖和輪廓 693.1.4 共享草圖的特征 70練習3-1 713.2 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 733.2.1 拉伸特征概述 743.2.2 拉伸工具 743.2.3 拉伸特征關系——添加、切削、求交 763.2.4 指定終止方式 773.2.5 編輯拉伸特征 77練習3-2 783.3 創(chuàng)建旋轉特征 823.3.1 簡單旋轉輪廓 833.3.2 旋轉工具 833.3.3 創(chuàng)建旋轉特征 843.3.4 旋轉特征關系——添加、切削、求交 853.3.5 編輯旋轉特征 86練習3-3 86第4章 創(chuàng)建放置特征 914.1 圓角特征 914.1.1 倒圓工具 924.1.2 等半徑模式 924.1.3 變半徑模式 934.1.4 過渡模式 954.1.5 面圓角 964.1.6 全圓角 974.1.7 “圓角”對話框中的擴展選項 974.1.8 創(chuàng)建等半徑圓角的過程 994.1.9 創(chuàng)建變半徑圓角的過程 994.1.10 編輯圓角特征 101練習4-1 1014.2 孔和螺紋特征 1054.2.1 關于孔特征 1054.2.2 使用打孔工具創(chuàng)建孔的好處 1054.2.3 打孔工具 1064.2.4 螺紋 1114.2.5 創(chuàng)建螺紋特征的過程 113練習4-2 1144.3 抽殼 116練習4-3 1174.4 陣列 1204.4.1 矩形陣列 1204.4.2 環(huán)形陣列 1254.4.3 鏡像 129第5章 創(chuàng)建工作特征 1335.1 工作平面 1335.1.1 默認的工作平面 1335.1.2 工作平面命令 135練習5-1 1415.2 工作軸 145練習5-2 1465.3 工作點 148練習5-3 1495.4 用戶坐標系 154第6章 零件建模基礎 1556.1 多實體 1556.1.1 基本概念 1556.1.2 創(chuàng)建多實體的環(huán)境 1566.1.3 創(chuàng)建多實體 1566.1.4 多實體成員間的布爾運算 1586.1.5 多實體的常規(guī)特性 1596.1.6 多實體的顏色信息 1606.1.7 生成零部件 1616.2 拔模 1646.3 加強筋 1666.3.1 創(chuàng)建平行于草圖平面的加強筋 1686.3.2 創(chuàng)建垂直于草圖平面的加強筋 1686.4 放樣 1696.4.1 截面尺寸 1736.4.2 對應實例 1746.4.3 創(chuàng)建中心線放樣 1756.4.4 創(chuàng)建到點的放樣 1766.4.5 創(chuàng)建面積放樣 1776.5 掃掠 1786.5.1 創(chuàng)建掃掠特征 1816.5.2 創(chuàng)建螺旋掃掠特征 1886.5.3 創(chuàng)建用于定位螺紋的圓柱體和定位特征 1896.5.4 創(chuàng)建和定位用于螺紋的截面輪廓 1906.6 創(chuàng)建和編輯塑料特征 1906.7 建立具有扁平平臺面的支撐臺特征 1956.8 柵格孔特征 1986.9 在薄壁零件上建立柵格孔特征,從二維草圖開始 2006.10 卡扣式連接特征 2016.11 合并和移動實體 2046.12 自由造型功能增強 207第7章 高級零件造型 2107.1 建模的基本要求 2107.2 inventor功能分析 2117.2.1 草圖功能 2117.2.2 零件功能 2127.2.3 分析功能 2137.3 建模技術 2137.3.1 建模的規(guī)則 2137.3.2 明確設計意圖 2147.3.3 建模思路 2147.3.4 建模的策略和步驟 2167.3.5 建模的方法和技巧 2177.3.6 模型質量的分析和檢查 2207.4 復雜殼體零件建模實例 2217.4.1 建模方法 2217.4.2 建模實例 2287.5 本章小結 230第8章 創(chuàng)建和編輯裝配模型 2318.1 自上而下地設計 2318.2 裝配建模基礎 2328.2.1 裝配模型基礎 2328.2.2 裝配環(huán)境 2358.2.3 部件工具面板 2368.2.4 瀏覽器 237練習8-1 2418.3 在裝配中裝入和創(chuàng)建零部件 2458.3.1 裝入零部件工具 2458.3.2 定位零部件來源 2458.3.3 替換零部件 2478.3.4 在裝配中創(chuàng)建零部件 248練習8-2 2508.4 約束零部件 2568.4.1 添加約束 2568.4.2 查看約束 2658.4.3 編輯裝配約束 267練習8-3 2688.5 自適應零件 2718.5.1 自適應特征簡介 2718.5.2 創(chuàng)建自適應零部件的方法 2728.5.3 自適應草圖 2748.5.4 自適應特征 2758.5.5 裝配中的自適應情況 2778.5.6 使用裝配約束 2788.5.7 使用自適應零件的注意事項 2788.6 裝配分析 2798.6.1 干涉分析工具 2798.6.2 面分析工具 2818.6.3 搜索定位零部件 285練習8-4 286第9章 表達視圖處理技術 2899.1 表達視圖的創(chuàng)建 2899.1.1 創(chuàng)建位置參數和軌跡 2949.1.2 播放表達視圖 2969.2 設計表達視圖 2979.2.1 什么是設計表達視圖 2979.2.2 設計表達視圖中存儲的信息 2999.2.3 設計表達視圖的命令 2999.2.4 表達視圖的應用與好處 2999.3 視圖表達中的動作處理 3029.3.1 體驗零件裝配動作定義 3029.3.2 動作定義詳細設置 307第10章 工程圖處理技術 31110.1 工程圖創(chuàng)建環(huán)境 31210.2 工程圖資源的定制 31310.2.1 圖紙的選擇 31410.2.2 定制標題欄數據來源 31410.2.3 定制圖框 31610.3 斜視圖和剖面視圖 31710.3.1 斜視圖 31710.3.2 剖面視圖 318練習10-1 32010.4 局部視圖和斷開視圖 32510.4.1 局部視圖 32510.4.2 斷開視圖 32810.4.3 編輯斷開視圖 32910.5 局部剖視圖 33010.5.1 創(chuàng)建局部剖視圖 33010.5.2 編輯局部剖視圖 33310.6 工程圖標注及明細表 33310.6.1 工程圖標注 33310.6.2 孔/螺紋注釋 33810.6.3 倒角標注 33910.6.4 文本/指引線文本 34010.6.5 表面粗糙度符號 34010.6.6 焊接符號 34110.6.7 添加中心線和中心線標記 34110.6.8 表格 34310.6.9 孔參數表 34510.6.10 引出序號 34710.6.11 自動引出序號 34910.6.12 明細欄 350第11章 鈑金設計 35511.1 鈑金設計環(huán)境 35511.1.1 鈑金設計入口 35511.1.2 鈑金設計工具面板 35811.2 創(chuàng)建鈑金特征 35911.3 鈑金展開模式的方法 37111.4 復雜鈑金特征 37611.4.1 凸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