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花間集校注-(全四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10654
- 條形碼:9787101110654 ; 978-7-101-1106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花間集校注-(全四冊) 本書特色
中國詞史上首部詞總集《花間集》,對后世詞壇有著巨大深遠的影響。《花間集》成書于五代后蜀廣政三年,在此后千年的傳播史上,出現了較多版本,但迄無一個較為完善的的校注本行世,這對《花間集》的閱讀,尤其是對于《花間集》的深入研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花間集校注(套裝共4冊)》包括校勘、箋注、疏解、集評、附錄等內容,彌補了詞學研究領域的這一欠缺。
花間集校注-(全四冊) 內容簡介
中國詞史上**部詞總集《花間集》,對后世詞壇有著巨大深遠的影響。《花間集》成書于五代后蜀廣政三年(940),在此后千年的傳播史上,出現了較多版本,但迄無一個較為完善的的校注本行世,這對《花間集》的閱讀,尤其是對于《花間集》的深入研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花間集校注》包括校勘、箋注、疏解、集評、附錄等內容,彌補了詞學研究領域的這一欠缺。
花間集校注-(全四冊) 目錄
花間集校注-(全四冊) 相關資料
★南宋以降,《花間集》傳本甚火,魯魚亥豕之誤,時復見之。近代以來,校勘家多有矚目,李一氓氏《花間集校》尤為精善,而失校、誤校難免。至若箋注解析之本,坊間刊布者已不下十數種,李冰若氏《花間集評注》、華鍾彥氏《花間集注》問世既早,精義亦多,最為學林所稱,然或病其注釋過簡,不敷初學之需。其他注本箋解雖詳,又或失于淺顯,難愜大雅之意。景龍教授遍取海內外傳藏諸本詳加校勘,今哲未校之本取校之,前賢已校之本復校之,訂正失校、誤校之處無慮數百,既校是非,兼校異同,諸本文字之出入異同遂了然矣。注釋詳贍,語典故事,無不追本溯源;句意章法,悉予詮釋疏解,覃思精研,新意迭出;序跋評點,盡行搜采網羅。全書一百三十余萬言,允稱后出轉精、集大成之作也。 ——某網友 ★《花間集》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詞總集。產生于唐末五代,成為宋詞的先導,在中國韻文學史上具有樞紐性的地位,鄭文焯先生曾有“詞選以花間為最古且精”的評價。然而該集的注本鮮有精審者,或失之過簡,或失之牽強,或缺乏會通,令人總有抱憾之感。 楊景龍教授的校注有校記,有箋注,有疏解,有集評,可謂體大思精,完且備矣,是迄今為止較好的注本。值的閱讀收藏。 ——某網友
花間集校注-(全四冊) 作者簡介
趙崇祚,字弘基,甘肅天水人。五代后蜀人。后蜀開國功臣趙廷隱之子。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詞選集的編者。編集《花間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溫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從唐開成元年(836年)至歐陽炯作序的廣政三年,大約有一個世紀。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溫庭筠,共六十六首、孫光憲共六十一首、顧敻共五十五首、韋莊共四十七首,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鶚,人各六首。編者趙崇祚自己一首也沒有,序者歐陽炯只有十七首。這也可見選者趙崇祚的態度客觀,毫無私心。 楊景龍,筆名揚子、西魯,1962年生,男,河南省魯山縣人,漢族,中共黨員。安陽市“名師工程”首批名師、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優秀青年社科專家、市管優秀專家,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韻文學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河南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安陽詩詞學會副會長,安陽作家協會理事。河南教育學院中文專業畢業,后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進修碩士課程,2004年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國內訪問學者,并于2004年11月晉升為教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