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產業政策理論新進展及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再評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579118
- 條形碼:9787802579118 ; 978-7-80257-911-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產業政策理論新進展及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再評論 本書特色
傳統產業政策往往以直接的政策干預與貿易保護為基本特征,自上世紀90年代以后,以競爭性產業政策協調政府與市場作用,以創新性產業政策提升創新能力建設,在全球分工體系內以選擇性產業政策關注本國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已經成為當代主要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選擇的共同選擇。產業政策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在傳統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中,東亞模式,拉美模式,以及中國模式的根本性區別正在于其政府角色的界定,創新能力建設的發展,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的平衡,通過回溯現代產業政策理論的發展,并對比不同發展中國家的產業政策選擇的歷史進程,能夠對發展中國家的產業政策選擇做出一個科學的評判。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保持了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理論界更多從制度變遷上去探求中國經濟的秘密,本作品更多從產業政策選擇角度,通過對比拉美與東亞其它發展中國家的產業政策選擇的事實,把中國高速增長的原因歸納為采取了有針對性的,符合現代產業政策標準的產業政策體系。
現代產業政策理論新進展及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再評論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 國內外研究現狀 ; 研究方法、創新點與研究思路 ; 引言 ; 重商主義干預思想的影響及古典經濟思想的建立 ; 《關于制造業的報告》與現代產業政策產生等。
現代產業政策理論新進展及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再評論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產業政策的新理論
1.2.2 產業政策分析的新框架
1.2.3 現代產業政策:以能力建設與創新為核心
1.2.4 現代產業政策視角下的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
1.2.5 產業政策理論在國內的*新進展
1.3 研究方法、創新點與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創新點
1.3.3 結構安排
第2章 產業政策理論溯源
2.1 引言
2.2 重商主義千預思想的影響及古典經濟思想的建立
2.2.1 重商主義下的政府干預思想
2.2.2 古典主義的自由放任傳統
2.3 《關于制造業的報告》與現代產業政策產生
2.3.1 在美國催生產業政策的歷史背景
2.3.2 《關于制造業的報告》與現代產業政策理論的提出
2.3.3 產業政策理論在美國的發展
2.4 李斯特與產業政策理論體系的*終建立
2.4.1 李斯特與《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2.4.2 李斯特的理論體系
2.5 日本經濟興起與日本產業政策理論的發展
2.5.1 明治維新與日本產業政策的產生
2.5.2 戰后日本產業政策的實踐
2.5.3 日本產業政策理論的突破
2.6 本章結論
第3章 戰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
3.1 引言
3.2 東亞模式:從成功典范到金融危機
3.2.1 東亞模式概念的提出與內涵
3.2.2 日本經濟與東亞模式的演變
3.2.3 東亞模式中的政府職能
3.2.4 出口導向戰略與外向型經濟
3.2.5 對東亞模式的質疑與東亞金融風暴
3.3 拉美模式:從經濟危機到“華盛頓共識”
3.3.1 拉美模式的產生與發展
3.3.2 初級產品出口戰略與拉美的產業升級不足
3.3.3 進口替代戰略下的過度保護
3.3.4 從“華盛頓共識”到拉美經濟新模式
3.4 中國模式:“北京共識”與中國國家創新體系
3.4.1 中國奇跡的產生
3.4.2 “北京共識”的提出
3.4.3 中國國家創新體系的構成
3.5 本章結論
第4章 市場失靈與發展中國家政府職能再認識
4.1 引言
4.2 從市場失靈到政府失靈
4.2.1 經濟自由主義與政府失靈
4.2.2 從市場失靈到產業政策
4.2.3 支持產業政策理論的事實依據
4.3 現代產業政策體系中的政府職能
4.3.1 現代經濟中的政府職能
4.3.2 現代產業政策體系下的政府與市場
4.4 發展中國家的政府職能再認識
4.4.1 東亞模式:政府主導的自由市場經濟
4.4.2 拉美模式:從極度管制到自由放任
4.4.3 中國模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
4.5 本章結論
第5章 以創新為核心的產業政策與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再反思
5.1 引育
5.2 創新與現代經濟發展
5.2.1 能力建設、技術創新概念的引出
5.2.2 產業政策對于促進創新的作用
5.2.3 創新發展與新型產業政策的提出
5.2.4 供需雙向式產業政策體系的構建
5.3 能力建設與產業競爭力
5.3.1 能力建設內容的演進
5.3.2 能力建設的概念的界定
5.3.3 歐盟:現代能力建設發展的成功典范
5.4 發展中國家的能力建設的實踐
5.4.1 東亞奇跡中的能力建設
5.4.2 拉美模式的慘痛教訓與艱難轉型
5.4.3 中國模式中的創新思維
5.5 本章結論
第6章 經濟全球化格局與發展中國家自由與保護再選擇
6.1 引言
6.2 傳統產業政策中的經濟保護思想
6.2.1 貿易保護思想的產生
6.2.2 貿易保護思想的弊端
6.3 現代產業政策與國際競爭力
6.3.1 從國家競爭優勢到戰略性貿易政策
6.3.2 WT0下新的產業政策手段的選擇
6.3.3 經濟全球化下的新型產業政策思考
6.4 發展中國家自由貿易與貿易保護再選擇
6.4.1 東亞模式:出口導向策略下對于國外市場的關注
6.4.2 拉美模式:資本自由與貿易保護的矛盾
6.4.3 中國模式:對外開放下的中國經濟
6.5 本章結論
第7章 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再評價
7.1 引言
7.2 對于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思想的反思
7.2.1 經濟發展模式的內涵
7.2.2 是否存在完美的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模式
7.2.3 對于3種發展模式及其產業政策選擇研究的演進
7.2.4 3種發展模式中的產業政策選擇的再評價
7.3 現代產業政策體系中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再選擇
7.3.1 現代政府職能再界定
7.3.2 創新產業政策再思考
7.3.3 發展中國家自由與保護再選擇
7.4 本章結論
第8章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現代產業政策理論新進展及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再評論 作者簡介
姜達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天津商業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專業教師,天津“131”創新型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天津高校“優秀青年教師”人選。主要從事“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學”和“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實驗”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公開刊物發表論文近百篇,獨立出版專著7部,教材2部,主持與參與國家社科項目,教育部項目和省社科課題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