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生態思想史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3565
- 條形碼:9787516173565 ; 978-7-5161-7356-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生態思想史略 本書特色
中國有著十分珍貴的傳統生態思想,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本文旨在對中國傳統生態思想的發展脈絡、思想精粹進行提煉和剖析,對生態文明的建設闡發新的見解。全文共分5章,前4章為生態思想史的內容,根據生態社會文化(哲學)和生態科技思想這兩條線索,對我國從先秦時期起到明清時期為止的這一段傳統社會時期的生態思想進行分析研究。第5章較為集中地提煉我國傳統生態思想的精華。
中國傳統生態思想史略 內容簡介
中國有著十分珍貴的傳統生態思想,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本文旨在對中國傳統生態思想的發展脈絡、思想精粹進行提煉和剖析,對生態文明的建設闡發新的見解。全文共分5章,前4章為生態思想史的內容,根據生態社會文化(哲學)和生態科技思想這兩條線索,對我國從先秦時期起到明清時期為止的這一段傳統社會時期的生態思想進行分析研究。第5章較為集中地提煉我國傳統生態思想的精華。
中國傳統生態思想史略 目錄
緒論**章 先秦時期生態思想的特點 **節 《管子》的生態思想 一 《管子·地員》的生態學貢獻 二 生態經濟思想 第二節 《呂氏春秋》的生態思想 一 農業生態思想 二 生態保護思想 第三節 《尚書·禹貢》與《周禮》的生態思想 一 《尚書·禹貢》的生態思想 二 《周禮》的生態思想 第四節 儒家的生態思想 一 孔子的生態思想 二 孟子的生態思想 三 荀子的生態思想 第五節 道家的生態思想 一 老子的生態思想 二 莊子的生態思想 第六節 余論第二章 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生態思想的特點 **節 《汜勝之書》與《四民月令》的生態思想 一 《汜勝之書》的生態思想 二 《四民月令》的生態思想 第二節 《齊民要術》的生態思想 一 生態施肥思想 二 協調利用種內、種間關系,提高作物產量 三 “天時、地利、人力”相統一的農業生態系統思想 四 有關生物適應環境的生態學知識 五 簡評與啟示 第三節 《淮南子》的生態思想 一 繼承發揚“道”的觀念,推演宇宙演化和萬物生成 二 人與自然的倫理關系 三 有關的生態學知識 四 生態保護思想 第四節 董仲舒的生態思想 一 天生養萬物,天為至尊 二 人為天下貴,天人相類 三 天人相通,天入感應,天人合一 四 人應當遵行天道、泛愛群生,天行賞善罰惡之職 五 簡評與啟示 第五節 余論第三章 隋唐宋元時期生態思想的特點 **節 《四時纂要》的生態思想 第二節 《陳寡農書》的生態思想 一 生態施肥思想 二 地宜、時宜、物宜的有機結合 三 掌握客觀規律,要求人管理好農業生態系統 四 農作物種間關系利用的新發展和水田一舉多得的靈巧殳計 五 節 儉、適度消費的生態消費觀 第三節 朱熹的生態思想 一 人與自然萬物同源,人*靈、*貴 二 傳統人本和諧生態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三 天人相類,天人感應,人與天職能分工不同 四 農業生態思想 第四節 《王禎農書》的生態思想 一 生態施肥思想的進步與發展 二 “三才論”傳統農業生態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三 節 儉、適度消費,蓄積、備荒年 第五節 余論第四章 明清時期生態思想的特點 **節 《天工開物》的生態思想 一 生態施肥法 二 特別重視生態因子——水的作用 三 “天時、地利、人力”相統一的農業生態系統論 四 向近代科學轉變的過渡性特征 五 簡評與啟示 第二節 《補農書》的生態思想 一 生態肥源和生態施肥方法 二 具體的生態農業模式分析 三 “天時、地利、人力”“三才論”生態系統思想 第三節 明清時期的生態農業模式分析 一 明代譚曉生態農業模式 二 明清時期廣東的果基魚塘與桑基魚塘生態農業模式 三 北方旱作區的“養家畜——種植業”生態農業模式 第四節 余論第五章 中國傳統生態思想的精粹 **節 中國傳統生態哲學及生態社會文化 一 “天人合一”整體生態自然觀 二 傳統的人本和諧生態倫理觀 三 傳統生態社會文化 第二節 中國傳統生態科技思想 一 中國傳統農業的生態耕作思想 二 其他一些生態學知識和思想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傳統生態思想史略 作者簡介
羅順元,男,1982年生,湖南永州人。2011年廈門大學哲學系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畢業,獲哲學博士。現為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科學哲學和科學思想史。已經在《自然辯證法通訊》、《科學管理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等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20多篇。獨著論文《論科學革命對社會思想之影響及對策》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