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參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309887
- 條形碼:9787518309887 ; 978-7-5183-0988-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參考 本書特色
●20世紀戰爭大百科全書,講述人類歷史上近百場重大戰役
●普及軍事國防知識,總結戰爭規律,回顧歷史,呼吁和平
●海量珍貴歷史照片首次呈現,用圖片講述*真實的戰爭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參考 內容簡介
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以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等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國、法國、意大利等為首的協約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取全球霸權點燃了**次世界大戰的硝煙,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浩劫。本書收錄**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如德國入侵比利時、坦南堡戰役、馬恩河戰役、加里波利戰役、凡爾登戰役、日德蘭海戰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再現了**次世界大戰的慘烈景象,呼吁人們反思歷史,珍視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參考 目錄
“施利芬計劃”出臺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列日血戰
盧萬的烈火
第二章 神話破滅 坦南堡戰役
“壓路機”神話
倉促出兵
魯登道夫“粉墨登場”
俄第2集團軍全軍覆沒
神話被打破
第三章 砥定乾坤 馬恩河奇跡
法國戰略
邊境之役受挫
老將出山
巴黎前線
全線恢復攻勢
大膽的進攻命令
德軍撤退了
第四章 海峽悲歌 加里波利戰役
土耳其被迫參戰
向達達尼爾海峽進軍
紙上談兵的計劃
與勝利擦肩
一次成功的大撤退
第五章 人體磨坊 凡爾登戰役
備戰凡爾登
凡爾登戰火
都蒙淪陷
貝當走馬上任
德急速攻擊計劃破產
滅絕人性的毒氣戰
凡爾登“絞肉機”
第六章 地獄之火 索姆河戰役
索姆河畔積蓄力量
戰爭在炮火中揭幕
“突襲”變成了“拉鋸戰”
坦克登場亮相
淡然落幕
第七章 北海怒濤 日德蘭海戰
戰爭前奏
“極不愉快”的前衛戰
海上決殺
*后的搏斗
第八章 勝負之間 *后的決戰
“米夏埃爾行動”
慘重的打擊
福煦將軍挺身而出
美國參戰
失敗的“筑路行動”
戰爭結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參考 節選
《世界百年戰爭全景系列:**次世界大戰大參考》:
一年以前,外交大臣曾保證決不侵犯比利時。當時的陸軍大臣黑林根也曾保證,如果發生戰爭,只要德國的敵人對比利時的中立尊重一天,德國*高統帥部也將尊重一天。議員們還不知道他們的軍隊已經在當天早晨入侵比利時,他們只知道向比利時發出了*后通牒,至于比利時的答復,則一無所知。
“我們的軍隊,”貝特曼通知屏氣凝神的聽眾說,“已經占領了盧森堡,并且或許已經在比利時境內。”此言一出,引起了一陣巨大的騷動。貝特曼解釋說:“我們知道,法國是時刻準備入侵比利時的”,所以“我們不能等待”。他說,這是出于軍事上的需要,而“需要是不懂得法律的”。
他下面的一句話更是引起了一陣喧嘩:“我們對比利時的侵犯是違犯國際法的,但是我們現在正在犯的——我公開這么說——過錯,在我們的軍事目標一經達到之后,我們是會彌補的。”在場的海軍元帥蒂爾皮茨認為這是有史以來一個德國政治家*嚴重的失言,而一位自由黨領袖則認為這是通篇演說中*精彩的部分,不禁起身對首相致敬,高呼“非常正確”!貝特曼的演說還有不少令人難忘的名言,他*后一句驚人妙語是:不論是誰,若是也像德國人這樣受到如此嚴重的威脅,他所考慮的也只能是如何“殺出一條血路”。
貝特曼在宣布會議結束時滿懷信心地說:“不論我們的命運會怎樣,1914年8月4日將永遠是德意志*偉大的日子之一!”入侵中立的比利時,導致了英國對德國宣戰。英國的背叛加深了德國人缺少朋友之感,連德國皇儲也承認:“我們的國家到處不太受人愛戴,而且確實經常遭人怨恨。”垂頭喪氣的議員們聚集在咖啡館里同聲哀嘆。“全世界都在起來反對我們,”一個說,“日耳曼主義在世界上有三個敵人——拉丁人、斯拉夫人和盎格魯一撤克遜人。而現在他們已聯合起來反對我們。”“我們的外交已使我們只剩下奧地利這一個朋友,而這個朋友還非得我們撐持不可。”另一個說。
“至少還有一件好事,那就是不會打得很久。”第三個這么安慰著他們,也是安慰著自己,“4個月內我們就會有和平。”當英國大使向德國首相遞交*后通牒時,德國首相十分激動。
“促使英國參戰的并不是比利時問題,卻偽善地在這個問題上大做文章,致使我熱血沸騰。”貝特曼在盛怒之下,對英國的作為感到“不可思議”。他認為這“等于在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生命與兩個來犯的人搏斗時,從他背后猛擊一下”。
他說,英國要對“這一致命的嚴重做法”可能產生的所有可怕后果負責,而“這一切都僅僅是為了一個詞兒——中立,僅僅是為了一張廢紙”。
把由一項有自己參與保證比利時中立的國際條約當作一張廢紙,并進而無端地侵略弱小的比利時,德國人這種有悖于情理讓人不可思議的行徑,根源于德意志帝國好打好戰的本性。
普魯士是炮彈里孵出來的。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法國的兩位名人,一位是大名鼎鼎的拿破侖言之在先,另一位是有著“法國之虎”之稱的克萊孟梭確認于后,他們都是這樣看待普魯士的。
事實證明,他們言之不虛。作為人類兩次世界大戰的元兇,德意志帝國的崛起,不僅極大地改變了歐洲的面貌,同時也改變了世界現代歷史的進程。
德意志帝國的歷史不長。從13世紀中期起,一個分裂成眾多小邦和公國的德意志,成了征服者的閱兵場。但到19世紀中葉,“鐵血”首相俾斯麥通過鐵血政策,加強了普魯士的力量,并且通過一系列的政變和小規模的戰爭,逐步把一群松散的、兄弟鬩墻的、軟弱無力的德意志小邦改造成了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一山難容二虎。普魯士的崛起,引起了近鄰法國的不安。為了保持自己在歐洲大陸的霸權,阻止德意志的統一,拿破侖三世于1870年7月19日向普魯士宣戰,企圖一舉將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扼殺在胚胎之中。
不曾想偷雞不成蝕把米。在1870年9月2日的色當決戰中,拿破侖三世連同他的39名將領、10萬軍隊全部成了階下囚,法蘭西第二帝國崩潰。法國被迫同德國簽訂《法蘭克福和約》,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賠款50億法郎。在凡爾賽宮,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了。
用“鐵和血”統一起來的德國,作為一個赤裸裸的軍國主義國家出現在歐洲面前。沒有哪個國家像德國那樣狂熱而不顧一切地崇拜軍國主義和黷武主義。
德國軍國主義者極力鼓吹唯武器論和唯戰爭論,美化戰爭。
普法戰爭的功臣、陸軍元帥毛奇說:“人類*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過戰爭而揭示和顯露出來的。沒有戰爭,世界將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德國的著名哲學家尼采更是從哲學的層面,指出戰爭是人類進化所必需的,因而極力主張戰爭。
他認為,戰爭使人類進化,戰爭的*大意義就在于淘汰人類社會中的平庸分子,創造出充滿力量、熱情和快樂的生命。他還認為,戰爭可以掃蕩腐敗墮落,消除積弊,實現民族和國家的復興。在他看來,一個民族不進行戰爭,就必然走向沒落,失去在世界上生存的資格。對干這樣的民族。要想復興,只有靠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參考 相關資料
政府和個人都按照這悲劇的韻律,搖搖晃晃地進入到無效的暴力之中,屠殺和破壞的規模日益增大,使人類社會所遭遇的傷害,在一個世紀內都難以恢復。
——英國首相丘吉爾
全歐洲的明燈都熄滅了,我們有生之年將不會看到它們再次亮起。
——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
這場戰爭在當時看來是那樣的不可避免,可現在看到它的發生時如此的不可思議。
——美國國務卿基辛格
- 主題:軍事類書籍
本書全景式地記錄了1982—1999年間發生的一些局部戰爭。德國入侵比利時、坦南堡戰役、馬恩河戰役、加里波利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日德蘭海戰……揭密戰地圖片,解析戰場態勢,點評戰役全程,啟示戰爭影響,是一部豐富的軍事戰略戰術經驗集。非常適合廣大軍事愛好者買來一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