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身份構建與男性氣質:舍伍德·安德森小說研究:a study of Sherwood Andersons fiction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160301
- 條形碼:9787305160301 ; 978-7-305-16030-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身份構建與男性氣質:舍伍德·安德森小說研究:a study of Sherwood Andersons fiction 內容簡介
本書以美國經典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 長篇小說為考察對象,集中解讀安德森七部長篇小說 和三部自傳,梳理其文本世界中的父親群像,深掘重 構父親身份與“英雄工匠”男性氣質之間的關系;指 出“父親形象”不僅是安德森文學創作中特有的形象 群體,還具有特定的文化寓意;進而從父親身份、作 者身份、國家身份三個層面上分析重構父親身份的文 化寓意。 本書的理論意義主要在于:一是通過梳理 安德森文本世界中的父親群像,進而分析評述安德森 長篇小說創作的成就與不足,并藉此重新審視其作為 長篇小說家在美國文學史上的成就與地位;二是通過 考察安德森的長篇小說創作,進一步拓展安德森的研 究空間,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國內安德森研究之不足 ;三是安德森的作品大多關注普通人在劇烈社會轉型 面前所遭遇的困惑、迷茫和焦慮,因而在中國處于一 個全新的社會轉型時期,本書的研究內容也就具有一 定的文化品質和社會意義。 (美國)男性氣質研究 是近年來學界的一個研究熱點,多用于社會學領域。 本書對這一方法加以吸收利用,提出安德森作品中父 親形象的文化寓意問題,并從男性氣質問題出發,回 答這個問題。
身份構建與男性氣質:舍伍德·安德森小說研究:a study of Sherwood Andersons fiction 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論
**章 父親身份與男性氣質
**節 三種父親形象及其選擇的矛盾
第二節 父親身份建構與男性氣質
第二章 作者身份與男性氣質
**節 文學生產的困境
第二節 作者身份建構與男性氣質
第三章 國家身份與男性氣質
**節 美國文化“女性化”的焦慮
第二節 原始主義與男性氣質
結語
引用文獻
后記
身份構建與男性氣質:舍伍德·安德森小說研究:a study of Sherwood Andersons fiction 節選
《現代英語語言文學論叢/身份建構與男性氣質:舍伍德·安德森小說研究》: 在她以后的生活中,通過觀察她所遇到的那些父子關系,如戈頓·哈爾西(Gorden Halsey)、“杰姆”(Jim)以及阿爾弗雷德(Alfred Weathersmythe)與他們父親之間的關系,她學到了很多,因為不論所謂的誘奸是否真實存在,這一切“對她來說已不太重要”(KB35)。經歷世事以后,她似乎形成自己的某些想法,雖然她對“這個想法還不是特別清楚”,不過它們還是“像一縷黎明之光”照亮著她的心理世界,使她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KB 372)。如同《溫迪》中的薩姆要努力成長成熟并成為一名父親一樣,基特通過自己的經歷也知曉什么是幼稚,什么是成熟,*終使她擺脫對父親的依靠。更有甚者,她經歷越多,就越覺得她是成熟的而父親是幼稚的。在她眼中,湯姆并沒有長大成熟,“即使在他*風光的日子里,甚至他心中還沒有生出貪念之前,湯姆也不過是個孩子而已”(KB 372)。湯姆·哈爾西等人在社會中受人尊敬,對自己也充滿自信,這是因為他們在心理和行為上自動地滿足社會父親的要求,順從社會父親的權威,而這在基特看來,恰恰是他們不成熟的表現,他們只是個順從社會的“孩子”。那些能看透、輕視并抗拒社會父親的權威與虛偽的人,雖然他們不很自信,對生活有些茫然失措,但是能堅守自己的生活信念、自我理性、自我期待,也就是說能夠忠于自己的精神父親,那么他們也是“成熟的人”(KB 372)。 ……
身份構建與男性氣質:舍伍德·安德森小說研究:a study of Sherwood Andersons fiction 作者簡介
淮陰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在《當代外國文學》、《外國語文研究》上發表論文多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