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力-《新周刊》2015年度佳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57281
- 條形碼:9787540757281 ; 978-7-5407-5728-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相信力-《新周刊》2015年度佳作 本書特色
馬云之身 + 星云之心,也許可以成為中國下一個五年、下一波潮流的火種或催化劑。希望那時不再是“群氓的時代”,而是“人類群星閃耀時”。(《100個相信》)
時代迫不及待地需要潛力股、價值股、概念股。時代吞噬你,也豢養你。在你身上,你如何克服這個時代?(《95后,我們可以談談嗎?》)
創業,能給你帶來一種不可思議的生命誘惑,也能給你帶來一萬種不可名狀的死法。(《創業是個什么鬼》)
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生活在別處,詩意在遠方。(《文青傳》)
2015《新周刊》,記錄著2015年中國社會的脈動和中國與世界的互動……
相信力-《新周刊》2015年度佳作 內容簡介
馬云之身 + 星云之心,也許可以成為中國下一個五年、下一波潮流的火種或催化劑。希望那時不再是“群氓的時代”,而是“人類群星閃耀時”。(《100個相信》)
時代迫不及待地需要潛力股、價值股、概念股。時代吞噬你,也豢養你。在你身上,你如何克服這個時代?(《95后,我們可以談談嗎?》)
創業,能給你帶來一種不可思議的生命誘惑,也能給你帶來一萬種不可名狀的死法。(《創業是個什么鬼》)
相信力-《新周刊》2015年度佳作 目錄
2015生活趨勢報告 2015生活趨勢報告 關于2015年的50條預言100個相信 100個相信——從公信力到私信力 中國人如何重拾“相信力”
100個相信 李子勛:信任需要被培養 沈陽:互聯網改變人際信任模式 王俊秀:比人情信任更重要的,是契約信任 中國史上各種“信” 現代社會契約論 一邊是馬云,一邊是星云——中國人的N多面 中產階層的撕扯人生 中國人的50面 中國人多變的處世云圖 馬云版偶像制造手冊 我們為什么誤讀了星云
這么著,還是那么著 我們都是云合體 克己復禮——禮的兩個走向:內化與物化 “倉廩實而知禮節”的時候到了 中國禮的演變史 一個人的禮儀養成史 當代十大君子榜 于丹:君子的意義就是終生的精神成長 朱大可:與其做一個古典式君子,不如做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正直者 禮的毀滅、改良與重生95后,我們可以談談嗎
95后,我們可以談談嗎
95后,我想和你談談 葛靄雯:請相信,我們會成為更好的后浪 史航:你們是棉花,我們是鐵 馮侖:歷史給你智慧,關系合理安排 人生不是商業模式 他們早就進入了游戲的那個社會 里爾克給年輕人的十個建議 不要只是因為你年輕 熊孩子歷險記 孩子們為什么這么熊,7 鄉村“古惑仔”的日常江湖 《悟空傳》創作者今何在:請不要再妖魔化“熊孩子”了 一幫中國家長被兩個外國家長教育了 家長不妨捫心自問:我愛讀書嗎
在教育熊孩子之前,大人請先以身作則 微鯨一代——互聯網原住民生活方式報告 互聯網催生微鯨一代 蔣方舟:走過無數次的路,從未到達 顧曉明:80后的生活方式需要重新認識 孤獨并驕傲,純真并現實 我們是互聯網原住民,我們更是世界公民創業是個什么鬼
創業是個什么鬼 ——全民刨業的狂熱與迷失 創業是個什么鬼
他們為什么愛去中關村創業大街喝咖啡
車庫咖啡館里的創業者 怎樣避免投資人與創業者相愛相殺
創業者的一萬種死法 海外創業狗*好具有這五項技能 可不可以不創業
打賞與眾籌——分享經濟的中國式樣本 物以類聚,錢以人分 打賞文化史 打是疼,賞是愛,盟主來表態 打賞之于寫作者,如江湖藝人擺攤 看開始眾籌如何講好每一個故事 興趣共和國崛起 一點小錢,更多情感 沒有什么不可以定制 我們為什么需要定制
定制時代的產業升級 徐文兵:望聞問切是*奢侈的私人定制 里克·格拉漢姆:專屬你,迎合你,滿足你 那些不能被定制的文青傳 文青傳 文青所有的“惡”來自他們的“窮” 文藝遏制網絡壞品位 文藝是國民精神的火光 出世的竇唯,入世的湯唯 李健:音樂人是我唯一的社會身份 馮唐:哪有我這么思維縝密的文藝青年 文藝就是生產力 偽文藝青年:虛榮逆流成河 保衛文藝青年 爛片的狂歡——關于電影,關于審美,關于生活 時代的審丑狂歡 爛片九段論 這樣的電影,就叫爛片 破解大導演的“滑鐵盧” 爛片鑒定指南 沒有惡評,好評還有什么意思
中國觀眾比中國電影更愚蠢 千言萬語只一句——看好片 中國想不到地圖 生活在近處,詩意在身旁 觀鳥達人黑臉琵鷺:0.1秒的驚喜和一生的吸引力 面條達人加菲眾:面條的意義不只意味著呆腹 跑步達人謝鯉梅:一路跑,凡人也能成英雄 每個人心靈里的地圖,都有種溫暖的詩意
展開全部
相信力-《新周刊》2015年度佳作 作者簡介
《新周刊》由廣東出版集團、三九企業集團聯合主辦,屬于時事生活類雜志。歷經十余年發展,已成為中國社會變遷敏銳的觀察者與記錄者。《新周刊》始終保持對社會潮流動態的高度敏感,彰揚無情解構的犀利風格,并開創多種全新傳媒報道模式,“中國最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是中國期刊市場上最具代表性和輿論影響力的雜志之一。同時,《新周刊》享有傳媒界“話題發源地”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