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國共談判六十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44504
- 條形碼:9787010144504 ; 978-7-01-01445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共談判六十年 本書特色
現當代歷史上,國共兩黨對中國歷史的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扮演了重要角色。自中國共產黨建立以來,國共兩黨之間除短暫時期斷絕來往外,一直往來不斷,有接觸,有談判。由鞠海濤、朱曉艷編著的《國共談判六十年》主要展現1921年7月中共成立到目前為止,九十年間國共交往、談判的歷程。細述各階段談判的主要內容,取得的主要成績,存在的分歧以及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以介紹歷史,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為主題,為進一步妥善處理國共關系,爭取早日和平統一祖國提供歷史的借鑒。
國共談判六十年 內容簡介
中國近現代史相當一部分是國共接觸、交往的歷史。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這兩個政黨之間既有合作關系,也有對抗與斗爭。而談判作為一種特殊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貫穿于國共兩黨關系的始終。 《國共談判六十年》回顧了自中國共產黨成立至20世紀70年代近六十年國共兩黨談判的歷史過程,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的第1次國共合作、抗戰中的第二次國共合作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兩岸試探性接觸等重大歷史事件,詳細闡述了各階段談判的歷史背景、主要內容、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分歧及其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 《國共談判六十年》對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爭取早日和平統一祖國具有歷史借鑒意義。
國共談判六十年 目錄
**章 **次國共合作中的商談
一、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
1.共產國際的幫助
2.孫中山的良苦用心
3.李大釗與孫中山相見甚歡
二、圍繞合作形式的談判
1.共產黨幫助國民黨改組
2.國民黨一大上的爭論
3.關于“黨團”問題的談判
三、矛盾不斷,談判艱難
1.聯合戰線上領導權的爭論
2.圍繞黃埔軍校的斗爭和談判
3.圍繞三二〇事件的談判
四、從合作到分裂中的會談
1.遷都和軍黨之爭
2.迷惑人的汪陳會談
3.談判中斷和合作破裂
第二章 為合作抗戰的談判
一、西安事變前國共雙方的接觸
1.潘漢年、王明會見鄧文儀于莫斯科
2.周小舟四下南京
3.潘漢年與陳立夫在南京談判
二、圍繞停止國共內戰的談判
1.西安事變中的談判
2.圍繞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的談判
3.蔣介石與周恩來西湖談判
三、國共合作抗日
1.**次廬山談判
2.第二次廬山談判
3.發表國共合作宣言
第三章 廣泛的談判和一度的中斷
一、合作方式的談判
1.王明在武漢的談判
2.關于兩黨合作的形式
3.關于軍事合作的形式
二、在摩擦中的談判
1.關于軍事及邊區問題
2.與閻錫山的談判
3.關于劃界問題
三、皖南事變中的談判
1.皖南事變的發生
2.國共摩擦升級
3.談判一度中斷
第四章 越來越復雜的談判
一、重開談判
1.太平洋戰爭爆發和談判重開
2.蔣介石邀請毛澤東
3.林彪與蔣介石談判
二、共產國際解散對國共談判的影響
1.共產國際解散
2.在西安的談判
3.在重慶的談判
三、各方參與談判
1.美國參與談判
2.關于黨派會議的談判
3.參政員參與談判
第五章 國共兩黨領袖的直接交鋒
一、毛澤東赴蔣介石的鴻門宴
1.吳鼎昌獻的妙計
2.蔣介石先輸一著
3.毛澤東到重慶
二、毛澤東談遍了重慶人
1.蔣介石沒有誠意
2.《雙十協定》簽訂
3.一首詩征服了重慶人
4.中共統戰真厲害
三、雙方簽署停戰協定
1.毛澤東提出三個要求
2.周恩來提出四點主張
3.國共重回談判桌
4.1 946年1月10日,國共同時發布停戰令
第六章 硝煙中的和談
一、政協會議上的爭吵
1.蔣介石大唱和平高調
2.爭論的焦點:政權與軍隊
二、軍事問題是**要務
1.國共軍隊比例為5∶1
2.出人意料的整軍協定
3.三人小組出巡
三、國共雙方都在利用和談
1.蔣介石反悔和中原突圍
2.馬歇爾空歡喜一場
3.周恩來建議司徒雷登任大使
第七章 和談的破裂和短暫的重開
一、國共合作落下帷幕
1.周恩來去了上海
2.中間黨派出來活動了
3.中共代表團回到延安
二、和談是李宗仁的牌
1.李濟深給白崇禧一封密信
2.“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赴平始末
3.李宗仁派黃啟漢駐平聯絡
三、注定沒有結果的北平和談
1,國民黨和談代表團到達北平
2.李宗仁要求中共不要過江
3.白崇禧與李宗仁在南京的密談
4.“文白無能,喪權辱國”
第八章 兩岸試探性接觸
一、50年代兩岸和談初探
1.李次白秘赴大陸求和
2.章士釗、程思遠各負使命
3.宋宜山密訪北京
二、曹聚仁穿針引線
1.曹聚仁北京之行
2.奉化溪口之行
3.未成的和談六條
三、70年代和談的努力
1.心系祖國統一的章士釗
2.章士釗晚年赴港
3.陳立夫晚年出馬
結語
參考書目
后記
國共談判六十年 節選
《國共談判六十年》: 幾乎與此同時,遠在莫斯科的列寧對國共雙方表達了兩黨合作的希望。1922年1月,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遠東各國共產黨和各革命團體代表大會,共產黨和國民黨共同組團參加了這次大會。大會期間,列寧十分關心中國革命、關心國共兩黨的合作,他抱病接見了中共代表張國燾和國民黨代表張秋白及工人代表鄧培。他關心地詢問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合作的可能性,國共雙方都認為可以進行合作。 為了幫助國共兩黨盡快實現合作,青年共產國際代表達林被授予以正式全權代表的身份同孫中山進行談判。中共中央指派張太雷、瞿秋白同他一起去廣州。4月29日,達林首次見到孫中山。從4月末到6月中旬,達林每周至少會見孫中山兩次。孫中山對蘇俄的形勢表示關心,并詢問蘇俄能否幫他建設一條經過蘇俄土耳其斯坦連接莫斯科和廣州的鐵路。孫中山告訴達林,一旦打敗吳佩孚,就要進攻張作霖,那時蘇俄的幫助就特別重要。在談到承認蘇俄問題時,孫中山說,由于香港就在旁邊,現在就承認蘇俄,英國必將采取敵對行動。但是,等到占領漢口之后,便一定正式承認蘇俄。在談話中,孫中山對廣東距離蘇俄邊境太遠深表遺憾。 在雙方的多次談話中,主要是圍繞中國國民黨問題、國共關系和建立革命軍隊等問題。陳炯明問題也是孫中山和達林談話的重要內容之一。6月中旬,陳炯明在廣州發動武裝叛亂,炮轟總統府,企圖謀害孫中山。陳炯明叛亂后,在達林和陳友仁的會見中,孫中山要陳友仁轉告達林:在這些日子里,他對中國革命的命運想了很多,對以前所信仰的一切幾乎都失望了。而現在他深信,中國革命的唯一實際的真誠的朋友便是蘇俄。 到了下半年,共產國際認為建立國共合作的時機已經成熟。在馬林向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作報告的第二天,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作出一項決定,這項由維經斯基簽發、打印在馬林的一件襯衣上的決定大致的內容是中共中央委員會在接到通知后,必須立即把地址遷到廣州,所有的工作都必須在和菲利普同志(即馬林)緊密聯系下進行。 共產國際同時指出了中國國民黨的性質,并**次以文件的形式闡明了共產國際對待中國國民黨的態度,表達了共產國際希望以“黨內合作”的方式實現國共合作的愿望,規定了中國共產黨在合作中需絕對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強調了共產黨人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勞工群眾。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通過的《東方問題總提綱》和《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關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系問題的決議》這兩個文件,標志著共產國際在經過一番探索之后采納了馬林的建議,決定正式聯合孫中山。 在共產國際的指示精神下,中共中央于8月底在杭州西湖舉行特別會議,中共中央執行委員陳獨秀、李大釗、蔡和森、張國燾、高君宇,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及翻譯張太雷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討論了共產黨同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會上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建議中共應該加入中國國民黨,但是要保持自己的組織和報紙。在會議的討論過程中,大多數中央委員是反對這個建議的,認為中共要加入一個資產階級的政黨是違反共產國際二大精神的,同時也不利于自身制定獨立的政策。會議經激烈的爭論,*后尊重共產國際的提議,原則上確定只要國民黨能夠按照民主原則進行改組,共產黨員可以加入國民黨,以實現國共兩黨合作。 8月12日,蘇俄政府的特使越飛來華,也是經過李大釗、林伯渠的聯絡介紹,與孫中山進行合作談判。孫中山與越飛相見之下,極為高興,當即在樓上客廳開始了會談。這次會談整整持續了6天,雙方進一步商討了以俄為師、改組國民黨與建軍,以及蘇俄援助中國革命等問題。 ……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