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教育學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91918
- 條形碼:9787303191918 ; 978-7-303-1919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學基礎 本書特色
本書按照《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的基本要求,結合師范學院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實際情況,以師范生未來的專業發展為導向,涵蓋全國教師資格證書考試大綱中與教育學原理相關的考試要點,較為全面地介紹教育、教育學、課程與教學、教師、學生、班級管理、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等知識內容。
教育學基礎 內容簡介
《教育學基礎》按照《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的基本要求,結合師范學院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實際情況,以師范生未來的專業發展為導向,涵蓋全國教師資格證書考試大綱中與教育學原理相關的考試要點,較為全面地介紹教育、教育學、課程與教學、教師、學生、班級管理、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等知識內容。
教育學基礎 目錄
**章 教育 **節 教育的認讀 一、教育概念認讀 二、教育屬性認讀 第二節 教育的構成要素 一、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三、教育影響 第三節 教育的歷史發展 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發展過程第二章 教育學 **節 教育學的產生 一、教育學產生于以教育為職業、穩定的教師隊伍 二、教育學產生于教育職業的特殊要求 三、教育學產生于教育經驗的積累和提升 第二節 教育學的發展 一、教育學的萌芽期 二、教育學的雛形期 三、教育學的發展期 四、教育學的深化期第三章 教育基本規律 **節 教育與社會發展 一、教育與社會生產力的相互關系 二、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相互關系 三、教育與精神文化的相互關系 四、教育與人口的相互關系 第二節 教育與人的發展 一、人的發展概述 二、人的發展的一般規律 三、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及其作用第四章 教育目的 **節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教育目標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四、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第二節 教育目的理論 一、有關教育目的的理論 二、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 第三節 我國的教育目的 一、新中國成立后的教育方針 二、我國當前的教育方針 三、我國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四、素質教育 第四節 全面發展教育 一、德育 二、智育 三、體育 四、美育 五、勞動技術教育 六、五育之間的相互關系第五章 學校教育制度 **節 我國現代學制的沿革 一、學制的概述 二、我國學制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我國現行學制解讀 一、我國現行學制的結構 二、對我國學制的基本認識 第三節 我國的義務教育 一、義務教育概述 二、我國義務教育的發展 第四節 發達國家學制改革與發展的主要趨勢 一、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二、義務教育年限的延長 三、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綜合化 四、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多樣化 五、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第六章 課程 **節 課程概述 一、課程的概念及發展歷史 二、課程的類型 三、課程發展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的概念與意義 二、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 三、課程設計的基本程序 四、課程文件的三個層次 第三節 課程目標 一、課程目標的概念 二、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 三、三維課程目標 第四節 課程實施 一、課程實施的概念 二、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 三、課程實施的結構層次 第五節 課程評價 一、課程評價的概念 二、課程評價的取向 三、課程評價的功能 四、課程評價的過程和方法 第六節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一、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 二、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三、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 四、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內容 第七節 校本課程開發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模式 四、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流程 五、校本課程開發的優勢及局限第七章 教學 **節 教學的基本認識 一、教學概述 二、教學的歷史發展 三、教學和其他概念的關系 第二節 教學實踐基礎 一、教學過程 二、教學原則 三、教學方法 四、教學策略 第三節 有效教學 一、教學基本環節 的有效展開 二、有效進行教學組織第八章 班級管理 **節 班級與班集體 一、班級概述 二、班集體的形成與發展 三、班集體的發展階段 第二節 有效的課堂管理 一、課堂管理的原則 二、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 三、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 四、課堂紀律及其有效管理 五、課堂問題行為及其矯正 第三節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義 二、班主任工作的任務 三、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第四節 課外活動的組織與管理 一、課外活動的含義和特點 二、課外活動的意義 三、課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四、課外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實施 第五節 學校、家庭、社會聯系的基本內容和方式 一、學校與家庭聯系的基本內容和方式 二、學校與社會敦育機構聯系的方式第九章 教師與學生 **節 教師 一、教師職業的認識 二、教師專業化發展 第二節 學生 一、不同的學生觀 二、學生的本質屬性 三、現代學生觀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師生關系 一、師生關系的含義及作用 二、良好師生關系的表現 三、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和發展第十章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節 教育研究概說 一、教育研究的含義 二、教育研究的特征 三、教育研究的類型 四、教育研究的過程 第二節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觀察法 二、調查法 三、實驗法 四、歷史法 五、個案法 六、比較法 七、行動研究法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