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1949-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62927
- 條形碼:9787516162927 ; 978-7-5161-6292-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21-1949-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 本書特色
歐陽恩良的《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1921-1949)》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在具體研究過程中堅持歷史與邏輯相結合,史料梳理與文本解讀相結合,宏觀、中觀與微觀相結合,個別概念的靜態解析與概念系統的動態描述相結合的方法。以理論認知—理論獲取—理論運用—理論創新為邏輯理路,以思想認識、陣地建設、學風建設、理淪批判、理論創新、經驗總結為結構層次,沿兩條相互印證的線索進行研究:一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基本思想;一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實踐活動。
1921-1949-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以理論認知→理論獲取→理論運用→理論創新為邏輯理路,以思想認識、陣地建設、學風建設、理論批判、理論創新、經驗總結為結構層次,沿兩條相互印證的線索進行研究:一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基本思想;二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實踐活動。
1921-1949-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 目錄
緒論 一 本書研究的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首要內容 (二)重視學習的優良傳統是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的 歷史依據 二 核心概念闡釋 (一)正確認識和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 (二)全面完整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內涵 三 學術史概述 (一)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總體回顧與 歷史經驗 (二)中國共產黨重要歷史人物對馬克思主義理論 學習的貢獻 (三)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階段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 四 研究思路、內容框架與基本觀點 (一)研究思路 (二)內容框架 (三)基本觀點**章 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認識歷程 一 在追尋革命真理中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二)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 (三)一大至三大期間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教育的重視 二 在國民革命實踐中著力闡述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的意義 (一)關于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的系列決議 (二)朱德、鄧小平、瞿秋白等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 學習和研究 三 在探索革命新道路中強化對“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理解 (一)中共中央文件中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教育的論述 (二)《古田會議決議》中的“無產階級思想領導” (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對馬克思主義理論 學習的論述 四 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系統回答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 基本問題 (一)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理論 (二)為什么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 (三)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哪些理論 (四)怎樣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 五 在迎接全國解放中總結和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 學習的認識 (一)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重要性的系統總結 (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內容的拓展 (三)對“理論聯系實際”基本原則認識的深化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陣地建設(上) ——以學校教育為中心 一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陣地建設的起步 (一)“學校的基本方針是提高工人的覺悟” (二)黨的創建時期學校學習陣地建設的開端 (三)工人運動與農民運動中的學校學習陣地建設 (四)大革命時期黨的學校學習陣地建設 二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陣地建設的初步發展 (一)“以共產主義精神教育廣大勞苦民眾” (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書院、夜校、黨校及其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 (三)中央蘇區的黨政干部學校和紅軍干部學校及其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 (四)其他革命根據地學校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 三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陣地建設的基本成熟 (一)“使教育為民族自衛戰爭服務” (二)延安各院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教育 (三)其他抗日根據地院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 四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陣地建設的鞏固與提高 (一)“發揮教育上的有生力量,直接或間接地為 自衛戰爭服務” (二)加緊對黨員干部的理論教育和培訓 (三)解放戰爭中后期各類干部學校和黨校中的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 第三章 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陣地建設(下) ——以黨報黨刊和馬列著述的譯介出版為中心” 一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的黨報黨刊思想 (一)中共早期領導人黨報黨刊思想的理論基礎 (二)毛澤東的黨報黨刊思想 (三)劉少奇的黨報黨刊思想 (四)周恩來的黨報黨刊思想 (五)中國共產黨其他領導人的黨報黨刊思想 二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報黨刊及其馬克思主義 宣傳教育 (一)黨的創建至大革命時期的黨報黨刊及其 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 (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黨報黨刊及其馬克思主義 宣傳教育 (三)抗日戰爭時期的黨報黨刊及其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 (四)解放戰爭時期黨的報刊事業與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 三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的譯介和出版 (一)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時期的出版機構與馬列著作的 譯介出版 (二)土地革命時期黨的出版機構與馬克思主義理論 著作的出版 (三)抗戰時期黨的出版機構與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的出版 (四)解放戰爭時期黨的出版機構與馬克思主義理論 著作的出版第四章 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建設 一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的學風建設思想 (一)中共早期領導入學風建設思想的理論基礎 (二)毛澤東的學風建設思想 (三)劉少奇的學風建設思想。 (四)周恩來的學風建設思想 二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建設實踐 (一)五四至黨的創建時期的學風建設 (二)大革命時期的學風建設 (三)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學風建設 (四)抗日戰爭時期的延安整風運動 (五)解放戰爭時期的學風建設第五章 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過程中的理論斗爭 一 中國共產黨對社會思潮論戰的引領 (一)中國共產黨與科玄論戰 (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 (三)中國共產黨與東西文化論戰 (四)中國共產黨與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學術 中國化思潮之爭 二 中國共產黨內部反“左”、右傾錯誤的斗爭 (一)中國共產黨三次反右傾錯誤的斗爭 (二)中國共產黨三次反“左”傾錯誤的斗爭 三 中國共產黨對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批判 (一)對戴季陶主義的批判 (二)對國家主義反動思潮的批判 (三)對法西斯主義反動思潮的批判 四 中國共產黨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斗爭的歷史作用 (一)堅決抵制了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詰難 (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內容 (三)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四)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第六章 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一 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起點與過程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起點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分期 二 黨的創建至大革命時期的理論創新 (一)黨的一大至黨的二大的理論貢獻 (二)對中國社會各階級進行馬克思主義分析的理論貢獻 三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理論創新 (一)中國革命新道路理論的初步形成 (二)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初步體現 (三)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的創新 (四)馬克思主義戰爭策略的理論創新 四 抗日戰爭時期的理論創新 (一)解決黨的思想路線的標志性著作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正式提出及其深化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的基本形成 五 解放戰爭時期的理論創新 (一)革命原則堅定性與斗爭策略靈活性相結合理論的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戰略與戰術思想的理論創新 (三)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豐富和發展第七章 歷史經驗與現實啟示 一 正確的認識是自覺行動的基礎 二 堅持高校、黨校的主渠道作用 三 充分發揮黨報黨刊的喉舌作用 四 堅持和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 五 持續不斷地加強調查研究 六 積極開展與各種非(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斗爭 七 不斷拓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方法和途徑 八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三化”附錄一 當前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調查問卷表附錄二 干部分層下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調查與分析參考文獻 一 文獻著作類 二 論文類后記
展開全部
1921-1949-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 作者簡介
歐陽恩良,男,1968年10月生,湖南隆回人,歷史學博士。現為貴州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國家清史纂修工程主審專家,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貴州省省管專家,貴州省高校首批“黔靈學者”,貴州省史學會會長。主要從事中國社會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黨史黨建的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