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讓教育多一點理想-陳心想教育隨筆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43188
- 條形碼:9787567543188 ; 978-7-5675-431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讓教育多一點理想-陳心想教育隨筆精選 本書特色
《讓教育多一點理想——陳心想教育隨筆精選》精選了作者在《書屋》《南方都市報》《中國教師報》等國內各大報刊開設的專欄文章50余篇,其中包括對中美教育的觀察、對照和思考,對中國教育出路的探尋,對自己學習生涯的回顧等。 作者在書中提出的“父母要當孩子的‘貴人’”“給平凡孩子也點個贊”“后文憑時代”等觀點,以及在本書*后發出的“讓教育多一點理想”的深切呼喚,既有冷峻、理性的批判,也有體察入微的溫情敘寫。體現了作者深厚的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以及生物學專業功底,以及中美教育比較的視野,其文字耐人尋味,富有哲理,值得所有家長和教育界人士深思。
讓教育多一點理想-陳心想教育隨筆精選 內容簡介
◎鄭也夫、薛涌、南橋、徐子沛、熊丙奇聯袂推薦。 ◎記錄作者十多年間從中國到美國,從受教到育人,從教育之內到教育之外的心得體會,不斷變換的是看問題的視角,不變的是對教育理想的堅守,對理想教育的期盼。 ◎中國教育的改革與進步,不僅需要直面問題的勇氣、對教育理想的堅守,更需要解決問題的魄力和行動,此書中對于中國教育出路的探尋,或可作為參照。 ◎本書語言流暢,旁征博引,見解獨到,雄辯而親切,值得家長和教育界人士細細品讀。 編輯推薦篇章: p46《豈可忽視“美盲”》 p173《后文憑時代》 p231《讓教育多一點理想》
讓教育多一點理想-陳心想教育隨筆精選 目錄
讓教育多一點理想-陳心想教育隨筆精選 相關資料
陳心想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上了中學還沒見過公共汽車,從鄉村中學考進中師,保送大學,留美拿到博士學位,現供職于美國高校智庫國家戰略規劃與分析研究中心。這是一條充滿了挑戰的漫長成長之路。當他說“成長不能抄近道”時,不僅是學生和家長,所有人(也包括那些校長、教授、教育專家)都必須洗耳恭聽。能以“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的經驗來給我們展現人生課堂的,除了陳心想博士,還真找不出幾個人來。 ——薛涌(美國薩福克大學副教授) 陳心想博士的這本書,說到了當今教育的諸多痛點,比如家長為孩子的成長代勞,只偏重智力培養,只知做圈養放養的選擇而不知培養等。這本書旁征博引卻又很接地氣,見解獨到,屢屢打破流傳廣泛的成見;給家長和教育界人士深刻啟發,卻又沒有居高臨下,雄辯而親切,非常值得一讀。 ——南橋(美國高校教育設計專家,教育專欄作家) 教育,是中國社會的一大痛點,我們正在通過滿是問題的中國教育塑造下一代,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陳心想博士親自體驗過東西方的教育,他出身中國的師范,現在在美國做研究,還是一名小學生的爸爸,這本隨筆集記錄了他十多年間跨越中西、從受教到育人的心得體會,其中很多真知灼見,可以啟發、鞏固我們對于教育的設想和理想,值得閱讀。 ——涂子沛 (****副總裁, 《大數據》作者) 中國教育的改革與進步,需要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所有與教育相關者的積極參與;需要埋頭苦干的精神,更需要對教育理想的堅守。這本《讓教育多一點理想》,展現的就是作者對教育理想的堅守,對中國教育改革的參與,以及對中國好教育的期盼。期待她能點燃更多人心中的教育夢想,匯聚起推動中國教育的力量。 —— 熊丙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讓教育多一點理想-陳心想教育隨筆精選 作者簡介
陳心想,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供職于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國家戰略規劃與分析研究中心。曾獲得明尼蘇達大學麥克阿瑟學者獎學金,社會學系優秀研究生助教獎、馬丁德爾獎等。學術研究曾得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麥克阿瑟基金等支持。 出版中文作品《明尼蘇達札記》(2012),《第三只眼睛看教育》(2014,合著),《走出鄉土》(即出);教育隨筆多發表在《教師月刊》《教師博覽》《中國教師報》《中國教育報》《教育時報》等報刊。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