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呼蘭河傳 本書特色
《呼蘭河傳》收錄蕭紅的14篇作品:《呼蘭河傳》《王阿嫂的死》《看風箏》《夜風》《手》《王四的故事》《牛車上》《橋》《黃河》等。 其中《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一部自傳體小說。作者以她嫻熟的寫作技巧、抒情詩式的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 “回憶式”的巔峰之作。小說通過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表達出作者對于舊中國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
呼蘭河傳 內容簡介
《呼蘭河傳》收錄蕭紅的14篇作品:《呼蘭河傳》《王阿嫂的死》《看風箏》《夜風》《手》《王四的故事》《牛車上》《橋》《黃河》等。 其中的小說《呼蘭河傳》是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作者蕭紅自身的童年回憶為線索,通過描寫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東北小鎮呼蘭(今哈爾濱市呼蘭縣)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老百姓平凡、卑瑣、落后的生活現狀和得過且過、平庸、愚昧的精神狀態。 小說從描寫呼蘭河的冬天開始,將筆觸慢慢伸向呼蘭河的街道、商鋪、藥鋪、居民以及周圍的環境,逐漸展開一幅意蘊豐富的風俗畫。 《呼蘭河傳》描寫的是作者記憶深處*難忘的童年生活。作者用兒童的眼光來看世界,因而小說是高度寫實的,保持著生活的原生狀態。
呼蘭河傳 目錄
王阿嫂的死
看風箏
夜風
手
王四的故事
牛車上
橋
黃河
孩子的講演
曠野的呼喊
逃難
朦朧的期待
后花園
呼蘭河傳 節選
《呼蘭河傳》: 比方肉上市,忽然賣便宜豬肉了,于是大家就想起那泥坑子來了,說:“可不是那泥坑子里邊又淹死了豬了?”說著若是腿快的,就趕快跑到鄰人的家去,告訴鄰居。 “快去買便宜肉吧,快去吧,快去吧,一會沒有了。”等買回家來才細看一番,似乎有點不大對,怎么這肉又紫又青的!可不要是瘟豬肉。 但是又一想,哪能是瘟豬肉呢,一定是那泥坑子淹死的。 于是煎、炒、蒸、煮,家家吃起便宜豬肉來。雖然吃起來了,但就總覺得不大香,怕還是瘟豬肉。 可是又一想,瘟豬肉怎么可以吃得,那么還是泥坑子淹死的吧。 本來這泥坑子一年只淹死一兩只豬,或兩三只豬,有幾年還連一個豬也沒有淹死。至于居民們常吃淹死的豬肉,這可不知是怎么一回事,真是龍王爺曉得。 雖然吃的自己說是泥坑子淹死的豬肉,但也有吃了病的,那吃病了的就大發議論說:“就是淹死的豬肉也不應該抬到市上去賣,死豬肉終究是不新鮮的,稅局子是干什么的,讓大街上,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賣起死豬肉來?”那也是吃了死豬肉的,但是尚且沒有病的人說:“話可也不能是那么說,一定是你疑心,你三心二意的吃下去還會好。你看我們也一樣的吃了,可怎么沒病?”間或也有小孩子太不知時務,他說他媽不讓他吃,說那是瘟豬肉。 這樣的孩子,大家都不喜歡。大家都用眼睛瞪著他,說他:“瞎說!瞎說!”有一次一個孩子說那豬肉一定是瘟豬肉,并且是當著母親的面向鄰人說的。 那鄰人聽了倒并沒有堅決的表示什么,可是他的母親的臉立刻就紅了。伸出手去就打了那孩子。 那孩子很固執,仍是說:“是瘟豬肉嗎!是瘟豬肉嗎!”母親實在難為情起來,就拾起門旁的燒火的叉子,向著那孩子的肩膀就打了過去。于是孩子一邊哭著一邊跑回家里去了。 一進門,炕沿上坐著外祖母,那孩子一邊哭著一邊撲到外祖母的懷里說:“姥姥,你吃的不是瘟豬肉嗎?我媽打我。”外祖母對這打得可憐的孩子本想安慰一番,但是一抬頭看見了同院的老李家的奶奶站在門口往里看。 于是外祖母就掀起孩子后衣襟來,用力地在孩子的屁股上哐哐地打起來,嘴里還說著:“誰讓你這么一點你就胡說八道!”一直打到李家的奶奶抱著孩子走了才算完事。 那孩子哭得一塌糊涂,什么“瘟豬肉”不“瘟豬肉”的,哭得也說不清了。 總共這泥坑子施給當地居民的福利有兩條:**條:常常抬車抬馬,淹雞淹鴨,鬧得非常執鬧,可使居民說長道短,得以消遣。 第二條就是這豬肉的問題了,若沒有這泥坑子,可怎么吃瘟豬肉呢?吃是可以吃的,但是可怎么說法呢?真正說是吃的瘟豬肉,豈不太不講衛生了嗎?有這泥坑子可就好辦,可以使瘟豬變成淹豬,居民們買起肉來,**經濟,第二也不算什么不衛生。 二東二道街除了大泥坑子這番盛舉之外,再就沒有什么了。也不過是幾家碾磨房,幾家豆腐店,也有一兩家機房,也許有一兩家染布匹的染缸房,這個也不過是自己默默地在那里做著自己的工作,沒有什么可以使別人開心的,也不能招來什么議論。那里邊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覺,天亮了就起來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開、秋雨、冬雪,也不過是隨著季節穿起棉衣來,脫下單衣去地過著。生老病死也都是一聲不響地默默地辦理。 比方就是東二道街南頭,那賣豆芽菜的王寡婦吧:她在房脊上插了一個很高的桿子,桿子頭上挑著一個破筐。因為那桿子很高,差不多和龍王廟的鐵馬鈴子一般高了。來了風,廟上的鈴子格棱格棱地響。王寡婦的破筐子雖是它不會響,但是它也會東搖西擺地作著態。 就這樣一年一年地過去,王寡婦一年一年地賣著豆芽菜,平靜無事,過著安詳的日子,忽然有一年夏天,她的獨子到河邊去洗澡,掉河淹死了。 這事情似乎轟動了一時,家傳戶曉,可是不久也就平靜下去了。不但鄰人、街坊,就是她的親戚朋友也都把這回事情忘記了。 再說那王寡婦,雖然她從此以后就瘋了,但她到底還曉得賣豆芽菜,她仍還是靜靜地活著,雖然偶爾她的菜被偷了,在大街上或是在廟臺上狂哭一場,但一哭過了之后,她還是平平靜靜地活著。 至于鄰人街坊們,或是過路人看見了她在廟臺上哭,也會引起一點惻隱之心來的,不過為時甚短罷了。 還有人們常常喜歡把一些不幸者歸劃在一起,比如瘋子傻子之類,都一律去看待。 哪個鄉、哪個縣、哪個村都有些個不幸者,瘸子啦、瞎子啦、瘋子或是傻子。 呼蘭河這城里,就有許多這一類的人。人們關于他們都似乎聽得多、看得多,也就不以為奇了。偶爾在廟臺上或是大門洞里不幸遇到了一個,剛想多少加一點惻隱之心在那人身上,但是一轉念,人間這樣的人多著哩!于是轉過眼睛去,三步兩步地就走過去了。即或有人停下來,也不過是和那些毫沒有記性的小孩子似的向那瘋子投一個石子,或是做著把瞎子故意領到水溝里邊去的事情。 ……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