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事件評述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173898
- 條形碼:9787214173898 ; 978-7-214-17389-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語》事件評述 本書特色
《論語》中一共涉及多少事件?這些事件的詳細情況如何,從歷史學的角度該作何評價?本文作者通過用心的挖掘、梳理和分析,提煉出120個《論語》中提到或涉及到的歷史事件,并結合《左傳》《尚書》《史記》等典籍,對其進行分析述評。
《論語》事件評述 內容簡介
八佾舞于庭是什么性質的歷史事件?孔子何以情緒激動地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弟子子華出使齊國,孔子為何不愿多與之粟?弟子原思為孔氏宰,孔子為何又主動與之粟九百?
孔子在匡遭人圍攻,被拘押五日,險象環生,歷史真相是什么?
孔子與陽虎、公山弗擾、佛肸等叛臣有何瓜葛?為何他一再表示欲往助之?
……
這是繼《〈論語〉人物評傳》之后的又一本關于《論語》研究的工具書,書中還原120個歷史事件,深入考證,客觀評述。
以史學研究的方法揭示歷史真相,厘清是非曲直,幫助讀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孔子的學術思想。
《論語》事件評述 目錄
目錄懷念恩師劉毓璜先生(代序)一、學而篇**(0篇)二、為政篇第二(7篇)1、十有五而志于學2、三十而立3、四十而不惑4、五十而知天命5、六十而耳順6、七十而縱心所欲,不踰矩7、孟懿子問孝三、八佾篇第三(8篇)8、八佾舞于庭9、三家者以《雍》徹10、季氏旅于泰山11、或問禘之說12、孔子入太廟,每事問13、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14、管氏(管仲)有三歸15、儀封人請見四、里仁篇第四(0篇)五、公冶長篇第五(14篇)16、孔子以其子妻公冶長17、孔子以其兄之子妻南容18、孔子使漆雕開仕19、宰予(我)晝寢20、子路唯恐有聞21、臧文仲居蔡22、令尹子文三仕三已23、崔子(杼)弒齊君24、陳文子避禍至于他邦25、季文子三思而后行26、寧武子愚不可及27、子在陳曰“歸與歸與”28、伯夷、叔齊不念舊惡29、或乞醯于微生高六、雍也篇第六(8篇)30、子桑伯子居簡而行簡31、子華使于齊32、原思為孔氏宰33、季氏(季桓子)使閔子騫為費宰34、伯牛有疾35、澹臺滅明行不由徑36、孟之反不伐37、孔子見南子七、述而篇第七(7篇)38、孔子久不復夢周公39、行束脩而未嘗無誨40、孔子在齊聞《韶》41、孔子五十以學《易》42、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43、孔子見互鄉童子44、魯昭公娶于吳八、泰伯篇第八(7篇)45、泰伯三以天下讓46、曾子有疾47、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48、堯之為君,煥乎其有文章49、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50、武王有亂臣十人51、周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九、子罕篇第九(4篇)52、孔子畏于匡53、孔子少也賤,故能多鄙事54、孔子疾病55、孔子欲居九夷十、鄉黨篇第十(2篇)56、康子饋藥57、廄焚不問馬十一、先進篇第十一(7篇)58、顏淵死,孔子哭之慟59、魯人為長府60、子路瑟于孔門61、冉有為季氏(季康子)聚斂而附益之62、子貢貨殖63、子路使子羔為費宰6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十二、顏淵篇第十二(3篇)65、齊景公問政于孔子66、季康子問政于孔子67、湯有天下舉伊尹十三、子路篇第十三(9篇)68、仲弓為季氏(季桓子)宰69、衛君待孔子而為政70、樊遲請學稼圃71、衛公子荊善居(室)72、孔子適衛,冉有仆73、冉有退朝晏74、葉公問政75、子夏為莒父宰76、父攘羊而子證之十四、憲問篇第十四(18篇)77、羿善射78、奡盪舟79、禹稷躬稼而有天下80、鄭子產“為命”81、管仲奪伯氏駢邑82、臧武仲以防要君83、齊桓公殺公子糾84、管仲相齊桓公霸諸侯85、公叔文子與大夫僎同升諸公86、陳成子(恒)弒殺齊簡公87、孔子請討陳成子(恒)88、蘧伯玉使人于孔子89、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孫(季桓子)90、子路宿于石門91、孔子擊磬于衛92、高宗涼陰93、原壤夷俟,孔子以杖叩其脛94、闕黨童子將命十五、衛靈公篇第十五(4篇)95、衛靈公問陣于孔子96、孔子在陳絕糧97、臧文仲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98、師冕見孔子十六、季氏篇第十六(4篇)99、孔子反對伐顓臾100、齊景公有馬千駟101、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102、過庭之訓十七、陽貨篇第十七(6篇)103、孔子與陽貨遇諸塗104、孔子至武城105、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孔子106、佛肸以中牟畔,孔子欲往107、孺悲欲見孔子108、宰我(予)問喪十八、微子篇第十八(9篇)109、微子去之110、箕子為之奴111、比干諫而死112、齊景公欲待孔子以季、孟之間113、齊人歸女樂114、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115、子路問津于長沮、桀溺116、子路遇荷蓧丈人117、大師摯等宮廷樂師奔散十九、子張篇第十九(3篇)118、孟莊子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119、孟敬子使陽膚為士師120、叔孫武叔毀仲尼二十、堯曰篇第二十(0篇)
展開全部
《論語》事件評述 相關資料
《論語》字數不多,但提到的事件不少,正確認識這些事件,對于我們今天更好理解孔子思想具有重要意義。卞朝寧用功于《論語》研究多年,掌握資料豐富,方法獨到,分析深入,其《<論語>事件評述》為我們揭開了《論語》中紛繁復雜事件的迷紗。
——《現代快報》
《論語》事件評述 作者簡介
卞朝寧,男,上世紀80年代碩士畢業于南京大學歷史系先秦思想史方向,導師為著名先秦思想史專家劉毓璜先生。現任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巡視員。出版著作《<論語>人物評傳》,發表文章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