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董仲舒研究文庫-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03365
- 條形碼:9787553103365 ; 978-7-5531-033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董仲舒研究文庫-第二輯 內容簡介
《董仲舒研究文庫(第2輯)》收錄多篇研究董仲舒思想的文章,按照研究內容的側重點分成董仲舒文學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董仲舒與漢代學術研究、董仲舒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董仲舒生平活動、故里遺跡研究、國際董學研究動態等,其中不乏董仲舒研究大家的力作!抖偈嫜芯课膸欤ǖ2輯)》是全面了解董仲舒思想不可多得的書籍。
董仲舒研究文庫-第二輯 目錄
董仲舒社會與法律思想研究
董仲舒依“三統、三道”不斷更化的辯證進步歷史觀
董仲舒和諧社會思想芻議
董仲舒與春秋決獄
董仲舒法律思想簡論
董仲舒文學藝術教育思想研究
董仲舒論學習態度與方法
論董仲舒的散文藝術
從《士不遇賦》看董仲舒的理想人格
“化民成性”與“節民以禮”——兼論董仲舒的師德思想
獨以寒暑不能成歲,獨以威勢不能成政——董仲舒社會教化思想研究
論董仲舒的教師觀
《春秋繁露》引《詩經》特點初探
董仲舒象征文藝觀試論
“性未善”:董仲舒教化思想的邏輯起點
董仲舒核心思想在高中教材中的詮釋
董仲舒與漢代學術研究
董仲舒與秦漢初期體系化思想的建構
《天人三策》思想及價值新探
董仲舒與漢代的《春秋》學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的形成及時人、后人之批判
《春秋緯》對《春秋繁露》天人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董仲舒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
董學與盛世文化
中國政治哲學的精華:崇德與尚和
新世紀儒學復興的十大標志與未來展望
“仁者安仁”:儒家仁學從孔子到董仲舒的思想衍變
儒家文化復興與當代青年擔當
《易經象傳》所揭示的君子人格與精英修為之道
祭孔釋奠“改制”思想研究
先秦兩漢時期的中國生態智慧
祥瑞災異之說的嬗變與沒落
論儒學在當代世界多元文化中的擔當與發展
《易》本卜筮之書:朱子論《易》的形成
董仲舒學說的多元化特征——墨學與“天人感應論”
董仲舒對孔子“仁學”的發展
董仲舒榮辱思想探微
董仲舒華夷之辨思想探析
董仲舒養生思想及在旅游開發中的運用
董仲舒生平活動、故里遺跡研究
董仲舒故里考證
董仲舒石像
國際董學研究動態
漢儒雄風:一代宗師的現代復活——河北衡水隆重紀念董仲舒誕辰2200周年
“2012·全國董仲舒思想高端學術論壇”綜述
改良到革命——清末董子學研究的歷史考察
董仲舒研究文庫-第二輯 節選
一、“繼亂世者其道變”的不斷更化的歷史觀 在以往,人們對董仲舒的歷史觀曾有一個定論,就是“循環論”;而且其前提就是他的天道觀為“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而上學。然而此種說法,顯然是不符合董仲舒思想實際的。因為董仲舒在說人類社會之歷史“繼治世者其道同”的同時,又明確指出了人類社會還存在著“繼亂世者其道變”的情況。這也就是他所說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中所具有的新王必“應天改制”和“應人制禮”的、“三統、三道”的進化之歷史。所以,僅僅把董仲舒的歷史觀概括為“天不變,道亦不變”的“繼治世者其道同”的循環論,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并且從根本上否定了董子歷史觀所具有的進化性! ∥覀冎溃谥袊惹氐臍v史上,戰國末期確曾有過鄒衍提出的以五行相克為序的“五德終始”說;到了漢代,在《淮南子》中則又演變成了以五行相生為序的“五德終始”說。此之兩種“五德終始”說,毫無疑問都是歷史的循環論,這是可以肯定的;但因其或克、或生的不同之推演,所以在漢代之初,便發生了漢屬火德還是水德的爭訟,所謂的“三統”說也就產生于斯時。不過,此種“三統”說的*初提出者為誰,則至今尚難確定;但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對其記述*詳,這應是無疑的。所謂的“三統”說與“五德”說的不同,不僅有三與五的區別i而且其間也沒有生或克的規律性,而僅是正黑統、正白統、正赤統三統的循環運演,所以有人又稱其為“三統三正”說。而這種情況,也就是董仲舒所說歷史上改朝換代的一種情況,這就是孔子所說“亡為而治,,及董子所說“改正朔,易服色,以順天命”,“其余盡循堯道”,沒有“更為”的、而僅有“有改制之名,亡變道之實”的,“夏因于虞,而獨不言所損益者,其道如一而所上同也”的、“三圣相受而守一道”的歷史,亦即董子所說“繼治世者其道同”的情況。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所說:“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楚莊乇》),“古之人有言日:‘不知來,視諸往。’今《春秋》之為學也,道往而明來者也。”(《精華》)“天之道,有序而時,有度而節,變而有常!保ā短烊荨罚疤熘溃K而復始。”(《陰陽終始》)等等,都與此義相類! ‘斎,若僅就此而言,這種“三統”說與“五德終始”說的不同,也還僅是循環的時間和形式上的不同,因為它們均未言及社會的“大綱、人倫、道理、政治、教化、習俗、文義”(《春秋繁露·楚莊王》)等方面的變革。然而,董仲舒不但講歷史上有三統純粹形式循環的“應天改制”之變,如堯、舜、禹三代當新王必徙居處、更稱號、改正朔、易服色等形式上的循環運演,亦即他所說“繼治世者其道同”的“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情況。但是,他同時還講在人類的歷史上存在著包含“忠、敬、文”三道的“有所損益”的“應人制禮”之變及社會體制的“更化”,這就是夏、商、周朝代的更迭所包含的有著“大綱、人倫、道理、政治、教化、習俗、文義”等方面的變革的、“繼亂世者其道變”的“天變,道亦要變”的歷史! 】梢,董仲舒在其天道觀中所論述的歷史,不僅有如堯、舜、禹時代“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情況;而且也還有夏、商、周三代“天變,道亦要變”的情況。這也就是他在《天人三策》中所說“繼治世者其道同,繼亂世者其道變”的兩種歷史演變情況!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