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波斯-閱讀與行走在世界文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62934
- 條形碼:9787560862934 ; 978-7-5608-629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波斯-閱讀與行走在世界文明 本書特色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也就是說波斯是伊朗的古名。歷**在西亞、中亞、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法維帝國等。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臨巴爾干半島與地中海,南抵亞丁灣和紅海,北達高加索山脈跟咸海,波斯帝國是**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張松著的《波斯》是對友朋會定制的旅行計劃的一次記錄,也是一種嘗試。
波斯-閱讀與行走在世界文明 內容簡介
《閱讀與行走在世界文明:波斯》是對友朋會定制的旅行計劃的一次記錄,也是一種嘗試。作者張松邀請了二十余位行者參與,并邀請了伊斯蘭聞名的名師同行,沿途講解授課,創造了一個介紹伊斯蘭文化與歷史流動的課堂。同時,《閱讀與行走在世界文明:波斯》也是一本實用的旅行指南。
波斯-閱讀與行走在世界文明 目錄
**天 上海-德黑蘭
第二天 德黑蘭
第三天 德黑蘭-卡尚-伊斯法罕
第四天 伊斯法罕
第五天 伊斯法罕
第六天 伊斯法罕-亞茲德
第七天 亞茲德
第八天 亞茲德-帕薩爾加德-設拉子
第九天 設拉子(波斯波利斯)
第十天 設拉子
第十一天 設拉子-畢沙普爾-阿瓦士
第十二天 阿瓦士
第十三天 阿瓦士-德黑蘭-上海
第十四天 抵達上海
附一 十部必看的伊朗經典電影
附二 十本關于伊朗的書
附三 伊朗詩歌節選
附四 《波斯游學》三講
附五 關于松者
后記
波斯-閱讀與行走在世界文明 節選
《閱讀與行走在世界文明:波斯》: 一大早在酒店吃過早餐,我們的伊斯法罕之旅正式開始了。 在去往四十柱宮的路上,教授給我們講起了這座號稱“伊朗**旅行目的地”城市的歷史。“16世紀有句著名的半韻詩句曾經寫過:伊斯法罕半天下!1937年出版的游記作者羅伯特·拜倫更將伊斯法罕的地位與雅典和羅馬相提并論,稱其為人類共同的寶藏。1047年,波斯塞爾柱王朝定都伊斯法罕,在隨后的180年中,雄偉的幾何風格建筑風靡一時,有幾座當時作為杰出典范的建筑現在還能看得到。”教授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等下要去看的四十柱王宮,薩法維王朝*重要的王宮之一,也是皇城中唯一保存下來的宮殿,是薩法維時期的享樂宮和接待廳,其設計靈感源于阿契美尼德的柱廊。雖然號稱‘四十柱宮’,但其實只有二十根柱子。加上前方水池里的二十根柱子的倒影,故稱‘四十柱宮’。”“果然是個盛產詩人的國度,給建筑取個名字都如此有意境。”“有意思!”同學們紛紛為古波斯人的智慧與詩意感嘆不已,都想快快去一睹其真容。 和其他伊朗的宮殿古宅一樣,這座宮殿也同樣被一座波斯花園所環繞。這座波斯花園也是九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波斯花園典范之一。我們沿著長長的水池,走到正殿前方,20根細長的螺紋木柱屹然立于眼前。往池中一望,另外“20根柱子”果然在水面上清晰可見。有同學笑稱,伊朗的宮殿清真寺數目眾多,回去以后名字不一定都記得住,但這tr四十柱宮,,估計是忘不了了。 從古樸的殿外走入殿內,里外的巨大反差又一次讓我們這些人“WOW!,,T——T。正殿內墻壁上方的一幅幅顯赫的巨型壁畫,精美絕倫,恢弘至極。壁畫描繪了當時奢華的宮廷生活和薩法維時期的一些重要戰役。 門口上方的壁畫,從右到左分別是伊斯梅爾沙阿對陣烏茲別克人,那迪爾沙阿在印度戰場上對陣蘇丹穆罕默德(騎著一頭白象)以及阿巴斯二世以樂師和舞女歡迎KingNaderKhan的場景。在門對面的墻上,同樣是按照從右到左的順序,壁畫上分別是阿巴斯一世主持一場盛宴,伊斯梅爾沙阿對陣蘇丹謝里姆的步兵以及1543年塔瑪斯普沙阿接待逃亡到波斯的印度王子Humayun的場景。 這些精美的杰作,在18世紀阿富汗人入侵的時候幸存了下來。他們用石灰水遮住了壁畫,以表明他們反對這種奢侈。除了巨型壁畫外,殿內的多幅袖珍畫和陶器,也很值得一看。 “反對可以是一種態度,但毀壞歷史遺留的優秀作品,就顯愚昧了。可見,當年的那些入侵者們也并非都只是會舞刀弄槍的魯莽之輩啊。”教授望著壁畫感嘆道。 在四十柱宮里,還發生了一件趣事。我和任我行,因為宮殿內是否有地下室這個問題,產生了不同的意見。任我行堅持說沒有地下室,即使我告訴他我曾經到過這里的地下室,也仍舊無法說服他。“你一定是記錯了。”他堅持己見。正在我們各執一詞之際,教授走過來說了一句話,這才揭開了謎底“我剛從地下室上來呢,不過現在因為維修暫不對游客開放。”我們可愛的任我行撓撓頭,看著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那您怎么進去的?”我好奇地問。“前幾次作為波斯學研究學者的身份過來考察過幾次。所以他們都認識我了。”教授笑著說。 結束四十柱宮之行,我們的地毯之旅又要開始了。這次可不是去看,是去購買。在當地朋友的推薦下,我們去了一家出售上等品質地毯的地毯專賣店。在干挑萬選之后,每個人都帶走了幾條自己中意的波斯地毯。 地毯店熱心的伊朗老板,一邊賣地毯,一邊還不忘自豪地對我們講起了波斯地毯的歷史:“我們波斯地毯悠久的歷史可不只是說說的。考古學家曾經在土耳其阿娜圖利,發現伊朗公元前6000年的地毯織品碎片,可見歷史之悠久。波斯地毯主要分絲織毯和羊毛毯。鮮艷光亮的羊毛手工織成的毯子很早以前就在各國宮廷中聲譽鵲起。地毯的主題是沒有限制的,鄉村風景、狩獵、庭院等各種場景都可能出現在毯子上。 絨面毯用的原材料*好,取自伊朗優質綿羊背部的羊毛,比用來做服裝的羊毛還要好。紋路細膩、圖案清晰、做工講究的波斯地毯是我們伊朗民族藝術的至尊。所以我們伊朗有一句話:贈你一塊波斯地毯,等于給你一座波斯庭院。”老板這段話說得可謂倒背如流,我猜每次來光顧的外國游客,他都會如此自豪地對他們說上一遍吧。 買完地毯,我們繼續驅車前往下一站,世界第二大廣場——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也稱皇家廣場和“世界圖畫”廣場)。距我上一次游覽這里,一眨眼已經過去了六年。在廣場附近的一家餐館吃過午飯,我們走進了這座宏偉的建筑。 ……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