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湖北古建筑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88123
- 條形碼:9787112188123 ; 978-7-112-18812-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湖北古建筑 本書特色
華中科技大學的李曉峰、譚剛毅教授編著的《湖北古建筑(精)》海涵了湖北的古城、鎮、村落及宗教官觀寺廟、陵墓·祠廟、會館·戲場、學宮·書院、府第·寨堡·園林、塔幢·牌坊·橋梁、建筑營造·裝飾等所有門類,一一到位,系列明晰。 各章開頭先有綜述,然后次第分節,依例錄詳,引讀者依次入勝。 該書從綜述到單例的錄述、分析、評判,不但有充分的考古、史料、實測依據,且具有相當的理論深度,不失為研究湖北古建筑的學術珍本,為推動湖北古建筑的按門類再深化研究,奠定了基礎。
湖北古建筑 內容簡介
禹劃“天下”為九州,荊州為其一。荊州的核心地域是鄂——便是湖北。 鄂,不但在自然地理方面具有優勢,且在人文地理、經濟地理、政治地理、軍事地理等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就人文言,早在舊石器時代早期,湖北就有了“鄖陽人”的出現,其后又有了“長陽人”。迄于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產生了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涌現了著名的彩陶文化——屈家嶺文化。 令世人震驚的是,正是在屈家嶺文化彩陶紡輪上萌生了人類哲學思想的巨大發現——一切事物之建構產生于陰陽兩極——所謂“太極之兩儀”——作為圖像體現的“太極圖”(雙魚)圖形。
湖北古建筑 目錄
前言
**章 緒論
**節 自然環境狀況
一、地理
二、氣候
第二節 歷史與文化
一、歷史沿革
二、文化特性
第二章 城鎮與村落
**節 古城
一、荊州古城
二、襄陽夫人城
三、襄陽城
四、上津古城
五、唐崖土司城遺址
六、城門譙樓
第二節 村鎮聚落
一、十堰市張灣區黃龍古鎮
二、蒲圻羊樓洞
三、羅田屯兵堡
四、紅安七里坪
第三節 村落
一、大冶水南灣
二、通山寶石村
三、通山江源村
四、麻城市木子店鎮石頭板灣
五、大悟熊家畈村
六、紅安縣華家河鎮祝家樓村
七、羅田縣九資河鎮新屋垸
八、竹山三盛院
九、利川魚木寨
十、宣恩彭家寨
十一、利川大水井
十二、陽新太子鎮大屋李
十三、京山綠林鎮吳集村
第三章 宗教建筑
**節 道教宮觀
一、武當山道教建筑群
二、荊門白云樓
三、荊州玄妙觀
……
第四章 陵墓與祠廟
第五章 會館、戲場、學宮、書院
第六章 府第、寨堡、景園
第七章 塔幢、牌坊、橋梁及其他
第八章 建筑營造與裝飾
湖北古建筑地點及年代索引
參考文獻
后記
作者簡介
湖北古建筑 作者簡介
李曉峰,教授、博上生導師,東南大學博士。安徽滁州人。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新建筑》雜志主編,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民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史學分會建筑與文化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全國建筑學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住建部傳統村落專家委員會委員。2014-2015年為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訪問學者。 作者長期從事建筑歷史、建筑設計以及建筑遺產方向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一項,省級重要科研項目多項。主持并完成建筑遺產保護以及當代聚落更新規劃與建筑設計項目數十項。作者主要著作有:《鄉土建筑跨學科研究理論與方法》(2005)、《湖北傳統民居》(2006)、《古建筑設計》(2008),《兩湖民居》(2009)、《峽江民居》(2012)等。在重要學術期刊以及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60余篇。獲中國建筑教育獎(2014)。 譚剛毅,教授,博士(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建筑學系主任,《新建筑》副主編。中國建筑史學會民居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史學分會建筑與文化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香港大學和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傳統民居與鄉土實踐、近代城市與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和建筑設計等方面的研究。完成學術專著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