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蘇州河的兒女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04019
- 條形碼:9787519004019 ; 978-7-5190-040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蘇州河的兒女們 本書特色
由嵇啟春所著的《蘇州河的兒女們》一書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以蘇州河畔百年老工業基地——上海長風工業區成功轉型發展為生態商務區的曲折歷程為主線,從親歷者的獨特視角,追尋蘇州河百年工業文明嬗變的軌跡,以新世紀上海波瀾壯闊的產業結構大調整為背景,力求真實生動地描寫長風工業區,從一個衰敗的傳統老工業基地,到生態優美、總部集聚、文化斑斕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艱難轉型的全過程。作品重點刻畫和謳歌了在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中,在刻骨銘心的經濟社會轉型的陣痛中,不畏艱難,追逐夢想的基層一線的普通共產黨人。并力求以小見大,從區域經濟的轉型,折射出社會體制機制、人的思想觀念轉變、轉型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蘇州河的兒女們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從三紡機到四紡機、蘇州河的前世今生、“大王”的足跡、失落的“王冠”、陰晴不定的日子、花城眺望、精心裁剪“大衣料作”、新高地、新景觀、“小馬拉大車”、三進“興國”等。
蘇州河的兒女們 目錄
**節 從三紡機到四紡機
第二節 蘇州河的前世今生
第三節 “大王”的足跡
第四節 失落的“王冠”
第五節 陰晴不定的日子
第二章 描繪藍圖
**節 花城眺望
第二節 精心裁剪“大衣料作”
第三節 新高地、新景觀
第三章 土地情深
**節 “小馬拉大車”
第二節 三進“興國”
第三節 “1號”難題
第四節 “末代”廠長
第五節 危險地帶
第六節 聚散依依
第四章 靚女出閣
**節 勉強的初戰
第二節 “小喬”初嫁了
第三節 僑商、浙商、蘇商
第四節 華商出手
第五章 百年情結
**節 “一園十館”
第二節 老渡口新碼頭
第三節 河清有日
第四節 從“火柴作坊”到“火箭基地”
第五節 多“館”齊下
第六節 斑斕的文化之河
第六章 詩意地營造
**節 “書生”造樓
第二節 中環“門戶”
第三節 “綻貝迎珠”
第七章 艱難的
**節 資金警報
第二節 國難家“愁”
第三節 雪上加霜
第四節 共克時艱
第五節 涉險突圍
第八章 “王者”歸來
**節 打造婦女兒童醫療保健“王國”
第二節 成龍——有三個夢想的“功夫之王”
第三節 轟動境內外的“地王”
第四節 紛紛來歸的“企業之王”
第九章 上海“亮點”
**節 蘇州河:向世界說明……
第二節 放歌母親河
第三節 出彩的“新上海人”
第四節 特殊記錄
第五節 永遠的情結
后記
蘇州河的兒女們 節選
《蘇州河的兒女們》: 長風工業區里的工人們,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工余班后,一抬腿就可邁進公園,聊天散步,下棋打牌,游玩休憩。到長風公園劃船登山,更成為孩子們和無數青少年的美好記憶。 當共和國的歷史翻開改革開放的嶄新一頁,長風公園新建了大型水族館——長風海洋世界,舉辦了多屆以姹紫嫣紅的郁金香為主打的國際花卉節,名聲大噪,發展成為市內外知名的旅游景點。 隨著長風公園的名氣越來越響,它所在的林家港街道,更名為長風新村街道。西邊一路之隔的北新涇工業區,也被人們叫作長風工業區,北新涇工業區的本名,反而因此不彰。 長風工業區同長風公園中間只隔著一條十來米寬的大渡河路。大渡河路自桃浦路往南,到蘇州河邊莫名其妙向東拐了一個彎,接到光復西路,戛然而止,成了一條拐彎的斷頭路。 雖說是借光長風公園有了一個新名字,長風工業區的“資格”,其實要比長風公園老得多。園區里面的**家工廠,創辦于20世紀20年代初,迄今已經歷了八十個寒暑。不過,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幾度輝煌的長風工業區,已雄風不再,日漸式微,面臨轉型發展的艱巨任務。 長風工業區是市屬工業區,里面的絕大多數工廠早年歸市里各個工業局管。后來政企分開,各工業局改制為控股集團公司,這些工廠又成了市屬控股集團公司控股的企業。因此,同所在的普陀區一直聯系不多。我在普陀區機關工作多年,但去那里的次數屈指可數。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2000年初,當新千年的曙光照臨時,我這個普通的基層干部,因緣際會,走進長風,后來竟成為蘇州河畔這個有著一百多家工廠企業的百年老工業基地艱難轉型、整體開發的掌門人。 那時,我在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擔任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主任,兼任普陀區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 有許多朋友詫異地問我:“你們國資辦、國資經營公司是搞國有資產管理的,怎么會承擔起長風地區開發的任務?”這緣起我成功操作的上海第三紡織機械廠地塊的并購案。 就讓我從頭說起吧。 1998年春的一天上午,普陀區區長胡延照約正在緊鑼密鼓籌劃上市的復星實業郭廣昌、梁信軍兩位老總,在武寧路上的上海滬西工人文化宮“橫濱館”商談工作,并讓我作陪。 “橫濱館”是上海和日本橫濱兩市結成“姊妹市”——也就是締結友好城市后,根據雙方互贈一座紀念性建筑的協定,由橫濱向上海捐建的一座紀念館,坐落在西宮美麗的人工湖畔,綠樹掩映,碧水環繞,環境十分優雅。 復星的事談完后,在準備共進午餐的間隙,胡延照同我談起收購三紡機的事。 胡延照問我:“國資公司能不能把三紡機收購下來?”收購三紡機同普陀區政府正在醞釀的潘家灣和潭子灣“兩灣”棚戶區改造工程有關。 潘家灣、潭子灣和朱家灣、藥水弄,合稱“三灣一弄”,是上海有名的棚戶區。“三灣一弄”,是蘇州河工業帶上密集的工廠企業的“副產品”。 清末民初,眾多工廠企業陸續在蘇州河兩岸興建,大批來自蘇北以及安徽、浙江等地的農民,來此務工。 ……
蘇州河的兒女們 作者簡介
嵇啟春,出生于上海市,中共黨員、工商管理碩士、經濟師、研究生導師。曾下鄉插隊,當過警察、公務員,先后任上海長風生態商務區規劃建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國企、民企董事長、總經理、總裁。全國綠化獎章、國家專利獲得者。現為上海詩詞學會會員、上海成龍電影藝術館名譽館長、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覽園項目公司總經理。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