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教育家張之洞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083843
- 條形碼:9787209083843 ; 978-7-209-08384-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家張之洞研究 內容簡介
本叢書對教育家的選擇標準是:1、同時具備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體系化的教育思想、重大的教育影響,且至少在上述三者之一具有原創特質。2、以解決中國現代教育重大問題為鵠的,具有世界視野、中國特色、時代精神、個人風格、獨特魅力、恒久價值。3、大推動中國現代教育的進步,并在當時及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迄今仍經得起歷史檢驗。4、兼顧歷時性,以教育家之代際嬗替反映中國現代教育之發展;考慮橫向型,兼顧理論型與實踐型教育家,大學教育家與中小學教育家,學校教育家與社會教育家,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家等。本叢書主要解決的問題是:1、教育家、尤其是創新型教育家是如何形成的、特質何在;2、教育家、尤其是創新型教育家如何創新教育體系,培養創新型人才;3、從古今中西的歷史坐標來看,中國近現代原創型教育家對于中國教育歷史長河與世界教育體系之林,具有什么樣的獨特性貢獻;4、中國近現代原創型教育家對于構建中國特色現代教育體系具有什么重大貢獻、意義何在;5、對于當下中國怎樣才能涌現出教育家、特別是創新型教育家有何啟示、借鑒。
教育家張之洞研究 目錄
引言
**章 對教育傳統的接受與承續
**節 早年的儒風濡染
第二節 走上教育事功之路的前奏
第三節 對教育傳統的堅守與確證
第四節 拓展權力空間中的權變與持守
第二章 傳統教育的改造與西方教育實驗的初步探索
**節 松解教育傳統的開端
第二節 對洋務教育價值的深切體認
第三節 推行洋務教育的肇始
第四節 改造傳統教育的努力
第三章 西式教育的拓展與深化
**節 創辦自強學堂
第二節 《吁請修備儲才折》中的教育藍圖
第三節 新式學堂的密集創設
第四節 首次派遣留學生
第五節 返任湖廣之后的大舉興革
第四章 對傳統教育的大力改造
**節 創辦兩湖書院
第二節 改革書院的多層面嘗試
第三節 推動書院改制的不懈努力
第四節 變革科舉的新篇章
第五章 融匯中西的文化圖式與教育藍本的建構
**節 《勸學篇》誕生的歷史根基
第二節 “中體西用”的文化圖式
第三節 《勸學篇》中繪制的教育藍圖
第四節 《勸學篇》的反響及其根由
第六章 “新政”時期教育改革的引領者
**節 在審慎的博弈中推出教育綱領
第二節 《江楚會奏變法三折》中的教育思想
第三節 以湖北實驗為基礎的新學制厘定
第四節 西式學堂創辦的系統化
第五節 促動教育行政機構走向近代化的努力
第六節 在中、日博弈中為留學政策奠基
第七節 對廢除科舉的推動
第七章 堅守傳統中的鼎力興革
**節 創設存古學堂的文化憂思
第二節 人參軍機之后繁復多岐的教育興革
第三節 身后余響
第八章 張之洞教育思想與實踐的影響與流變
**節 張之洞對中國近代教育發展的貢獻
第二節 張之洞對中國近代教育發展的反向助推
第三節 張之洞教育思想與實踐的流變軌跡
第九章 張之洞教育智慧的當代價值
**節 面對西方教育的姿態與策略
第二節 面對傳統教育的應然選擇
第三節 中庸的教育智慧考索
第四節 政治家型教育家的成長機制尋繹
附錄 張之洞生平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
教育家張之洞研究 作者簡介
王喜旺,現為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傳統文化與教育,中國現代大學史、教育文化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