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鐵血千年-中日歷史上的五大戰(zhàn)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636859
- 條形碼:9787512636859 ; 978-7-5126-3685-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鐵血千年-中日歷史上的五大戰(zhàn)爭 本書特色
詳析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在古代發(fā)生的摩擦與戰(zhàn)役
揭秘唐、元、明、清跨越千年的中日兩國戰(zhàn)爭史——
唐代白江口戰(zhàn)役,元代元軍登陸戰(zhàn),明代戚繼光抗倭戰(zhàn),
明代萬歷抗日援朝戰(zhàn),中日甲午海戰(zhàn)
本書為詳述中日五個特定歷史時期注明戰(zhàn)役的紀實著作
鐵血千年-中日歷史上的五大戰(zhàn)爭 內容簡介
本書以大量翔實的史料,融合眾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jié),以客觀、公正的歷史態(tài)度,描述了從盛唐至清末著名的五次中日戰(zhàn)役,講述了與這五場戰(zhàn)役相關的民族、名人、事件的故事——
鏖戰(zhàn)白江口:打出“大唐”近千年神威
元軍登陸戰(zhàn):忽必烈兩征日本
戚繼光抗倭戰(zhàn):中國軍民抗擊日海盜
萬歷“抗日援朝”戰(zhàn):準現(xiàn)代化國際戰(zhàn)
甲午海戰(zhàn):北洋海軍鳳凰涅槃
本書為描述中日五個特定歷史時期著名戰(zhàn)役的紀實著作
鐵血千年-中日歷史上的五大戰(zhàn)爭 目錄
鐵血千年-中日歷史上的五大戰(zhàn)爭 節(jié)選
【書摘】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摘要】甲午之戰(zhàn)要檢驗的是,日本完全推翻了封建文化的明治維新和大清帝國只學習技術不改變封建帝制的洋務運動孰優(yōu)孰劣。但凡發(fā)生的事情,都有它的根源,有因才有果,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也不例外,這場戰(zhàn)爭的爆發(fā)具有著跨時代的意義和令人咋舌的政治動因。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用大炮叩開了日本的國門,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個島國竟然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國家,他們幾乎沒有可以讓列強掠奪的資源,但是這里的人民卻深深吸引著外國人,因為他們雖然貧窮卻非常堅韌,他們的士兵雖然武器落后,但是卻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作戰(zhàn)素質。特別是他們的教育,雖然日本很窮,但是他們的平民教育卻達到了很高的普及程度。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這是一個讓日本發(fā)生了極大改變的人物。其在位四十五年,將日本國從一個弱小、封閉的封建國家,一舉創(chuàng)建成了一個軍國主義強國,可謂是“曠代圣主”(日本人對他的稱呼)。而在此之前,日本的維新派已經(jīng)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tǒng)治,大權已經(jīng)歸入維新派手中,這為日后的那場日本變革創(chuàng)造了寬松的政治條件。日本和中國的命運幾乎是一樣的,他們都被西方列強用大炮打開了大門,但是他們面對強權侵略的態(tài)度卻完全不同,日本并沒有抗拒改變,也沒有抗拒西方的文化。明治天皇期間,日本派遣了數(shù)量龐大的留學生前往西方國家,這些人帶回來的不只是西方的科技,還有一整套西方的政治制度。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伊藤博文,就是在這段期間到英國留學的。后來和伊藤博文一起留洋的四人,都成為了明治維新中的領軍人物。其中,井上馨任外交部大臣,山尾庸三任工部大臣,遠藤謹助任造幣局局長,井上勝是日本的鐵道之父。明治天皇在1885年12月,根據(jù)伊藤博文的建議廢除了封建體系下的太政官制,實行內閣負責制。伊藤博文出任首任總理大臣,并起草制定了憲法,被譽為“明治憲法”之父。日本在這樣的政治和科技的雙料革新下,迅速走向了富強,從而開始謀求在國際上獲得更高的地位。這場偉大的變法運動就是著名的“明治維新”。日本在這場維新中,獲得了民族應有的尊嚴,國家的政權得以鞏固,成為了亞洲唯一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資本主義國家。而在同時代的中國,自1840年之后,同樣被西方列強用大炮打開國門的清政府,卻沒有這么快找到癥結的所在。當時,清政府已經(jīng)統(tǒng)治中國二百多年,一直奉行著閉關鎖國的政策。對于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政治體制視若不見,清政府還一直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對于國外的使臣多用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這使得清政府在外交方面一直處于劣勢,對于西方的發(fā)展也一直不屑一顧。而在乾隆皇帝去世后,清朝國力迅速下降,各種危機爆發(fā),嘉慶年間的白蓮教起義更是鬧到了皇宮中來。道光年間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讓清政府的統(tǒng)治者一下子認識到了自己的落后,但是他們錯誤地認為,落后在于技術,而不是體制。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指導思想下,眾多有志之士,開始試圖引入國外的先進技術,強大國家的國力,在他們看來,并非泱泱中華有問題,而是我們的科技落后于國外,才會戰(zhàn)敗。隨后,大量的科技開始引入中國,中國軍隊開始配備了先進的武器,中國民間的民族資產(chǎn)階級也開始蓬勃發(fā)展。只李鴻章的淮軍而言,當時他手下的洋槍就達到了四萬多支,炮兵七個營。這些都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zhàn)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切看來都很美好,而且成果顯著,后來的對外戰(zhàn)爭,引進的先進武器,同樣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中俄戰(zhàn)爭中,左宗棠成功收復了伊犁,中法戰(zhàn)爭馮子材南關大捷,都讓清政府樂觀的認為,洋務運動就是一條可以讓清政府擺脫危機的重要道路,這讓清政府的統(tǒng)治者慈禧太后,非常欣慰。到了19世紀末期,也就是光緒年間,中國的這種洋務運動到達了頂峰,在淮軍領袖李鴻章的堅持下,清政府組建了北洋水師!1884年,清政府正式設立海軍衙門,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成立。這是一支完全具有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龐大艦隊,它裝備有七千噸以上的鐵甲艦兩艘,即著名的定遠號和鎮(zhèn)遠號,兩千噸級的巡洋艦五艘,再加上輔助的戰(zhàn)艦,共計二十余艘,這還不包括如魚雷艇之類的小型作戰(zhàn)艦艇。這其中大部分艦船都是由境外購置,不只如此,艦艇上的許多技師也聘用的外國人。而李鴻章主掌下的江南制造局也可以成功地復制出不亞于國外進口性能的巡洋艦。為了保護北洋水師,李鴻章還在渤海沿海上廣修炮臺作為輔助,按說這已經(jīng)是一支不可戰(zhàn)勝的海軍力量。北洋水師在洋務運動的大背景下,橫空出世,一舉成為亞洲**,世界第八的龐大艦隊。而對于各個艦的管帶(艦長),李鴻章更是不惜老本,將海軍學堂中的部分佼佼者送到美國去學習,這些人日后都成為了北洋水師的中堅力量。有了這樣的海軍力量,清政府自然要得瑟一下。1894年,北洋水師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典禮,閱兵式在太平洋上舉行,共邀請了英法俄日四個國家觀禮,光緒皇帝的親生父親醇親王親自參加了這次閱兵。但向中國*危險的四個對手炫耀自己的軍事實力,只能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讓他們加強自己的力量,然后更容易的攻擊中國。這四國中,尤以日本暗中較勁,日本*擔心的是朝鮮被中國控制,所以他們依舊想要通過先占領朝鮮,再攻占中國,這就是日本制定的著名的“大陸計劃”,這個計劃一直被歷代日本軍國主義者所尊奉,直到……而就在這個當口上,朝鮮還真就又出事了,這給了日本出兵朝鮮的借口。如果您看過韓國電視連續(xù)劇《明成皇后》,應該對其中的三個人物記憶猶新,國王、大院君和閔妃(明成皇后)。當時的朝鮮國王不過只是個傀儡,而權力在閔妃和大院君中間來回爭奪著,而這兩個朝鮮的實質統(tǒng)治者也在中、日、俄三國間搖擺著,都想通過三國的矛盾和對立,以求朝鮮能在夾縫中生存下去。而中日間的一場海上鋼鐵大絞殺也即將開始,這場戰(zhàn)爭要檢驗的是,日本完全推翻了封建文化的明治維新和大清帝國只學習技術不改變封建帝制的洋務運動孰優(yōu)孰劣的問題。……
鐵血千年-中日歷史上的五大戰(zhàn)爭 作者簡介
尹劍翔,吉林大學碩士、天津作協(xié)會員,曾于國家級文化類核心期刊《遺產(chǎn)》上發(fā)表社評《情人節(jié)與春節(jié)的碰撞》。其還著有《稗官女史》系列等歷史圖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